《獵狐》:楊建群會是內鬼?你怕是想多了

《獵狐》經過了10幾集的人物介紹和情節鋪墊之後,逐漸進入佳境,呼應主題的追逃部分即將開啟。

但警方已經決定抓捕,主犯又是如何逃脫的呢?

經偵隊長楊建群的妹妹楊建秋,借了300萬來買房和炒股。買房是為了幫助哥哥,解決父母的居住問題,還期望通過炒股來獲利平賬。

因為莊家撤退,賠了個底掉,這個窟窿依靠自己是絕對堵不上的。

所以,我們在預告裡看到楊建秋割腕自殺的畫面。

於是我們會認為,只有楊建群利用職務之便,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對一個幾百億的盤子來說,300萬隻是個小數字。

所以,預告裡也剪出了夏遠對楊隊的懷疑,認為有內鬼放跑了王柏林。

但其實,這完全是故弄懸疑,是在引導大家的觀劇興趣。

楊隊恐怕不會是內鬼的!

首先,是宣傳定位的問題。

《獵狐》是一部主旋律正劇,是為了宣傳經偵工作和經偵警察,是在普及基礎知識。在我們從電視和網站上看到它之前,公安部經偵局和宣傳局的領導們就已經看過並提出了修改。

如果塑造一個有問題的經偵隊長,則根本無法起到宣傳的作用。把經偵工作遇到的最大阻力和漏洞,塑造在內部體系裡,更容易讓那些本就不瞭解經偵的人誤解。

警隊或許有立場不堅定的警察,但不會是楊建群這個經偵隊長。

其次,是表現手法的緣故。

因為經偵工作有別於一般的刑事偵查,犯罪都掩藏在光鮮的表面之下,甚至是在人的不經意之間。該劇除了從正面進行頌揚之外,在具體角色身上的情法糾葛也是很值得深思的。

楊建群面臨的是親情和法律的天平,他已經作出過妥協,但那次退讓並沒有造成嚴重的後果,何況不查的決定也是市委領導做的。

但這並不觸及楊建群的底線,暫時不查只是聽招呼,但放跑王柏林就是犯罪了,這不光涉及妹妹,還會連累自己的家庭。

楊建群是懂得取捨的。

這一點,劇中也給出了提示。在於小卉涉案,夏遠面臨情法選擇的時候,楊建群曾開導過夏遠。

情和法之間的抉擇,是最艱難的。選擇法,理性上是解脫了,但你的內心一定是痛苦的;選擇情,遵從了內心的情感,但一生可能永遠都是煎熬,都是痛。

但我們做警察的,有得選嗎?法律,唯一的抉擇!

猶豫是常態,是人性,但最終一定是理智戰勝情感。


楊建群因為妹妹的三番兩次入局,面對家庭裡自己無力解決的問題,可能有出格的行動,但絕對不會站錯立場的。

這是信仰,也是方向!

大家覺得是不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