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谋圣的蜕变之路(四)

随后,原齐国士兵刘敬前来劝说刘邦应该在关中建都,但身边的大臣都是关东地区的人,多数劝皇上定都洛阳,所以刘邦犹豫不决。但张良称关中是“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经过刘侯张良的劝说之后,刘邦也自当日起驾前往关中,最后定都长安。其实,定都洛阳或是关中,两地的便利之处张良其实应该早就知道。而张良却是在刘敬之后提出自己的建议,我们也该由此得知张良的行事作风。

留侯跟随皇帝刘邦进入咸阳。但他体弱多病,便身行道术,不食五谷,曾有一年多闭门不出。

皇帝刘邦想废掉现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生的儿子如意为太子。很多大臣都曾进谏,都没能改变皇帝的想法。吕后感到惊恐,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而有人对她说:“留侯张良善于出谋划策,并且皇上信任他,应该向他请教。”于是吕后就派建成侯吕泽对留侯说:“费力太子国家的钥匙,而您又是皇帝信任的大臣,现在怎么能无动于衷、毫无反应?”留侯说:“皇帝与赵王骨肉相连,而我只是一个外人,如今皇帝已经下定了决心,像我这样的人即便再有一百个劝谏也无济于事。”吕泽要挟:“一定要出个主意。”留侯说:“大臣们在想什么皇帝已经知道,所以多说无益。但有四个人陛下非常重视,皇帝一直请求他们出山任职,但此四人因为陛下傲慢无礼所以拒绝了邀请。现在您如果能用金玉壁帛作为赠礼,再让太子写一封信,内容要言辞恭敬,以礼相待,并准备好车,再派有口才的人诚恳的邀请,他们应该会来。来了以后,让太子以贵宾之礼相待,让他们时常跟随入宫,令皇上见到他们四人,见到之后皇上一定会感到惊异,在询问之下知道他们已经是太子的贵宾,一定会对太子有所改观,这对太子而言是一种帮助。”吕后、太子依计行事。

刘邦打算更换太子,大臣们进谏劝阻,都没有改变刘邦确定不移的想法。刘邦为什么打算更换太子呢?以下是几点简单的分析。第一,刘邦不喜欢吕后,而钟爱戚夫人。第二,吕后会危害戚夫人和俩人的爱子如意。第三,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没有才能,赵王如意与刘邦相像,很可能非常聪明、资质优良,太子不足以担当重任。

大臣们又为什么拥护太子?第一,吕后是刘邦的正式妻子,戚夫人只是一名妾。第二,太子是刘邦早在沛县时与吕后共患难所生之子,是嫡长子,年纪较长;赵王如意只是庶子,年纪较小。第三,太子为人孝顺,待人恭敬。

废掉太子之事耽搁已经很久,大臣们持续不断的劝诫,却依然没有改变刘邦的用心。这件事情极为重要,那么,想要改变刘邦的用心,难度在哪呢?大臣们一个接一个的劝阻,他们都是刘邦的熟人,所表达的意愿刘邦早已知晓。既然已经知道了大臣们的意图,却仍然坚持己见,说明刘邦有自己必须坚持的原因。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了大臣们的意图,当大臣们在进行劝阻之时,刘邦其实早有防备,那么,你再劝阻,刘邦又怎能听从?那么有什么好主意吗?将太子的优点说与刘邦听?刘邦难道不了解自己的儿子?将赵王如意或是戚夫人的缺点说与刘邦听?这不是个好主意,不仅达不到目的,还会惹祸上身。该怎么做?

更换太子之事使得朝廷上下焦虑不安,皇帝刘邦与许多大臣们争心争力,谁也不能说服谁。有什么好办法吗?废立太子之事是一件国事,却也是一件家事。戚夫人是刘邦最疼爱的女人,赵王如意是他的爱子。张良说的不错,骨肉至亲之情,臣子们怎么能够轻易撼动?当然,张良的说法也是一种推脱。在吕泽竭力要挟下,张良不得不出了一个主意。刘邦与大臣们之所以相持不下,是因为太子与赵王之间各有各的优点与缺点。这些优点或缺点是刘邦与大臣们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太子与赵王之争不能从赵王方面入手。

赵王,是刘邦的爱子,臣子们对赵王所做的一切逃不过刘邦的眼睛,只能从太子方面着手。但刘邦是主上,张良等人是臣下,不能采取强硬的方式。那么也只能是劝谏了。然而这么多人劝解都没有听从,又该怎么办?或者说,是由谁来劝谏才有用?大臣们劝谏无用,是因为他们是刘邦的熟人,只怕话还没有出口就被刘邦打住。那么让陌生人去劝谏?既然是陌生人,说的话又怎么会有分量?然而,天下还真的有四位贤能的老人为刘邦所盼望敬重。并且,这四位老人也是因为刘邦的粗鲁无礼才没有与刘邦相见。应该让太子请这四位贤才出山前来辅助他。果不其然,四人应礼前来。

在一次宴会上,刘邦果然遇见了这四位老人,大为惊奇。当他得知这四位贤才已经在为太子刘盈效力时,他知道太子羽翼丰满,所以无奈的放弃了废立太子的想法。在这场博弈中想要扭转刘邦的想法,张良所采用的计策是增加太子的羽翼,使得刘邦自己明白:太子有许多能人志士相助,在众多贤才相助之下太子继位可以得当地治理国家。为天下万民考虑,你也不能折断他的羽翼,更何况他同样也是你的儿子,想要更换太子已经是无可奈何之事。

后来留侯宣称道:“我祖父、父亲都担任过韩相,韩国灭亡后我不惜万贯家财,替韩国向强大的秦国报仇。如今以三寸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侯,这对平民而言是最高的赏赐与待遇,我非常满足。我愿丢弃人世间的一切事情,跟随赤松子遨游。”于是开始学辟谷学习道术,施行道引轻身之道。在高帝驾崩之后那段时间,吕后感激张良,努力让他进食,说:“人生于世间,时光有如白驹过隙,您又何必自己独自苦行到这种地步!”留侯勉强进食。

八年后张良去世,定谥号为文成侯。张良当初在下邳桥上遇见的那位老丈,在分别后十三年时他随高帝刘邦经过济北,在谷城山下遇见一块黄石,将它取回后一直祭祀它。留侯去世以后与黄石一起安葬。从此以后每逢扫墓以及冬夏各节日蔡祀张良的时候,也在同时蔡祀黄石。

世人对张良的尊称为谋圣。我们常人运用到军事战略上的计策多半为:围点打援,声东击西,敲山震虎,前后夹击,左右包抄……但留侯张良却并非如此,他往往是根据对手的强弱来制定相应的策略。张良深通人性,无论熟识之人或是陌生之人都能够轻易察觉到他人的缺陷、缺点。而随后制定的诡计往往行事隐秘,暗藏它意;兵法要决是以自身的长处攻击他人的短处,效果往往事半功倍。常人所设计的计谋基本上是直奔目的而去,所以能够轻易地被他人察觉,而张良所设计的诡计却总是在绕几个弯之后才击中你的弱点。使你难辨真假、强弱,陷入计谋当中却毫不知情。唉,张良的计谋实在是需要非凡的逻辑、非凡的智力、非凡的智慧,以及坚定的勇气。如果没有拥有坚定的勇气,又怎么能够在如此纷乱繁杂的迹象中一步一步地实施自己的计谋呢?

张良出生在丞相世家,他从小所接受到的熏陶便是为韩国服务,他从小所接触的教育便是为韩王尽忠,他从小所接受的使命便是为整个韩国奉献。所以自小起张良便有贵族的高尚品德,为人尽忠行义。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意欲复立韩国。但是,二、三十岁的张良是冲动鲁莽的,缺少才能与智慧,他的计划没有成功。等他躲避在下邳之时,学习到《太公兵法》。直到他与刘邦相遇时已经41岁了,即便张良教授了刘邦太公兵法,在刘邦手下行事尽心尽力,自始至终都带有一种疏离感,游离于所处的事件之外。因为复立韩国是他一生最大的愿望。拥立韩王、复兴韩国是张良的职责,更是张良义不容辞的使命。但是,张良所付出的辛劳迎来的是失败,新拥立的韩王成被项羽所杀。

张良经常施行导引之术,不食五谷,闭门不出。他擅长阴谋诡计,却为人心含忠义,为国为民。长于以权力财富诱骗他人,却不贪图富贵。病弱的身躯下蕴藏着令人钦佩的忠义。他是为了韩国而生,付出了所有的努力与心血只为了复兴韩国,但是最想做的事却没有完成。他的心愿已了,或者说不了了之。功成名就,封万户侯,为帝王师,这一切为世人所羡慕钦佩,却不是张良本人所期盼的所得。

岁月催人老,所得不可期。韩王已逝,沛公也已经登基称帝,该做的事皆已完毕。人生已然如此,又何必为了功业多费口舌、心神呢?而在众人之中只有陈平对张良的评价较为详细、贴切,虽然有些肉麻。陈平说:“智足决疑,量足包荒,才足折冲御侮,德足辅世长民,皇帝从筹,百僚允若,炎汉万民之鸿庥;辟谷仙游,功成身退,乃平生心事之了了。元勋之首冠也。”翻译如下:智慧足以决断疑难问题,度量足以包容四海八荒,才略足以击败敌人的进攻、抵御敌人的欺辱,品德足以辅佐帝王世家。皇帝遵从他的筹划,百官听从他的指示,他就像是汉朝万代庇荫的大树;屏弃凡尘,求仙问道。功成身退,只因他平生心事已了。在元老功臣中,他当属第一。

而在后世之中,如司马光这样迂腐、浅薄的人物则认为张良隐退是明哲保身。这不过是俗人自以为是的厚黑学、阴谋论罢了,实际生活中毫无作用。

张良是何时留下严重的病患呢?在史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可能是在他年轻时候就有,也有可能是因为他过度奔波所产生的。但是在张良的人生轨迹中刺杀秦始皇一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此之前的张良是粗鲁莽撞的,而在此之后的张良的智慧明察秋毫,态度却又若即若离。他的智慧提升到了更高的境界,而他的性情也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身体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肉体的延伸。如此重大的变化与刺杀秦始皇一事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张良的身体之所以羸弱多病很有可能是因为在刺杀的过程中受了重伤。他的肉体使他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的粗鲁行事了,于是他的思考将会更加频繁。而张良本人就是忠肝义胆、赤子之心,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遭受巨大挫败之后,张良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使命,故所以,他在不断的学习与思考之中获得了非凡的智慧。而这一切的转变又需要经历多少苦痛艰辛?但即便如此,他的心意也没有改变。

而流传至今关于黄石的传说,老人拿出一部书,并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十年以后就会崛起。十三年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便是我。”说完便走了。而现在可以知道,当初传播如此神奇隐秘的传说便是张良他自己。他早就想脱离凡尘俗世,故所以编出一个难辨真假的谎言来借此逃脱。但当刘邦需要他时,他也不会完全逃避,在刘邦逝世以后,世上就再也无有张良的计谋了。

花草树木,虫鸟禽兽,世间万物皆有灵。而独取黄石为传说,难知为何。人已去,不知黄石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