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半年,再谈我们为什么要移民——加拿大

一转眼,登陆哈法半年了。我们在家园和自己的公众号记录了很多生活点滴,得到了很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我们的第一篇文章是《为什么选择移民?》,这篇文章还是虎爸在国内时候写的。主要是泛泛谈了谈环境,医疗,教育 ...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选择移民的几大因素。其实在那时,我们心里也是挺不安的,完全不能想象我们出去了之后的生活会是什么样?会碰到什么机遇和挑战?一晃半年过去了,今天再来聊聊这个话题,半年的亲身经历让我们的想法有了什么变化?

一、先来说说这半年我们的心理变化
我们选在了哈法最好的季节登陆,刚刚登陆时,一切都很美,很新鲜,很懵。再加上倒时差,还有急着安顿生活,完全没有往常出去旅游时的那种兴奋。反而觉得一切都很平淡,无非就是换了个地方过日子,该干啥干啥,每天都被一堆事推着往前走,虽然好季节,也没有太多心思好好玩玩。脑子里也来不及有太多想法。
慢慢安顿好了住处,买了车解决了交通,孩子适应了幼儿园。开始面对自己发展的问题了。我们的家庭计划是虎爸主攻工作,虎妈先稳住后方。这时候也开始发现拿着人民币在加拿大真不经花,可是工作也没着落。再加上也看到听到周围很多朋友求职并不顺利,不免开始心慌,一切归零的感觉特别强烈。那段时间因为闲,也是写了最多攻略的时候。不过我们的运气真不错,虎爸很快开始进入面试流程,一个星期面了好几次,那一周过的真是刺激,每次面试完,我们都会讨论很久,准备下一次面试。很快拿到了offer,心里安定了不少。


很快,新的挑战开始。虎爸的挑战是新工作,虎妈的挑战是开始每天独自处理各种生活事务和上英语课,虎虎也在幼儿园里学习着这个新的国家的各种东西。我们白天兵分三路,有种战友的感觉,最高兴的就是晚上一起回到家,边做饭吃饭边交流着自己一天的各种新闻,互相鼓励和支持。我想,一家人能有这样的经历,是多宝贵的一件事。
慢慢,我们都有了自己的节奏,学着慢下来,学着简单起来。平时各自忙碌着各自的事情,周末就好好探索这个新的城市,也很幸运交到了几个好朋友,心里也慢慢平静放松起来。我们非常喜欢这个美丽的城市,喜欢与人见面友好的问候和温暖的笑容,也习惯了办事节奏的慢,当然听到一些并不好的故事时也能够更冷静的去看待。
到一个新的地方想真正扎下来,谈何容易。我看到了每一个我认识的新移民都在努力的生活着,大家都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奋斗着。相比较在国内的状态,我感到大家都更平和,更踏实,更知足。我们一家也很享受现在这种更简单的生活,并且对于未来,看到了更多的可能。

二、目前看到的移民的利与弊


这是很多移友和我们交流时比较关心的问题。移民当然并不是说一劳永逸,外国的月亮就比较圆。反而可能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艰辛。但这都是自己对于生活的一种选择,我来说说自己的感受。
好处很多,

到了哈法,环境和空气简直就是完美。海滨小城,景色绝美,随手一拍都是风景,还有很多很多以前在图画书里才看到的森林,时不时就能去喂喂松鼠。生活便利,商业发达,商圈挺多,没有大淘宝但啥都能买到,虽然没有大统华,也有很多华人超市团购网站中国东西都能买到。从货币购买力上来说,加币还是很经花的。不论对大人还是孩子,教育上的经济和精神压力瞬间减轻许多,减少了很多焦虑,而且教育模式自由,孩子非常喜欢。整栋独立屋的房价相比国内一线城市两室一厅还便宜很多,租住公寓也方便安心。社会福利比较建全,不管是做什么职业或者全职妈妈,都能比较有保障的稳定生活,这样的生活会更能够使人把关注点放到自己身上来。大部分当地人都很友好热心。对孩子非常友好,各种活动很丰富,课外班也花不了多少钱,相比国内假期就是陪孩子去上课去商场,总是能把生活安排的丰富又健康。看到了很多移民朋友因为各种原因,重新选择了自己的职业道路和生活方式,也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傻,但对我们来说,能够在步入中年时还能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倒是一件幸运的事。

弊端也很多,

放弃了国内的积累,到了一个新的国家,一切归零,甚至自己以往的工作经历学历可能都不被承认了,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这种走出舒适区的做法会在一段时间内给人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要对这种心理变化有个提前的预期。生活成本和收入上来说。收入并不高,特别是新移民阶段,年收入七八万加币的工作已经比较难得,而且加拿大著名的高税收导致拿到手里就更少了。基本生活成本比如租房,蔬菜,通讯等换算成人民币会显著高于国内(之后我们会专门写一篇关于生活成本的文章,当然也有很多东西的物价显著低于国内)。所以想攒钱在新移民阶段有点难。更不要说移民之后很有可能相当一段时间会处在找不到工作坐吃山空的状态。这种经济上的消耗也是应该提前做好准备的。远离父母,父母的养老问题估计是所有海外华人的最大痛点。自己已经定居,工作和孩子上学等因素,长期回国不太现实。父母到国外面临语言,开车,社交等很多方面的困难,有人形容像坐牢一样。所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各家有本难念的经。远离灯红酒绿的生活,回归简单,但也有人会觉得是好山好水好寂寞。对于普通人来说,需要自己做饭,自己带娃,自己理发,自己掌握各项生活技能......如果在国内娃是老人带,饭是吃现成,没事儿叫外卖,来了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的。如果你喜欢热闹,国外并不是个好去处。冬天比较漫长,11月到4月全是冬季,哈法还是相对温和的,但有时候的暴风雪也真是让我长了见识。还是要学会严寒作乐是王道。

我们登陆时间还不长,所以这些是目前为止的利弊感受,可能还比较片面。每个人对于生活的期望不同,自身的条件不同,来了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但生活中的任何决定都有两面,得到的同时必然付出代价。

三、半年后再评估我们移民的决定
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再看移民这件事,真实了很多。我们目前的感受还是觉得这条路挺适合自己的。生活状态基本达到自己的预期,风险和不足之处我们也有足够的能力承受。


其实所有的事情本来就没有对错之分,我们也只是在人生某个点选择了一条看似更吸引我们的路。会有怎样的风景在前方,一步步走下去总会看到。至于那些永远也看不到的,没有选择的道路上的风景,无需扼腕叹息。每个人经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最后,想用一首我很喜欢的诗歌结尾,美国诗人弗罗斯特的哲理诗《未选择的路》,我觉得太符合选择了移民之路的朋友们的心情。无论你选择了哪条路,祝福大家一切顺利。

The Road Not Taken
By Robert Frost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yellow wood,
And sorry I could not travel both
And be one traveler, long I stood
And looked down one as far as I could
To where it bent in the undergrowth;
Then took the other, as just as fair,
And having perhaps the better claim,
Because it was grassy and wanted wear;
Though as for that the passing there
Had worn them really about the same,
And both that morning equally lay
In leaves no step had trodden black.
Oh, I kept the first for another day!
Yet knowing how way leads on to way,
I doubted if I should ever come back.
I shall be telling this with a sigh
Somewhere ages and ages hence: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未选择的路
作者 / (美)罗伯特弗罗斯特 翻译 / 顾子欣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