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限高”不超500米!城市建筑盲目“攀高”热潮将退

4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进一步加强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

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

《通知》要求,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

要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确需建设的,由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消防等专题论证进行建筑方案审查,并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

对于重点地段建筑,《通知》要求,各地应加强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景观敏感等重点地段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健全法规制度,加强历史文化遗存、景观风貌保护,严格管控新建建筑,不拆除历史建筑、不拆传统民居、不破坏地形地貌、不砍老树。

在超大体量公共建筑方面,《通知》提出,各地要把市级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

NO. 1|壹

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摩天大楼的标准也都是不一样的,中国认定的摩天大楼是100米以上,日本的标准测试60米往上,而国际上通用的则是要超过150米。

摩天大楼往往被视为一个城市的面子和地标,各地政府也积极招商引资规划建设“第一高楼”,而各地也掀起了一轮超高层建筑热,“华中第一高楼”“南京江北第一高楼”“西安第一高楼”“上海浦西第一高楼”等等,进而引发了摩天大楼“泛滥”的问题。

事实上,近年来,各地政府已经着手对在建的超高层建筑进行“降高”,例如,南京江北第一高楼从600米降低至500米,武汉绿地中心从636米降低至467米,深圳的湖贝金融中心从830米的高度降到了500米;成都的熊猫大厦从677米降到了488米;福州的世贸108大厦从518米降到了448米;西安的中国国际丝路中心从501米降到了498米……都降到了500米以下。

此次《通知》明确,严格限制各地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一般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各地因特殊情况确需建设的,应进行消防、抗震、节能等专项论证和严格审查,审查通过的还需上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未通过论证、审查或复核的不得建设。

同时,《通知》也对超高层住宅作出明确限制,要求中小城市要严格控制新建超高层建筑,县城住宅要以多层为主。

不仅对于超高层建筑作出限制,在设计城市“面子工程”的超大体量公共建筑方面,《通知》要求各地要把市级体育场馆、展览馆、博物馆、大剧院等超大体量公共建筑作为城市重大建筑项目进行管理,严禁建筑抄袭、模仿、山寨行为,同时加强对于超大体量公共建筑的备案审核。

在完善城市与建筑风貌管理制度方面,《通知》也提出了严把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关、加强正面引导和市场监管、探索建立城市总建筑师制度等措施。其中,要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及时整治包括奇奇怪怪建筑在内的各类“城市病”。

NO. 2|贰

那么,中国有哪些超过500米的建筑呢?

盘点中国目前的超高建筑发现,建筑高度在509-630米之间,都是当地的热门地标。

台北101大厦 509.2 m

台北最高建筑,也是全台湾最高建筑。101一共有106层,包括了地面上的101层和地面下的5层,台北101目前有着 世界最高速度的电梯:从5楼直达89楼的室内观景台只需37秒。

北京中国尊 528m

是北京最高的建筑了,开工时间为2013年7月,到目前为止已经5年的时间了。它的灵感来源正是中国传统礼器之重宝——“尊”,表达出一种顶天立地的气势来。塔身高528m。

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 530m

金融中心即东塔,地面一共111层,地下一共5层,电梯总数量也达到了86个。比广州原第一高楼西塔高出近100米。它位于广州国际金融中心和广州塔的对面,是一座混合使用的建筑。

沈阳宝能环球金融中心 568m

中国沈阳市的宝能环球金融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城市沈阳的地标建筑,568米高,113层 ,预计2020年竣工,工程基坑深入地下31米。

深圳平安金融中心 592.5m

位于深圳市福田商业中心区地段,原本设计为660米高,据称是因为航空限高所致,高度的“缩水”到600米以下。

天津高银大厦 596.5m

位于天津市高新区,因117层而得名。天津117大厦总高度596.5米。于2008年9月开工,2015年封顶。有三层地下室,局部四层,其中92层以下为超甲级国际商务办公楼,93层以上为超五星级酒店。

上海中心大厦 632m

巨型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为632米。2008年上海中心大厦进行主楼桩基开工。2016年上海中心大厦建筑总体正式全部完工。2020年1月6日,入选上海新十大地标建筑。

超高建筑成为城市地标和象征,成为城市文化名片。但近年各地出现盲目“攀比”之风,地标建筑越减越高,盲目规划建设超高层“摩天楼”要不得,随着《通知》出台,有利于带动这股建筑风回归理性。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城市旅游家、新京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