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去年畢業,換了三份工作的大學生,對於找工作的一些建議

2019年,大學生畢業人數達834萬,同比去年又有十多萬的增長。這些大學生走出校門後的道路無非兩條:選擇繼續讀書深造,讀研讀博出國,為自己今後的道路發展積累籌碼,還有便是選擇就業。

對於這些選擇就業的大學生,如何選擇一份好工作呢?怎麼樣找到一份好工作呢,抑或自己剛剛入職,如何能迅速適應當前的工作從而做的風生水起呢?

筆者為18年畢業的大學生,畢業一年多以來,自己找工作,先後做過幾份不同的工作,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周圍人的事例,總結一些經驗,希望對剛剛畢業、想要找工作的大學生們有一些幫助。

首先,咱們先來談談“工作”這個詞。我想先問一問大家:你所理解的、所謂“工作”到底是個什麼樣子?我剛剛畢業的時候,認為工作就是找到一家公司,在公司幹活來換取報酬的行為,相信有一些人也是如此認為。但是當你把這樣的想法對你的前輩、長輩或者其他有社會經驗的人來說,我猜他們的第一反應應該是微微一笑,也許不帶有任何的輕蔑與譏諷,卻應該會覺得你的想法有一些,稚嫩。

大學校招會人山人海

在我現在看來:一份工作,應該是一個人步入社會開始,在社會上生存、立足、發展的基礎,你運用你的知識和技能,在社會分工中扮演著一個屬於你角色,不僅通過付出自己的體力、智力等來換取供生活、發展所必須的物質和其他資源,並且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個人的價值通過工作得以體現。

說了這些,我是想強調工作的意義從而提高大家對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許你會覺得我說的太書本話、假大空,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什麼的和自己沒有關係。那好,那咱們再從自己的角度出發說一說工作。找工作,並不是單純的為了錢,還有如社會保障、工作經驗、發展前景、工作內容環境等許多方面要考慮。舉個簡單的例子,現在有一個工廠招普工,重體力活,每天12小時以上兩班倒,沒有五險一金,一個月底薪實發工資2、3萬,這樣的工作作為一個大學生你會選擇並且長期長期做下去嗎?也許有人說“只要錢到位,我什麼都能幹”,但是我對這種說法不看好,長期重體力活、沒有任何交流的生活環境加上看不到晉升的希望,一般的大學生會有一種窒息的感覺而無法堅持,及時你自己願意,你的家長就真的想讓你做這個嗎?他們培養的大學生,為了高薪送你進工廠,我感覺這和直接賣孩子沒什麼區別......況且這只是我瞎說的,哪有兩萬月薪的普工.....

大學畢業的你會甘心去富士康這樣的工廠嗎?

說了這麼多,大家應該有對工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因此找工作應當比之前慎重,接下來我總結了一些對於剛畢業想要就業的一些建議:

先決定自己要找一份什麼樣的工作。什麼樣的工作,也並不如此簡單,它涉及到你的興趣、學習的專業、你的性格、家裡的資源等等。也許你在上大學的時候就對自己有明確的規劃並且一直在為此付出,這樣的情況下你的目標明確行動有力,當然不需要再考慮其他,但如果你想我剛畢業時候一樣:沒有什麼明確的目標,又覺得自己什麼都能夠幹,想先找一個輕鬆不累的工作先積累一些經驗,然後再騎馬找馬的跳槽,這樣的情況下就需要慎重的考慮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我這樣說的原因有一下幾點:首先是工作的連續性問題,假如你第一份是文員的工作,你不喜歡,離職找去了一份銷售的工作,那你面試時別人問你以前做過什麼,你回答以前是文員,HR:“看來您以前沒有從事過咱們這個領域啊”這短短的一句話其實對你的面試影響巨大,這代表你在銷售這一行的經驗為零,因此公司培訓你需要付出額外的資源,(並且多次跳槽到不同行業,更會影響HR對你的判斷,哪個公司也不想付出資源培養後你卻因為不喜歡離職)這也是為什麼都是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其次,入職每一個公司都有試用期,短的有3個月,長的半年一年,涉及到自身的待遇和轉正問題,你的每一次更換工作就好像遊戲的一次刪號重練,雖然你的經歷、經驗、見識得以保留,但是工作環境,新公司的人脈、關係等都要從頭再來。另外大家在找工作的時候應該都會見到“轉正後上五險”這種,這就是要說的第三點,在你找工作的時候,你的社會保障是由你自己承擔的,沒有哪個公司會好心到你離職還替你上社保。至於社保重要不重要嘛,咳,不瞭解的可以問問自己的家長或者長輩,在這裡就不贅述了.....還有一點,建議現在畢業沒有工作正在找的同學報道之後先自己交納社保,畢竟這個是算工齡的。

社保卡

如果你明確了自己想要做一份什麼工作,並且想在這個行業長足發展,彆著急,先不要去投遞你的簡歷,你接下來要做的是還有兩點:一,攘外必先安內:詢問你的家長,看他們是否支持,是否有異議。二,糧草先行:再問問有經驗的親朋好友或者從事該行業的前輩,問他們一些行業基礎規則和行業內的大致情況。

也許你覺得如果凡事要問別人的同意是沒有自我的行為,但是筆者覺得爭取父母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首先父母的看法和你會有出入,也許你覺得優質有潛力的工作在他們看來既幼稚又不體面,是的,不體面。在這裡先不說誰對誰錯,我只說如果因為自己擇業的事情沒有溝通好鬧得家庭關係不和,那你肯定是幼稚的,人畢竟不是純粹的為自己而活,要兼顧家庭的感受。另外從反方面想,去除學歷和專業知識的方面,至少你的父母在眼界和社會經驗的方面遠優於你,那你又如何拒絕這些比你見識長遠又一心一意為你好的智者的意見?什麼?你說你的父母就是粗鄙的農民沒有見識?請相信我,真是那樣的話你根本不用煩惱怎麼擇業,你該煩惱的是該怎麼把自家地種好,晚上別讓鄰居家的豬拱了。

入職培訓

等到你找到自己的目標,並且與家中人溝通爭取到支持之後,將就應該瞭解你想進入的行業的基礎知識,通過自學、向他人詢問等方法,不求你沒有入職就已經對行業的狀況、規則如數家珍,只要你自己有一個初步的判斷,這樣不僅有利於你之後上崗的培訓,也能更加迅速的展開工作。

好了,說了這麼多,總結起來就是想讓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們重視工作,謹慎擇業,我也是全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所寫,如果有不恰當的地方或有什麼補充的都歡迎指出~祝願大家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前程似錦!

另外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