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的綠地未來城到底為何一再停工?


4月6日,佛山綠地未來城再度聚集起了討要說法的業主。

2014年1月,綠地控股(600606,股吧)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地集團”)以16.95億元的底價競得佛山禪城一宗三舊改造用地,短短6個月後便神速開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6年後,這個項目卻因為長時間停工而為業主所詬病。

2020年,4月5日,苦等收樓無望的業主們前往佛山綠地未來城營銷中心討要說法。據瞭解,該項目的7號地塊原定於2019年12月31日交樓,但截至目前,地塊仍只完成了主體結構,且自2019年7月初便已停工,至今未有復工跡象。

施工方河南派普建工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派普建工”)在工地大門上貼了一份《告知函》,表示停工是因為開發商工程款支付不到位,並大量長時間拖欠。而綠地方面則聲稱與施工方就工程量、工程款並未達成一致的共識。雙方各執一詞。

從公開信息來看,這已不是佛山綠地未來城的第一起欠款糾紛。2019年以來,該項目涉及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開庭公告便已有4份。

人員變動頻繁、管理不到位、業績未達預期被認為是這些糾紛出現的主要原因,綠地顯然也有意破舊立新。2月19日,綠地香港灣區投資管理公司(以下簡稱“綠地灣區公司”)成立,重新調配綠地在華南地區的資源及管理架構。

4月8日,綠地佛山區域公司的相關人士對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綠地未來城計劃4月10日前完成工程總包的更換手續,並將全面復工,其餘的工程合同糾紛也正在處理中。該人士強調,在新的組織架構下,公司正朝好的方向發展,未來也會加大大灣區的投資力度。據瞭解,2020年,綠地灣區公司的銷售任務在300億元以上,這是綠地入粵9年心心念念卻一直未曾實現的目標。

━━━━緣起工程款糾紛 項目停工9個月

綠地未來城位於佛山市禪西新城的張槎板塊,項目佔地26.7萬平方米,計容建築面積約72萬平方米,分為7個地塊,其中地塊1、2、3、4、6、7為商業商務設施用地,地塊5為二類居住用地、兼容商業商務用地。綠地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這個綜合體項目總投資額約為67.7億元,截至2019年已投資32.8億元。80萬平方米的可售建築面積,也有49萬平方米已售。

據瞭解,該項目的部分商業用地被規劃成了公寓產品出售,價格低至1萬元/平方米左右,吸引了大批剛需購房人群。其中,2019年開賣的7號地塊共有4棟,1400多套產品,此次維權的正是7號地塊的業主。按照此前開發商的承諾,7號地塊的交樓日期是2019年12月31日,但項目至今都未達到交付標準。

在交樓期限的最後一天,綠地未來城向業主發出一份逾期交付的公告,言明6號地塊5—10#樓、7號地塊1—4#樓,因施工單位施工管理和組織不善,導致工程進度緩慢,未能按《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交樓。

施工單位不願意背這個鍋,隨後也貼出了《告知函》,表示由於綠地未來城項目公司——佛山鉑晟置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佛山鉑晟”)工程款支付不到位,並大量長時間拖欠,造成派普建工工程成本大幅度增加、損失嚴重。2019年10月26日,雙方達成復工備忘錄,佛山鉑晟承諾2019年10月30日前支付1070萬元工程款作為復工資金,派普建工立即復工準備,但2019年11月8日,佛山鉑晟僅支付了522萬餘元工程款,此後也沒有支付餘款。派普建工認為,這500多萬元的工程款,根本不足以支付拖欠的人、材、機費用,致使工地無法復工。

而佛山鉑晟的說法則是,2017年底,通過公開招標的方式,派普建工成為了綠地未來城7號地塊的施工總承包方。公司一直是按照約定的工程節點支付工程款,但2019年7月初,派普建工突然停工,要求佛山鉑晟補貼施工材料價格上升的成本。雙方一直拉鋸,此後幾個月都未達成共識。

據派普建工透露,2020年2月25日、3月4日,佛山鉑晟兩次私自組織工人進入工地現場,欲強行進行施工。

佛山市禪城區住房城鄉建設和水利局不得不出面調解,但糾紛的雙方對於工程量、工程款的計算很難達成一致,只好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

4月8日,綠地佛山區域公司的相關人士表示,綠地未來城停工的核心原因是公司計劃更換工程總包,目前已經與派普建工、業主協商完畢, 4月10日完成工程總包變更手續,8月30日前實現交樓。

━━━━入粵9年綠地未竟的300億元

綠地未來城涉及的工程款糾紛並不止這一單,根據企查查的信息,自2019年以來,該項目涉及建設工程合同糾紛的開庭公告已有4份。一份2019年11月15日的判決書顯示,2014年6月,佛山鉑晟與上海強勁地基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地塊4的樁基礎工程施工承包合同,2018年12月5日,佛山鉑晟收到約1212.6萬元的工程結算書,但只支付了約708.8萬元,還有503.8萬元的欠款一直未支付。法院判決佛山鉑晟需支付欠款及同期利息。

同樣是2018年,世聯行(002285,股吧)也曾因商品房委託代理銷售合同糾紛,申請凍結了佛山鉑晟名下價值8736萬元的財產。廣東某代理行透露,綠地集團在華南的某項目至今仍拖欠該公司幾百萬元的佣金未結清。“正常來說,房子成交後3個月到半年結傭是可以接受的。但我們已經被拖了3年多,每換一波人,就要重新對傭。”

作為較早拓展廣東市場的開發商,綠地集團的發展進度不算理想,因業績未達預期而進行的人員調整已經發生了兩次。綠地集團原廣東房地產事業部成立於2011年1月11日,截至目前,在廣州、佛山、東莞、深圳佈局20餘個項目,投資總額近千億元,涵蓋大型城市綜合體、高品質住宅等產品類型,銷售金額從2011年7億元升至2018年284億元。據悉,2019年,廣東事業部的銷售業績也是200多億元。

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對廣東市場寄予厚望,但相對其他區域公司,廣東事業部並沒有釋放出應有的增長潛力。2016年,廣東事業部原總經理朱懷宇已經因為業績沒達標而離職,當時的綠地集團副總裁陳志華被安排兼任廣東事業部總經理。也是在這一年,張玉良給廣東事業部提出了2017年完成300億元銷售額的戰略規劃。2017年初,綠地集團華南區域管理總部正式掛牌,與廣東事業部合署辦公。

顯然,陳志華也沒有達成張玉良的目標。2020年2月12日,張玉良簽發了一份文件,進行中層管理人員的職務調整。他認為,地產行業企業分化嚴重、壓力很大,企業在這樣的環境下要發展,首先要改善制度,改善制度還不行就換人,通過換人來增強新的動力。在這一波調整中,廣東事業部不復存在。2月19日,綠地灣區公司成立,以此前的廣東事業部以及綠地香港廣東公司為主體,下設深圳區域公司、粵西區域公司、佛山區域公司和廣州區域公司。綠地灣區公司的核心管理層幾乎都來自綠地香港,陳志華離場。

有消息指,綠地灣區公司成立不久,即對原廣東事業部的員工薪酬進行調整,調薪後按原薪資六折發放,且免除全部福利。從2019年華南地區的業績表現來看,確實效益欠佳。2019年上半年,在綠地集團2014億元的營業收入中,華南地區只貢獻了148億元,佔比7.3%,8個地區公司裡,僅高於東北地區及海外地區,排在倒數第三。

綠地灣區公司表示,成立目的是進一步推進落實綠地集團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戰略,整合區域優勢資源,推進各項業務更快更好發展。

整合確實在進行中,據瞭解,佛山是綠地在廣東發展較為成熟的市場,目前已有10個在售項目,為了集中發展優勢市場,新成立的佛山區域公司合併了此前的江門公司、肇慶公司,未來計劃加大項目拓展力度。而2020年,綠地灣區公司的內部銷售任務也在300億元以上。

(此文刊於中國房地產報4月13日06版 責任編輯 徐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