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產業融合提質增效

农户在龙门丝苗米产业园用插秧机作业,效率大增。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摄

在龙门县龙田镇邬村,插秧机轰隆隆驶过已完成整地的连片水稻田,秧苗被整齐“码”在田间。当地种植大户邬国良今年计划种500多亩水稻,机械化耕作让他加快作业进度。这500多亩水稻属于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的一部分,该产业园今年春耕计划种植水稻约10万亩,当前正通过种植技术指导、配套加工等方式,振兴水稻产业发展。

记者日前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我市各级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引领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重大举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在促进产业融合、技术集成、绿色发展、提质增效、联农带农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强化了产业发展平台支撑,推动了产业发展上新水平,带动乡村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科技兴农

  产业发展增速,质量效益提升

当前正值春耕,农业科技人员来到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

“指导农户喷施生物农药,采用杀虫灯、粘虫板和性诱剂等设备进行综合防治;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补充水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水稻产量,达到节本增效目的。”龙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人介绍,该中心已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稻秆(粉碎)还田、豆科轮作、绿肥种植”等措施,促进有机水稻产业发展。

按照规划,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将深入拓展龙门大米产业前端技术研发、中端产品加工、后端销售服务和休闲旅游功能,延长产业链条。“加工区建设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7月份左右能够投入生产。”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龙门县云鹏双丰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建成后一年能加工大米10万吨,仓储能力达到5万吨。

农业产业园科技研发力量不断增强,让产业发展增速,质量效益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发展,我市各农业产业园项目实施主体生产经营能力明显提升,农产品加工能力增加、农产品收储能力增加,打造了“四季绿蔬菜”“海纳丝苗米”“龙门大米”等一批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产品品牌。同时,相关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与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研究院开展产业科技研发。

如广东海纳农业有限公司作为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科研单位合作,推广应用精准施肥、生物防控和秸秆还田等绿色生产技术,探索开展“稻鱼(鸭)共作”模式,推进米糠等副产物深加工,促进资源利用,推动农业生产提质,亩产值达到1万元,大幅提升了耕地产出。惠阳区蔬菜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惠州市四季绿农产品有限公司构建了一支专家领衔的创新实干团队,草拟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省、市及地方农业标准制定。

农业富民

  农户收入增加,产业融合发展

“自己不用在外那么奔波,也能够照顾家里,现在生活稳定了。”今年45岁的李伟庭是惠城区水口街道万卢村村民,去年成为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的员工,同时将家里的5亩地流转给产业园。

为发挥10年的养鱼经验,李伟庭成为万卢基地的鱼塘管理员。除了每月领工资外,土地流转每亩每年能拿1650元,他的总收入比在外打工收入还要高。春节后,他往鱼塘投放了10万尾鱼苗,收成好的话还能拿到分红。

农业兴促百姓富。“我市始终遵循带农、惠农、富农、兴农导向。”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惠城区丝苗米产业园、惠阳区蔬菜产业园和龙门县丝苗米产业园等3个2018年度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共28个实施主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土地出租保本分红、吸纳富余劳动力就业、开展技术服务等方式,加强与当地农村集体、农户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今年年初的统计数据显示,实施主体带动当地农户1.95万户,园区内农民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正在按计划实施建设的博罗县南药产业园、惠东县蔬菜产业园,属于2019年度省级产业园,现阶段也已开始带动农户。

值得关注的是,建设农业产业园,挖掘发挥了区域农业生态、文化等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跨界融合,加快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如惠城区依托丝苗米产业,开展农产品展示展销、农业休闲观光、农耕体验、饮食文化、农业科普教育等,形成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先行示范区;惠阳区依托蔬菜产业,结合当地和良井新农业村示范片及永湖亚维浓农业公园,形成平潭、良井、永湖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新路线;龙门县依托丝苗米产业,结合当地优越自然生态条件,开展了“稻香龙门”“农民丰收节”等系列主题活动,县域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迅猛。

目前,我市基本实现了“一县(区)一省级产业园”的布局目标,形成省、市级产业园梯次推进格局,农业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

惠州日报记者刘建威 特约通讯员陈昊宇 通讯员梁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