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试验区建设最核心的关键点在政策和制度创新的突破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赵蕴颖

就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中央提出,临港新片区要进行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大力度的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努力成为聚集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提出,到2035年建设成为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建成的标志有三:形成更加成熟定型的制度成果;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在这里;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

那么,临港新片区的定位是什么?发展目标是什么?要做什么事?最重要的是大连能从中借鉴到什么样的经验呢?武伟从7个方面进行了详尽阐述。

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最核心的关键点在政策突破,在制度创新的突破。武伟认为要从3个方面进行突破,第一方面,要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的投资和贸易协定,或者国际最有竞争力的自由港,从而形成最高水平的投资贸易协定和自由港管理模式相衔接的对外开放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第二方面,在行政管理方面主要是负面清单、国民待遇等;第三方面是政策和法律法规,要公平、客观、稳定,同时竞争中立。

新的全球高水平的投资贸易协定主要聚焦于货物贸易、投资、跨境服务贸易、金融服务、人员跨境流动、通信和数字贸易以及电子商务等方面。临港新片区将来发展重点也是这几个方面,也可以作为大连自贸片区探索的方向。

对在临港新片区工作的境外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的税负实施差额补贴政策,你拿100万美元,应该交45%的个人所得税,你先交完以后财政可补贴30%,实际税负为15%。同时中央也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制药、民运航空等4个领域给予相应的企业所得税政策。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总体以金融业为核心,带动整个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和发展,同时把国际前沿尖端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总体来看,制造业要发展七大产业群,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民运航空,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以及绿色再制造,绿色再制造对大连自贸区而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

临港新片区对企业注册很严格,注册一家企业就是将来基本上要进行运作的企业。

金融业的开放与创新发展主要集中在跨境金融、离岸金融和科创金融。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要试点更加开放便利的金融政策,探索更加灵活的金融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简单来说,第一个就是外资允许控股金融机构,第二个就是资本项目的开放,目前最重要的是要探索自由贸易账户的一体化功能,区内和境外资本的自由流动和自由兑换。

从服务贸易来看,主要发展总部型机构,如亚太供应链管理中心、资金中心,国际转口贸易。其次是跨境电商,还有航运服务业,建设国际航运补给服务体系,这对大连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