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阿什河街道南城村、白城村和新城村辖区内,是上京城是金朝修建的第一座都城 ,是满族的先世女真族所建金朝(1115年—1234年)的早期都城。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由南北相邻的两个长方形城池组成,平面呈曲尺形,全城外城垣周长约11076米,含腰垣城垣全长约12708米。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金代都城遗址,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民族史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1982年2月23日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于收国元年(1115年)建国立都,至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至金中都燕京(北京)止,金朝以上京(金上京会宁府遗址)为都城,先后经历金太祖、太宗、熙宗、海陵王四位皇帝,统治达三十八年之久。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处金代都城遗址,对于研究东北地方史,民族史等都具有重要价值 。金收国元年(公元111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定都,阿什河古称按出虎水,按出虎为女真语金的意思。金太祖完颜阿骨打认为金子永不败坏,故立国号大金。当时的大金国都城——金上京会宁府(金上京会宁府遗址),是当时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之一。这座都城,周长11公里,分南北两城。南城为皇城,北城为居民区。皇城内存宫殿遗址五处,城墙、午门、马面、角楼、翁城轮廓清晰。这里曾是大金朝最高的决策殿堂。当年的金上京,是集辽、北宋两国财力建立起来的,作为都城历经金太祖、金太宗、金熙宗和海陵王四帝,共三十八年,它是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当时东北亚的大都会 。金上京会宁府遗址的考古发掘,进一步推进了对金上京遗址的科学认识和学术研究,为金上京遗址的有效整体保护,以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提供重要学术支撑和依据,在两条廊庑址东南部发现的排水沟及水井等设施,为认识金代都城内的排水系统提供了实物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