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川试院

2019年,江西黎川县新增一处人文旅游景观,即“黎川试院”(古代就是这个名字)。说它“新增”,皆因该试院适应新形势而建,没有沿袭科举时代的考棚模式。为便于对古黎川试院有所了解,本文试作较为详明解说。

一、黎川试院的建设规模

试院是旧时科举考试的考场。由一排排的考棚组成,考棚内设一间间的考房,也叫号房或号舍。既是考生考试的场所,也是他们的席宿之地。明清时期,每间号房宽三尺,深四尺,后墙高八尺,前檐约高六尺。清代每尺相当于31.1厘米,则每个号舍的建筑面积只有1.16平方米。由于空间太小,民间戏称为“鸽笼子”。

黎川试院是一所县级试院,主要承担县级考试,即县试。而府试、院试,一般在府城举行。可是,清嘉庆五年(1800),建昌府却在这座新建成的黎川试院举办过由省学政主持的科试(亦称科考)。

黎川早在明代就建有县试号房。据《新城县志·学校志》,明弘治七年(1494),建昌府经历杨懋代理该县知县时,建号房10间于孔庙尊经阁之东;正德十年(1515),知县黄文鸑将射圃迁到东门内,在其原址上建号房36间。嘉靖元年(1522),知县萧一中重修号舍14间于尊经阁之东。由此可知,明代黎川的童生不算多,数十个号房已足敷用。关于号舍的位置,万历三十一年(1603)乡贤邓渼说:“考阁旧建在文庙左,其南为讲堂,诸士课艺者居之。”邓渼这是面向孔庙而指方位的,倘若按孔庙坐向来说,号房则在孔庙的右侧。

到了清嘉庆四年(1799),黎川试院重建,规模陡增,竟然建有700多间号房。据时任县令的吴士升记述,嘉庆四年,县籍太学生吴英捐白银二千二百余两倡首,全县各界募捐六百余两,共同兴建黎川试院。吴英,字文珍,今西城乡芦坑人。试院开工于同年十月,次年二月竣工,由乡绅涂耕书、涂元骐负责监管。新建试院四周圈以围墙,向东即孔庙方向开大门。整个试院占地呈长方形,分南北两区,北区为狭长空地,为人行区,也是考生入口和监考老师的巡视区;南区为建筑区,又分东西两边,靠孔庙的东边为大堂,大堂后有三间办公房、二间厨房、一间杂房;与大堂并排的西边是宽大的考棚。

清代各州县的乡试学额不一,乾隆十九年(1764),江西全省设13府1直隶州(宁都),共77县,学额分配根据各州县人口、历届考生数酌情配给。据光绪《江西通志》“经政略·学制”条,黎川学额20名,位处大县之列,有时比建昌府的南城、南丰还多(两县均为15名)。当时全县人口也仅25万多点,一个小县的试院竟然设700多个号舍,这种规模,在全省乃至全国亦属罕见。同时也说明黎川的学风之盛,考生之多,学额超常。

该试院“周围绕以墙垣,极其严整”,考生按事先编排的座号抽签定位,从容落笔,考场秩序井然,收效甚佳。而此之前,县内每次考试,考生只能在县署大厅开设临时考场,桌椅位置没有固定,搬动安置耗时费力,难以保证考场规则的实施,也影响考生的情绪。而这次,吴士升描述道:“(考生)鱼贯而入,无复向之劳攘,观者羡其体制崇隆,而多士得以从容橐笔罄一日之长,良足尚也。”

建成后的试院,在无考试的平时,常作旅客的寄宿公馆,因而破损严重。嘉庆十四年(1809),试院因号房门窗俱坏,院后砖墙倾塌,幸得乡绅吴宫槐等人捐资修复。嘉庆十八年(1813),吴英长子吴道明等人再次捐助学田十五石,作为试院修缮的经费来源,并在试院门外添设两座大篷,以作考生侯考厅。咸丰六年(1856),黎川遭太平军大规模侵袭,县城遭受重度焚烧,学宫、试院亦不复免难。同治七年(1868),县府筹资修复试院。这次修复,或许将试院主体移到了大成殿之西北,即今“黎川试院”旧址,因为至今在此惟存一副门额。民国期间,刚筹建的“黎川县立初级中学”设在孔庙。此时“黎川试院”仅保留下门墙、大门及门额,厅堂及房室均已倒塌,房舍废墟被夷为平地,整修为操场、球场。

二、黎川试院的规制

试院建成的第二年(1800)春,恰逢“科试”,这一次考试正好赶上在新落成的黎川试院举行。

什么是科试?科试大致应该在哪里举行?黎川试院是否超越了它应有规制?——这有必要从省学政谈起。

学政,全称“提督学政”,亦称“督学使者”,俗称“学台”,主管一省的教育、科举(文举和武举)、社会风化等。清代学政各省设1人,必定进士出身,任期一般不超过三年。也有因特殊原因调整的,如父母去世而回籍守制,或朝廷另有任用等原因,就会打断学政的任期。学政的职责是“掌学校政令,岁、科两试,巡历所至,察师儒优劣,生员勤惰,升其贤能者,斥其不帅教者,凡有兴革,会督、抚行之”。其职责和权力很大,是十分重要的学官。

上揭“岁、科两试”,即岁试与科试。按末代探花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生员之岁考、科考:学政到任第一年为岁考,第二年为科考,凡府、州、县之附生、增生、廪生,皆须应考。岁考为学政之主试,限十二月考完。科考为送乡试之考试。”意思是说学政到任第一年在全省各府、州进行岁试,第二年为科试,第三年就是三年一度的乡试了。众所周知,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即秀才)”,才有入官学的资格。而科试,乃是乡试的“预选”考试,本府在册生员都应参加。考试合格者,方准应本省乡试。这样的考试,或许相当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高考中的预考(1987年停止)。

科试流程:调集省城及附近州县生员赴省城应试,边远地区则由学政亲临,在设有考棚的地点调集附近州县生员参加考试。学政亲赴府、州、县考试,称为出巡,又称按临或按试。学政下马之日即封闭考棚,闭门开考,至复试以至发案结束,前后需耗时七、八日至十日不等。科试结束后,学政需将科试简明文册报送礼部和都察院礼科备查。

科试一般在府一级举办,至县组织考试,少之又少。一是学政没有那么多时间逐县而考;二是县级毕竟缺乏合乎要求的考场规模。但嘉庆五年,建昌府的科试却放在黎川试院举办,似乎就超越了它应有规制。其实未必,县一级也可以举办岁、科两种考试的。吴士升说过:“乾隆五十八年(1794),予奉命来莅斯土,每遇岁、科试,仅于治署聚而试之。”如上所述,倘若县县依次举行科考,学政是否巡回得了?显然不行。故众多科试仍在府城举行。

黎川试院的这次科试,也算是替代了府一级的考试,否则仅本县生员,700多个号房就很糜费。吴士升讲,“庚申春,适届科试,遂试诸童于新院”。固然没有明确提到代表府城科考,但是否可以推测,正因为新建的黎川试院,其号舍规模、新落成等客观因素,省学政及府、县官员认为黎川试院硬件条件较好,故将当年本府的科试选定在黎川试院举行,所以不存在逾越规制之举。

三、为什么叫“黎川试院”而非“新城试院”

现黎川二小校园内的孔庙西北侧,仅存一扇绘有双龙及人物的残败门垣,门楣留书“黎川试院”四字。因为考证不出此四字作于何年,故有人认为嘉庆年间的试院应叫“新城试院”,而非“黎川试院”。在人们的观念中,“新城”毕竟是当时的县名,“黎川”二字作为县名直到民国三年(1914)才正式启用。这种怀疑精神是可贵的。确实,县志中只提到“试院”,根本没有前缀词“黎川”或“新城”。不过,同治县志“学宫图”中,赫然标有“黎川试院”四字。这就可以推翻黎川试院为民国年才改正之说。

那么,当时该试院为什么用“黎川”而非“新城”呢?笔者试作分析,容有不妥,以期后来者考证。

一是该试院主要由民间人士捐建,并不代表官方,也未见官方出资的记录,所以不用县名“新城”,似乎也不为过。

二是“黎川”二字自明代就在本县通用,不少文人作品时有展现。考证其源,至少宋代就有“黎川”的称谓。惟一的孤证是,明代邑人朱徽《县志序引》有言:“予始于汇溪程氏得宋刊《盱江志》十卷,载一郡四邑,自汉唐五代两宋录为《黎川志》。”宋《盱江志》十卷,是由徽州绩溪人胡舜举主持编修、南城人童宗说纂辑的。胡舜举,字汝士,高宗建炎二年(1128)进士,绍兴二十年(1150)知建昌军。童宗说,字梦弼,江西南城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官袁州教授。既然《盱江志》里单列了《黎川志》,则说明南宋之时就有“黎川”的叫法。

作者:王建、江建华

作者单位:黎川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辑:陈汶灵

校对:何涵

责任编辑:林丽婕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