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下沉社区为居民跑腿服务,利用专业知识当起“心理咨询师”,晚上上网为学生答疑……
记者从武汉商学院获悉,2月9日起,该校370名教职工就冲到了武汉的210个社区的防疫第一线,誓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门岗值守、分发物资、送货上门、代购买药……他们在社区里扮演着多种角色,心愿只有一个:让我们的武汉尽快好起来。
01
哪里有需要 哪里有他们
武汉商学院下沉社区的教职工化身“守门员”、“环卫工人”、“心理咨询师”、“快递小哥”、“物资采购团团长”等多个角色,他们大都一身兼多职,服务社区居民。
学校财务处工作人员许建平今年56岁,从1月23日开始,他就既是抗“疫”志愿者、下沉工作人员,又是扶贫干部,每天十几个小时连轴转:他为小区居民联系运回分发了2000余斤爱心菜;为所下沉的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玉里社区劝回想要外出的老年人;为学校对口扶贫的武汉市蔡甸区侏儒山街新帮村协调送去了口罩、防护服、方便面、矿泉水;
许建平为社区居民分发蔬菜
学校艺术学院教师周宇当起了小区停车场值守员、生活日用品代购员。在社区,周宇从早上8:30干到晚上8:30,她值守小区停车场,还忙着解决居民日常需要、帮非新冠患者买药;白天忙完,晚上她还要给学生们答疑;
周宇夜里值守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童劲松,自己年逾九十的老父亲住在医院ICU病房,还主动报名成为首批下沉社区人员。“面对疫情总要有人站出来,我是党员,武汉是我的家。”童劲松说。在青山区红卫路街社区,她接听社区服务热线,做排查员、宣传员、临时采购员;
童劲松整理居民团购菜
学校机电工程学院副书记张奔,常常早上5点就在药房门口排队,代居民买药,各项工作中,他和团队成员总会拍摄视频或利用手机小程序等分解步骤,向居民们做宣传,以提高工作效率。
张奔教居民使用小程序
下沉至洪山区虎泉社区的食品科技学院教师张韵,在发现居民家中起火后率先冲入楼栋,第一时间安抚业主和其他居民情绪;
张韵搬居民团购菜
工商管理学院下沉教师易兵一边在社区做环境消杀工作,一边利用自己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优势,做起了小区志愿者的心理医生;
易兵
下沉至江岸区二七街道上滑社区的工商管理学院教师赵杨,看到社区里一名初二女生因手机损坏无法上课,就主动带着笔记本去给孩子做家教,不少同事也加入进来。
赵杨和女孩儿一起解题
02
一人未足够 一家齐上阵
一个人的壮举往往带动一家人。在武汉商学院,全家抗疫的例子真不少。
2月15日,该校艺术学院教师孙品一腿伤刚痊愈便下沉到江汉区常青街道常远里社区。得知社区工作人员不够,孙品一的妈妈、在该校体育学院·国际马术学院任职的姜明坐不住了。2月17日,57岁的姜明也去了社区。孙品一把母亲当做自己的榜样,而姜明则在一点一滴中看到了女儿的成长。
母女俩搬物资
1月中旬,武汉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师贾翔作为援疆教师返回武汉,疫情暴发后,他又最早下沉到社区,每天工作12小时。为此,他早上5点多就起床出门,一周后,他在学校通识教育学院工作的妻子李静也下沉到了社区,承担起了15个单元楼栋的居民体温统计和相关值守工作。家中留下的是两位80多岁的多病老人和上大学的女儿。”爸爸妈妈你们放心去吧,家里有我在。”他们的女儿,也挑起了这副重担。
贾翔(左)为居民搬运蔬菜物资
回老家江夏区安山街八一村过年的李平,与他同为党员、年近70岁的父亲就地下沉。在交通不便的情况下,李平开着自己的车,一趟一趟地给居民拉回了2000多斤的米面、蔬菜、水果等,并点对点地分发给村民。
李平(左)与父亲整理道路
下沉到东西湖区走马岭街道惠民社区的工商管理学院教师胡春华每天忙碌不停,对很多居民的口味如数家珍:“这家的老人牙口不好,红薯买得多。6楼的奶奶喜欢喝麦片,要提前买。”而她的丈夫、武警湖北总队咸宁支队党员突击队队长也承担着为咸宁市老百姓运送生活物资保障的重任。
胡春华为居民购药
03
年轻新一代 做国家脊梁
在武汉商学院的下沉教师里,80后、90后教师占比接近50%。疫情之中,他们的表现,体现了年轻一代的担当。
28岁的吴昊是武汉商学院艺术学院教师,2月15日起,他下沉到洪山区卓刀泉街道名都花园社区,被任命为下沉社区党员、志愿者的“小队长”。吴昊也不负众望,他将电话号公布给居民,承诺全天候服务,有时一天要接200多个电话。社区45个楼栋、70个单元、3020户、15个楼栋的处理封控状态,他摸得清清楚楚。
吴昊与其他成员讨论工作细节
1月31日,在泰国旅游的青年教师王希和家人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组织下乘坐包机返回武汉。回国后,王希就报名下沉到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琴里社区,负责社区里9000多居民的人员出入管理,还为社区居民购买部分日常用品和药物、分发爱心蔬菜。他留意到一位96岁的患有乳腺癌的独居阿婆,常自己掏钱为老人买药。
王希值守出入口
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万慧则被她所下沉的汉阳区五里墩街道五红里社区的老人们亲昵地称为“丫头”,在多个岗位上轮流为居民服务的她特别关心特殊老人,为他们买药买菜。“我们撤出后,社区由物业接手负责居民生活。但我仍然很牵挂社区,如果他们需要我,我还马上回去。”她说。
万慧为居民购买生活用品
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张利强每天克服困难往返近50公里,到洪山区白沙洲街道列电社区工作,且连续干上13个小时。因防护物资紧缺,张利强少喝水少吃东西,辗转了门岗值守、政策宣传、居民劝导、菜品分发和代买药品等多个岗位。
张利强为居民送菜上门
外国语学院教师魏艳已坚守社区七十余天,做过巡逻员、采购员、信息统计员等,没休息过一天。“现在主要是做出入人员管理和境外返汉人员的排查。为了能碰到人,我们都是晚上上门。现在天气越来越热,穿着防护服热得出一身一身的汗。”魏艳说,但为了巩固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这些都很值得。
魏艳(左)帮助车主尽快扫码登记
这一群教师,曾经把奉献写在校园里,如今把责任扛进社区。这些,都只是370个下沉教师的日常缩影。
社区里,他们压实责任、不言辛苦,让防控措施深入社区“最后一公里”;工作中,他们冲锋在前、认真仔细,让不少居民都竖起大拇指。
守卫武汉,打赢疫情阻击战,武汉商学院一直站在第一线。
END
楚天都市报记者郭会桥
通讯员朱辰千 汪瑞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