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到底是谁的功劳?

历史缘来有此


孙刘联军能够在赤壁大获全胜,有多种因素,可以参与上述鱼骨图,根据《演义》的情节,别钻牛角尖。

曹操轻敌

让曹操轻敌的元素是由于刘琮的投降,原本曹操卯足了劲,准备强攻荆州,谁知到刘表没等到曹操的军队到来,就一命呜呼了。由于刘表废长立幼,把刘琦逼到了江夏,结果曹军一来,刘琮哪见过这阵式,在手下人挑唆下,直接开门投降,胜利来得太容易了。

曹操便产生的了得陇望蜀的想法,于是产生了搂草打兔子,顺便把孙权小儿也灭了吧,否则,如果是经过激战才夺取的荆州的话,一定不会那么急着攻吴,一切皆有可能。

这一功劳记在刘琮身上吧

曹操军队有病号

北方军士水土不服,加上南方的冬天是湿冷冷,也没有暖气,从北方跟着曹操过来的军队那见过这天气,而且扎军在水边,更加冷了,而且还晕船,加上思乡心切,难免生病。

这一功劳记在老天身上

东南风

正常情况下,冬天通常刮北风,无论是西北风还是东北风,反正难得是东南风。只要不是南风,周瑜的风攻就无法得逞。有可能还会烧到自己,这一点无论是周瑜还是曹操心里都明白。

因为提问者是以《演义》为背景提问,所以,诸葛亮借东风就显得非常重要。

这功劳记在诸葛亮身上

苦肉计

有了苦肉记成功,放火的船只才有可能靠近曹营,就算是周瑜打了黄盖,必须有人通报曹操,否则就白打了。蔡和、蔡中 阚泽 在这里面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这里的功劳记在黄盖、蔡和、蔡中 阚泽头上。

连环计

是庞统出的馊主意让曹操把船连在一起,给庞统计一功

孙权水军的实力

毫无疑问,这是周瑜的功功劳,如果孙权的水军没有战斗力,所有的一切都白搭,也不存在有什么赤壁之战的说法了

抗曹的决心

这非常关键,如果孙权痛快的降了曹操,也无仗可打了,让孙权决心抗曹的一是周瑜和鲁肃的劝阻,二是诸葛亮舌战群儒(根据演义)

刘琮 +1

老天 +1

蔡和+1

蔡中 +1

阚泽+1

庞统+1

鲁肃+1

周瑜+2

诸葛亮+2


这是功劳归为周瑜、鲁肃和诸葛亮,这样累加计算,还是诸葛亮和周瑜的功劳。


国内ERP专题


《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是周瑜知道曹操那边派他的下手蒋干到他们那里探听军中情况之后,周瑜就和凤雏先生庞统商量了一个计策,等蒋干一来,周瑜假装对他的到来十分生气,将他安置在一个帐中,用两个士兵看守,到了夜里蒋干出来散步,碰到庞统,劝他投降曹操。庞统假装答应,跟蒋干去见曹操,为他出了一个计策,叫′连环计’叫曹操把所有的船绑在一起,用铁链牢牢锁住,战马可以在上面奔跑,让那些不习惯水战曹军可以比较好作战,曹操哪里知道只要一只船烧起来,所有的船都会烧起来,曹操在无形之中上了庞统的当,所以火烧赤壁是周瑜和庞统的功劳。


四季芬芳500


我是亦文人文,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一场赤壁之战,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小说里,都绝非一两个智力超常的人即可左右战事的胜负,在《三国演义》中,其有真有假的描写,身历其境的讲述,更加细腻丰富。我想,如果战后论功行赏,仅就火烧赤壁一节,评功顺序应当如下:

首功:周瑜

真正的联军主帅,各项事务和计策的最后拍板者,亲身参与了大部分计划和计策的制定与实施。十万貔貅十万心,粮草补给军心战令攻守调遣,一战下来,消耗之大、压力之巨,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周郎能够做到不出纰漏,实属难能。具体到火烧赤壁,是在他的安排与调度之下:何时举火、何人放火、何人借风、何人曹营献计、何人稳住间谍,凡此种种,体现了周瑜强大的组织实施能力和缜密的思维精度。首功当之无愧。

二等功:诸葛亮

每到关键时刻,诸葛亮便解决了燃眉之急,从火攻政策的辅助制定,到东风的召唤,甚至苦肉计的看破不说破,其一举一动,莫不关涉大局。但由于诸葛亮在联军中只处于谋士的地位,不可能分担过重的任务,所以,屈居二等功,但是他的作用是关键不可或缺的,虽然是火攻之计,诸葛亮堪称孙刘联军的“灭火队员”。

三等功:黄盖

黄盖假借与周郎的矛盾,联合阚泽、甘宁,施苦肉计,并亲自执行了火攻的实施,并由此负伤。具体到负伤之后,则是一个谜,在《三国演义》中,黄盖为第二梯队的程普所救,但终全文再未出现;在元人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鲁肃说“折了首将黄盖”,指其死于战场;但查正史,生卒年月不详,这位来去无踪的老将,居功无愧。

四等功:阚泽、庞统

阚泽作为反间计的重要成员,一方面亲赴曹营递交投降信,以自己的智慧和冷静顶住了多疑曹操的深度考验,并且随机应变,让假投降的计策毫无破绽,平稳地走向最后的胜利;在面对蔡中等人的渗透中,与黄盖、甘宁一道,机警伶俐,引人入彀,上演了一场将计就计的好戏。

庞统则是“连环计”的主要执行者,他以静制动,巧妙地利用了盲目自信的蒋干,顺利打入曹营,以三国名士特有的狂妄,让求贤若渴的曹操不疑有他,借机献计,一场戏演得丝毫不露痕迹。其出场时间虽短,参与实践虽少,但连环船的设计,确是火攻成效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没有他,就没有“樯橹灰飞烟灭”的大胜。

五等功:鲁肃、甘宁

鲁肃此人,温柔敦厚,虽然没有直接贡献计策,但在周瑜和诸葛亮间居中调停,做了许多细致却不为人知的工作,以周瑜的气量偏狭,以诸葛亮的不知韬光养晦,竟然能保证矛盾到最后一刻方才激化且无关大局,鲁肃居功至伟,是战役最后胜利的无名英雄。

甘宁在反间计中始终处于从属性角色,他虽不张扬,但在关键时刻的情绪宣泄和话语行动的选择,恰到好处,虽说其中有蔡中等人疏忽失察的因素 ,但其推波助澜的催化作用,出力甚大。

以上是联军方面的有功人员情况,至于曹营中,蒋干的低能低智、蔡中等假投降人员的毫无心机,以及曹操的骄横狂妄,都是决定胜利天平走向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