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弟称号,刻玺於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这是曹操所作的汉乐府诗《蒿里行》的节选片段。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相互攻伐,给平民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身处于其中的曹操,满腔抱负,却依然改变不了国家四分五裂,百姓水深火热的现状。在对百姓遭遇的同情和悲愤中,作下了此诗。
然而,谁也想不到,如此忧国忧民的诗人,竟也是双手沾满鲜血的屠夫。
文学家曹操所著《观沧海》
据史料记载,曹操或其治下,参与的屠城事件至少有七起以上:
一、初平四年(公元193年),曹操父亲被杀,攻陶谦,屠徐州。
二、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曹操破张邈,屠雍城。
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征吕布,屠彭城。
四、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攻袁尚,屠邺城。
五、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征乌丸,屠柳城。
六、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夏侯渊屠兴国、枹罕。
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仁屠宛城。
这其中,最骇人听闻的便是徐州大屠杀。
当时,曹操的父亲曹嵩业已弃官,为躲避董卓之乱,他来到徐州避难。却不曾想,他竟被徐州牧陶谦等人杀害。曹操大怒,誓要东征徐州,报陶谦等人的杀父之仇。
陶谦自知理亏,为曹父戴孝
据《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记载:“(曹军)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从后汉书可以看到,曹操在徐州大肆屠杀平民百姓,杀了徐州百姓共计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流不动了。从此徐州几乎是鲜有人迹。可以说,曹操屠杀徐州十分彻底,徐州百姓几乎悉数遭到屠戮。
而《三国志·武帝纪》中对徐州大屠杀也隐晦的提到过“所过多所残戮”六字,仅六字,却也能看出曹操对徐州百姓的累累罪行。
至于为何屠城,我们可以理解为,曹操为父报仇,又或者觉得时机已到,想趁机攻略徐州。但是,将屠刀伸向平民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的进行屠杀,这确实为曹操光彩的一生抹上了洗不掉的黑点。
而我们也不必为此介怀,时代有时代的局限性。可能如今的我们大可站在上帝的视角去指责他,但在当时,或许他也有他不得不做的道理。或为了威慑周边,又或者为了减少一次可能发生的叛乱,还有可能,只是单纯的想发泄丧父之痛。
历史的长河中,最终遗落的只有结局。而其中过程的酸甜苦辣,我们只能慢慢去揣测,去探寻。
那么,最后的最后,你觉得,曹操在胜券在握的情况下,依然屠城,还有其他的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