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風,將奧克蘭吹回了60年前

作者:Tony

排版:Elaine

回到60年前可能沒那麼難。

這個週五,一場突如其來的狂風就將奧克蘭人吹回去了,一個城市瞬間就癱瘓了。兩輛貨車疑似因為狂風發生了重大交通事故,大橋纜繩和部分潮汐隔離墩受損,奧克蘭瞬間交通出現了重大問題。

按照NZTA的說法,接下來幾天甚至幾周內,大橋都將只有4個道可以使用。中間的四個道將暫時關閉,待修復後才能再次使用。而這幾乎一夜之間就讓奧克蘭人回到了幾十年前,那個時候北岸大橋剛剛通車。

二戰結束後的新西蘭迎來快速的發展,但因為地形的原因,奧克蘭城區擴張能力有限。正在尋找空間的奧克蘭,最終把視線放在了海灣另外一側。那裡是北岸(north shore),有著一大塊宜居的土地和美麗的海灣,而那時北岸只有5萬人口。

這個方案最終得到了通過。

1959年4月北岸大橋完工,比原計劃提前了三週。看得出來那個年代的新西蘭和今天還是差別很大的,也屬於風風火火敢拼想超的。

這座橋從工程學上來說,屬於箱式桁架(Box truss)結構。桁架這種結構非常古老,目前考證到的最早使用桁架的是公元前1250年古埃及人,當時的壁畫上一艘正行駛在紅海上的木船,繩架就使用了桁架結構。

比較常見的桁架結構至少有下面這些種類:

沃倫·特魯斯 warren truss

八角形桁架 Octet truss

普拉特桁架 Pratt truss

弓弦桁架 Bowstring truss

國王柱桁架 King post truss

王后交桁架 Queen post truss

柱狀桁架 Lenticular truss


格子桁架 Town's lattice truss

60年前的北岸大橋建設也廣泛運用了這類桁架結構,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對比一下。


1959年5月30日時任新西蘭總督科巴姆勳爵於正式開放了大橋,當天奧克蘭萬人空巷都走上了這條港灣大橋,官方的數據是超過106,000人,當年還發行了郵票紀念這一重要的事情。


這麼多人趕著去走大橋,其實不僅僅是圖新鮮,而是不走以後就沒機會了。為了降低預算(沒錢),新西蘭最終採取的是瘦身的方案,這個大橋僅開放給汽車,所以自行車和行人是不能使用的。

而且這個橋也不是免費的,而是採取的借款修橋,收費還貸模式。這個也是世界很多國家重大公共工程的籌資模式。最開始通行費是2先令6便士(折今天$5.5);15個月後估計找零太麻煩,去掉了零頭收2先令;1967年改幣制後每次收$0.2,1980年漲價為$0.25(折今天$1.21)。

1984年3月31日,25年後建橋的貸款終於還完。政府兌現了最初的承諾,北岸大橋從這天開始取消收費站,成為免費的交通樞紐。

但是,你看看那個時候的大橋,是不是有哪裡不對勁?

你很容易發現,那個時候的大橋就只有4個道。像極了週五因為這場車禍後的北岸大橋,雙向各只有2個道了,所以兩頭都排起了長長的車龍。其實這種情況50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也就是大橋建成10年不到就不夠用了。

當初都是為了省錢,所以修了這麼苗條的一個大橋,奧克蘭人沒想到不堪重負的一天這麼快就來到了。這個時候工程狂魔日本人提供了一個改造方案,創造性的在大橋兩側各增加一個箱形梁夾式部分,又被稱為:“日本夾式鉗”。

這一行為當時頗為引起爭議,因為日本和新西蘭在二戰中所處陣營不同。不過最後這一方案還是被接受,大橋左右兩側因此又各增加了兩個車道,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1969年,開掛的北岸大橋正式開始運行。大橋的暢通無阻為北岸社區的建設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居住在北岸,20年後大橋很快再次遇到了交通堵塞的問題。

這一次新西蘭人再次發揮了創造性,他們根據潮汐的原理引進了潮汐道的概念。方法是在大橋中間加了一個可以移動的水泥隔離墩,每天用專門設計的機械(Barrier transfer machine)將它們推移一個車道。

早上高峰期進城是5個道,出城3個道;隨後回到進出各4個道;下午高峰期出城是5個道,進城3個道;隨後回到進出各4個道。這就像每天2次潮起潮落一樣,這個中間隔離墩全天移動4次,所以也被成為潮汐道

從這以後,北岸又迎來了30年的大發展,今天的北岸已經成為奧克蘭著名的宜居社區,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這裡工作和生活。從最南端的Devonport, takapuna, milford, castor bay, campbells bay, mairangi bay, rothesbay, browns bay, torbay, longbay, 這一溜過去都是有著美麗海岸線的bay區。

不知不覺大橋又開始變得擁擠,但已經“開掛”,又增加了潮汐車道調節機制的北岸大橋實在是再也挖掘不出潛力了。

近些年,討論再修建一個大橋,或者隧道的呼聲不絕於耳,但雷聲大雨點小。因為今天在北岸再修一個大橋也許解決不了擁堵的問題,事實上每天早上的擁堵並不是在橋上,而是從十幾公里外的Oteha valley的一號高速就開始擁堵了。畢竟,橋還有潮汐道,高速沒有。

一場大風帶來的意外讓北岸大橋的交通情況變得更加惡劣。接下來的幾天(或幾周),我們將回到1959年。那一年北岸大橋剛剛通車,雙向四車道,沒有潮汐車道。但今天的車流卻與60年前不可同日而語,每天通過大橋的車流在170000以上。

其實,北岸大橋的最初設計使用年限是50年,不知不覺它都已經超齡使用了10年。週五我打算回家時正在Herne bay,所有去北岸的高速入口都排起了幾公里的長龍,收音機裡都是打電話討論大橋的話題。

我在等待了1個小時還遠沒有到達高速入口後,堅決的掉轉車頭走18號高速回了北岸。雖然這邊車流也很大,但還是流暢的,多走了15公里路,但差不多40分鐘就到家了。這條高速就是用來分流北向車流的,雖然不是所有住在北岸的人都會方便使用他。

公共交通的建設往往需要前瞻性,屬於典型的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也許今天的新西蘭人也要考慮是不是要犧牲眼前的幸福,為後人想出一個新的公共交通解決方案。要不,這一場狂風就可能徹底打破新西蘭最大城市奧克蘭的平靜,數萬人都需要晚2個小時才能回家。

又或者奧克蘭人也要開始適應新的時代,大家要像悉尼和墨爾本一樣習慣居住在離主城區比較近的公寓裡,更多的依賴公共交通出行,而不是每家每戶還是期待住在300-400平米佔地的house裡面。

60年前北岸大橋剛通車時,無數奧克蘭人跨越大橋找到了自己的“四分之一英畝夢想” quarter acre dream的大地物業。可是今天,無論是建設新的跨海通道,還是建設密集型住宅,奧克蘭人離曾經的夢看來是越來越遠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