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歐洲遇到的那些沙雕事


接下來的幾天,我打算把之前在歐洲吃的米其林餐廳寫一寫。有巴黎的、安納西的、布拉格的、布達佩斯的、奧斯陸的等等,從2019拖到2020真是太久了。



為了營造氣氛,今天先發一篇輕鬆愉快的小文章,講講我在歐洲旅行三個月遇到的10件沙雕事。


目錄

01 沙雕

02 Wi-Fi

03 巴黎紅綠燈

04 巴黎人

05 挪威人

06 歇後語

07 阿姆斯特丹

08 藝術

09 路人小哥

10 親哥


01 沙雕


沙雕這個詞在網上火了這麼久,我還是第一次在巴塞羅那的海邊見到了真正的沙雕。



是一個非洲老哥搭的,嘴裡還會噴火。



02 Wi-Fi


出門在外,有Wi-Fi的地方就有安全感。不知道為什麼,歐洲的Wi-Fi都要這麼沙雕。

01,在中國去餐廳吃飯要個Wi-Fi密碼一般都很簡單,不是8個8就是8個6,或者是餐廳電話,或是餐廳名縮寫加8個8/8個6/餐廳電話。


歐洲人不知道怎麼回事,特別怕被偷Wi-Fi,我常常遇到有店家的Wi-Fi密碼極其複雜,長這樣:



最難的是這老哥還是手寫的。我果然不出意外地沒能一次輸對。


02,我在巴黎最愛的小松餅店,他家Wi-Fi密碼印在一個卡片上給你。正面是30年前的電影《小鬼當家》的劇照,反面除了用戶名用戶密碼,還寫了一大堆“我們提供Wi-Fi是讓你查郵件發ig的呀不要一直在這裡工作哦吧啦吧啦吧啦吧啦...”


重點是他最後來了一句:


“不要用我們的Wi-Fi來看小電影。"


???

你不說我都沒想到好吧?!


03,還有布拉格這家賣poke bowl(在香港吃poke請看這裡:低脂美味高顏值,火遍全球的網紅美食,全港竟然只有四家?)的餐廳,店裡的Wi-Fi密碼是:


03 巴黎紅綠燈


我不知道是否巴黎街頭所有的人行道紅綠燈都長這樣:


這個紅燈的小人太沙雕了,感覺等得非常焦躁又剋制。


04 巴黎人

巴黎在我們的印象裡是浪漫時尚的,巴黎人也是如此。到了巴黎之後我發現,大家說的沒錯,他們確實熱愛生活享受生活。


這是我們學校所在的大樓,樓底圈出來的部分是幾十級臺階:



初到巴黎的時候正值隆冬,沒人會在樓梯上那麼大的風口多停留一秒。

有一天,天氣轉暖,陽光明媚,我見識到了這個場面:


多少巴黎人坐在這幾十級臺階上一起曬太陽吃午飯。這烏泱泱的一片太令我震驚了...大概就像他們理解不了我們中國人在公眾場合也能安然睡著一樣,我也理解不了他們上百號人一起面向南方坐在臺階上吃午飯。


05 挪威人


大多數人對於挪威的第一印象就是冷冰冰的,順帶著也覺得挪威人是冷冰冰的。正是挪威人的這些疏離感和不熱情,讓他們非常值得被調侃。我在特羅姆瑟的時候看到一本書,作者是一個在加拿大長大後來去挪威生活的人。挪威人的社交方式給他帶來了巨大沖擊,所以他寫了這本The Social Guidebook to Norway(挪威社交指南),裡面有幾個法則尤其沙雕。


01,封面就很逗。


這四個小人表現的分別是,開心的挪威人,悲傷的挪威人,生氣的挪威人,以及喝醉了的挪威人:


02,關於個人空間。

這幅畫的名字叫“This is when you know that a Norwegian bus stop is full and that you need to stand(但凡在挪威看到這幅情形,你就知道這個公交亭已經擠不下另一個人了)”:


剩下的人就得排隊,而且絕不是摩肩接踵的緊密性排隊:



這要是放在香港,巴士站得長這樣:

03,關於挪威女強人。


之前看《倫敦生活》的時候,女主姐姐Claire得到了一個去芬蘭的晉升機會,女主形容芬蘭是個"perfect place for your cold cold heart"。人們對北歐的印象大概都是這樣的。在這極寒地帶,活下來的都是王者,不分性別。所以作者在書中寫到:

A Norwegian WOMAN without a MAN is like a FISH without a BICYCLE.


一個沒有男人的挪威女人,就像魚沒了自行車——毫無影響。


04,關於挪威人的抗凍。

挪威人不喜歡煲劇打電動,也不喜歡搞藝術拍電影。他們特喜歡出門感受大自然,比如騎車、登山、登雪山、攀巖等,而且這些戶外活動絕對不需要看天氣,甚至天氣越糟挪威人越爽。他們有句諺語:


Det finnes ikke dårlig vær, bare dårlige klær.

(There is no bad whether, only bad clothing.)


世上沒有壞天氣,只有壞衣服。很像我們國內常說的“沒有醜女人只有懶女人”,醜是因為你懶,天氣不好是因為你穿的不夠。

那為什麼所有挪威人都有這種在惡劣天氣中折磨自己的受虐傾向呢?作者是這麼解釋的:

Kids are raised that way. They are forced to go outside in harsh conditions from a young age. When they have done it enough times, they also start to believe that this is enjoyable.


因為挪威的小孩就是這麼被帶大的。據說他們小時候都會被父母在惡劣天氣下逼出去玩,久而久之,長大了的挪威人就會形成“惡劣天氣就可以出去耍”的觀念,慢慢就形成了天氣越糟挪威人越爽的定式。


剛好前兩天香港下了大雨,即使是週末,公園裡也空無一人。而我在窗邊看到了一對外國父子,在暴雨中耍了兩個小時,特別開心的樣子。



我想,這場騙局從這個孩子這裡又開始了。

06 歇後語


我在特羅姆瑟買了一本旅行書,作者的口吻實在太沙雕搞笑了。最喜歡的是這句話:


“就像左半邊屁股跟右半邊說的那樣,如果我們足夠努力,這(坨shit)糟糕的事情它就不會落地。”


07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以什麼著稱不需要我贅述了吧。走在街上遇到的沙雕店鋪,是我想都不敢想的。



也就西方的父母心這麼大吧,熱切地派孩子過去拍照留念。


你看這孩子走路走的多不情願。


08 藝術


提到歐洲必然就想到了藝術。不過,藝術家的思維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時不時就被某些藝術作品戳中了笑點。


1,普拉多博物館是位於馬德里的西班牙最大美術館。裡面的這幅人物肖像讓我陷入沉思:


Tyrion,是你嗎?


圖源網絡

2,法國里昂美術館裡的這個雕塑也讓我不禁思考:

校長,是你嗎?


圖源網絡


3,布魯塞爾的這個明信片,真是別出心裁。建議想脫單的朋友收藏起來用作情侶頭像。



4,特羅姆瑟舉辦的這個挪威藝術家展覽,放置了這樣一件藝術品:



看得懂嗎?看不懂放大來看:


這個作品的名字叫做"Shoes with Nipples"。至於作品想表達什麼,我在這裡直接附上博物館裡的註解

Is skin beautiful? Is it disturbing to see shoes with nipples? Do we suppress what clothing and other everyday items are made from? What we eat?


皮囊是美麗的嗎?看到鞋子上掛滿nipples會令你覺得不適嗎?我們是否禁錮了我們關於日常衣著甚至其他方面的想象?


5,位於巴黎的古斯塔夫莫羅故居是我非常喜歡的偏小眾的博物館,藏品非常多。這幅畫在藝術層面上我還是很欣賞的,少女們的形態各異,男主人公完美英雄軀體的塑造。



他講述的故事我覺得特別有趣: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被指派了獵殺猛獅的任務,為此,國王忒修斯把自己的五十個女兒獻給了他作為獎勵。有一種版本說的是,赫拉克勒斯的狩獵持續了50天,他在這50天裡每晚都與一位公主共赴雲雨,公主們隨後依次生下了50個兒子;



而我在博物館裡看到的介紹是:


King Thespius offered that he (Heracles) sleep with all of his fifty daughters in one night.



09 路人小哥


在巴黎的時候,我和朋友在埃菲爾鐵塔上找了個老哥幫我們拍合照。結果他用我的手機在裡面偷偷夾雜了一張,自拍。



10 親哥


不過話說回來,我在歐洲遇到最沙雕的,還是我哥。


吳三歲



本期輕鬆愉快的歐洲沙雕合集就到這裡啦

接下來會連續更新幾篇歐洲米其林餐廳的測評

敬請期待~

回顧往期歐洲文章可以點擊以下鏈接

【巴黎一日遊】超精髓遊客路線 一生一定要帶所愛之人來的地方

【傻人在挪威·Maaemo】地球上最北邊的米其林三星 直擊靈魂的挪威味覺之旅

【傻人在比利時】吐槽大會:完全不想去第二次

【傻人在柏林】歐洲最愛的城市沒有之一

【傻人在巴黎跑馬拉松】42.195km的旅程

【傻人在跳傘】在14000英尺的高空一躍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