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疫情迫使中国经济按下暂停键,却让一亿中国小店迸发意外的活力与韧性。
“嘉乐蛋挞王”开在广州越秀区文明路上,疫情期间仍坚持开业,这家有四家分店的30年老字号,守住了“全年无休”的传统。“一直全年无休,所以也没有特别坚持要开,就是顺其自然。”小店老板刘小姐在接记者采访时,有种广东人特有的淡然。
刘小姐云淡风轻的“顺其自然”,实际上并不“顺”。铺租、员工工资、客流量是压在刘小姐肩上的“三座大山”。“其实我都很麻木的,大势所趋,反正能熬你就熬下去,不能熬你就把它关掉,只能希望疫情不要拖得太久。”刘小姐说。
像刘小姐这样的小店老板,在中国数以千万计。根据《2019中国小店经济温度图谱》显示,中国小店数量约为1亿家,包含网店、街边杂食店、路边小摊等。
2月25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表示:“个体工商户可以说是维系社会运转的‘毛细血管’,要尽快让这些‘血管’畅通活络起来。”两天后,“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多个举措重磅出台。
这并非小店经济首次被关注,去年12月30日,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小店虽然是在经济运行的末端,但实际上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很关键的环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魏际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小店不仅促进消费,还会拉动生产。最末端小店的反馈,会到批发商,批发商会反映到生产商,生产商会反映到原材料供应商,原材料供应商会反映到采掘业、农业甚至国际贸易。”
“疫情很可怕,但没收入更可怕”
1月23日晚,广东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24日,广州官方通知花市将提前于晚上6点结束。“我们那些已经做出来准备在花市上卖的蛋挞、年糕、萝卜糕、芋头糕都报废了,最后只好倒掉。”刘小姐说,“从年三十晚上就开始没生意了,初一更没生意。”
接下来一周的景象,是在广州生活了50年的刘小姐不曾见过的。“整条街都是黑的,没有一家店开门,路上一个人都没有,我们是唯一一家开门的,也在6点就关门了,真的好恐怖。”
虽然做到了“全年无休”,但是刘小姐不得不缩短营业时间以减少开支,“之前一天营业15小时,后来缩短为10小时,员工的排班也从一天两班倒变成上一天休一天。”刘小姐说。
除了守“全年无休”的老规矩,刘小姐坚持营业还有其他考虑。“店铺关门,员工就没收入。一个月没关系,两个月没工资就麻烦了。虽然钱不多,但拿那些钱去买菜,也挺好。”
“我们看到老板都很内疚,会不好意思,”一员工感慨,“老板很难的,生意不好,还要出粮给我们。疫情很可怕,但是没收入更可怕,谁不知道要保命啊,但是要不要吃饭呢?很现实的。”
虽然生意不好,但蛋挞店仍在运转。因为年前备了货,刘小姐并不担心原材料供应,但随后疫情的发展还是令她措手不及。
为蛋挞店提供食品加工的工厂位于白云区,但从2月10日起,白云区全区所有居住小区(村)一度实施封闭管理,“被封了一个多星期,开不了工,那我这边的店就只能卖一些做好的成品,像面包、蛋挞这种现做的都卖不了。”刘小姐苦笑道。
据刘小姐透露,从疫情开始至今,单就文明路分店算,损失超过5万元。“我看了最近的营业额,起码下降了50%-60%。”但一些常来买东西的街坊会给刘小姐竖大拇指,“整条街就你们家在开店,给你们一个赞!”
“减免房租最有用”
人工和铺租占小店经营成本的一半以上。
2月27日下午,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介绍了对个体工商户扶持举措,在增加定向支持低息贷款,减免和缓缴社保缴费,实行增值税减免政策的同时,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减免个体工商户房租,降低个体工商户用电、用气等各方面成本。
但对于刘小姐来说,这些举措“都不太帮得上忙”。刘小姐举例,关于减免和缓缴社保缴费这一举措,“我们雇佣的基本上都是退休阿姨,本身就不需要缴纳社保,所以这条对我们来说没有用。”对于增值税减免,刘小姐认为这是后话,得先有生意才能去缴税。其他用电用气等优惠政策更具普惠性,没办法“解渴”。
刘小姐觉得,最直接的扶持政策是“减免房租”,但目前政策仅是“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减免个体工商户房租”。“鼓励没有强制性呀,”刘小姐说,
如果不是私人房东的话,情况则好太多。位于嘉乐蛋挞王斜对面的一家理发店,因为租用的是国营单位的房子,免了二三月份的房租,共计6万元。“免了房租好很多了,不然很难撑下去。”理发店老板苏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早在2月7日,广州市就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的相关措施,对承租市属和区属国有企业物业用于线下商业实体店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减免2020年2月份和3月份物业房钱。苏先生就是受益人之一。
在刘小姐看来,如果政府能出一部分、房东让一部分、自己出一部分,铺租的压力将会小很多。“目标就一个,大家共赢,共抗风险、共渡难关,但是这一切建立在政策一定要落地的基础上。”魏际刚说。
八成小店资金缺口1万-10万元
流动资金早已用完,刘小姐只能把之前省下来的钱拿出来、贴进去。
但还没到贷款的地步,“我们这些小店,投资少,赚得少。”刘小姐说,“就像吊盐水一样,吃也吃不饱,饿也不会饿得很死。其实很多小店都是这样,老板自己开店,不用请人,他怎么熬也熬得过去,除了交租,顶多不赚钱嘛。”
根据调研,受疫情影响,80%的小店表示面临资金缺口,缺口多在1万至10万元之间。但70%的小店认为,只要有资金支持,自己可以渡过难关。
2月2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人民银行牵头设立规模为3000亿元的防疫专项再贷款。
但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黄益平发文表示,“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大头去了全国性商业银行,或许不太容易流到中小企业的手中。”流到中小企手上已属不易,流入小店老板手中是不是难上加难?
“小店和银行的关系一直不对等,银行实力比较强,地位也比较高,而小店都是做小本买卖,从银行那里获取资金的可能性不是太大。”魏际刚说,“所以小店老板不会主动考虑去银行贷款。”
魏际刚的说法在广州某银行得到了验证。“自疫情以来,没有一个个体工商户来咨询或者办理贷款业务。”该行一位负责给个体商户贷款的银行业务员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说。具体到办理贷款,“个体工商户贷款需要成立3个月以上,同时也会看征信、有无法律纠纷等其他条件。”
网商银行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据网商银行2月25日公数据显示,此前一个月,在疫情期间坚持营业的小店中,贷款金额较去年农历同期,整整增长了45%。
(编辑:王星)
版权声明:
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文中图片除非有标注外,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