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廣東衛視全國首播

2020年春,舉國上下被捲入的聯防聯控的疫情阻擊戰,是一場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在我國發生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面對如此複雜而艱鉅的抗疫防控形勢,廣東衛視強化主流媒體責任擔當,堅持“新聞立臺”,以高度的主流媒體社會責任感肩負起抗擊新冠肺炎宣傳戰役的重大使命,勇做防疫防控宣傳的排頭兵。按照臺領導緊急部署,

由廣東衛視頻道策劃,馬志丹工作室製作的五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將於2020年4月7日21:30分在廣東衛視首播。

《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系列紀錄片,立足廣東全省各界千里馳援湖北、抗擊疫情的英雄壯舉,放眼全國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要求,全景式、多角度實錄中國這場庚子年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部系列紀錄片延續了馬志丹工作室堅持人性表達和人文關懷的一貫創作風格,它以海量新聞素材為底色,以實拍記錄抗疫進程為主體,以抗疫一線醫護人員感人故事為經緯,馬志丹工作室為觀眾奉獻的這部全新作品。既有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性溫暖,誠懇、誠實和誠意貫穿始終。

推開春日久封的大門,與觀眾一起擁抱整個春天。

海量素材廣泛蒐集 創作過程艱苦卓絕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1月30日(農曆正月初六)晚21點41分,該系列紀錄片總導演馬志丹還沒有結束春節假期,就接到廣東衛視頻道領導電話,通知工作室,在廣東廣播電視臺三檔重點新聞節目素材的基礎上彙集素材,創作一部抗疫紀錄片。馬導接到電話以後,次日早上,即刻在微信工作群告知工作室全體同事,要提早結束假期,全心投入抗疫素材蒐集和創作工作。

▲馬志丹導演

長期在電視一線工作的馬導養成的創作慣性,讓她保持了對此次全國重大疫情的敏銳觀察和深刻思考。接到任務之後,馬導僅僅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就構思了五集紀錄片框架,得到臺領導的認可後,迅速投入到第一集《火神山雷神山》的臺本撰稿。馬志丹說,第一集臺本自我要求非常嚴格,經過了十次修改。是從事紀錄片創作以來,最費心力的作品!其餘四集紀錄片臺本的撰寫,馬導與主創人員一起費盡了心血,“吹盡黃沙始見金”。

▲2020年2月18日,馬志丹工作室編導朱磊(左)、攝像周冠龍(右)穿著防護服進入南方醫院隔離區拍攝。

▲2020年3月17日,馬志丹工作室攝製組進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3號樓隔離病房拍攝

因為疫情的特殊性,沒有可能前往湖北一線實地拍攝。因此,紀錄片製作過程異常艱難。總導演馬志丹集結了全國範圍一切可動用的力量,向廣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武漢紀錄片人、省內各地級市電視臺、8K RAW獨立製作人,廣泛徵集素材。

2020年2月10日,馬志丹工作室公眾號“廣東衛視追夢在路上”公開發出了“請您告訴我——廣東衛視馬志丹工作室徵集廣東省醫療隊前線故事”的通告帖,主動蒐集一手素材,同時配發了手機拍攝素材的教程,以保證素材質量。

千萬級人口的武漢封城,如何真實地追溯到武漢疫情早期發生的情況?馬志丹積極聯繫在武漢的電視製作人,兩地深度合作,取得了不少珍貴的疫情早期發生在武漢的第一手資料素材,忠實記錄了廣東醫療隊支援湖北一線抗疫的初期困境和逐步向好。

馬志丹工作室2018年代表作《小萬工,好姑娘光芒萬丈》中的主角小萬工萬靜雅,是武漢人,春節前一家人回到湖北通城和父母團聚。在馬志丹的遠程指導下,李志強萬靜雅夫婦從農曆正月初十開始,在通縣家中用手機拍攝素材,真實記錄了在疫區的普通人們的真實生活狀態。

同時,馬志丹克服重重困難、創造條件對重點人物進行實地跟拍。攝製組前往北京,拍攝了國機集團下屬中國中元醫療首席總建築師、北京小湯山非典醫院總設計師黃錫璆,帶領團隊費時78分鐘,迅速交出小湯山非典醫院設計圖紙,無私奉獻給火神山雷神山醫院作為設計圖;

▲左二:中國中元醫療首席總建築師黃錫璆;左三:李昂導演(北京);左一:攝像陳惠軍;右一:攝像周冠龍

▲馬志丹工作室在中國中元採訪拍攝黃錫璆

在廣州的抗疫主陣地,馬志丹工作室團隊深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身穿防護服和隔離服,進行了深度拍攝採訪。前線記者與ICU重症監護室只有一層玻璃之隔,由此留下了許多實時發生的案例影像。

▲馬志丹工作室攝像周冠龍進入南方醫院隔離病區拍攝

▲南方醫院副主任醫師林立採集咽拭子

▲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ICU病區走廊採訪感染病中心主任蔡衛平

▲馬志丹工作室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ICU病區辦公室拍攝醫護人員早上交班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ICU主任鄧西龍

▲馬志丹工作室編導鄭耀豪將手機包紮好,交由護士拿進隔離區拍攝。

▲2020年3月18日,廣東年齡最大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張日光(90歲)在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痊癒出院。

啟用武漢人的聲音 還原武漢城的景象

馬志丹工作室秉持的“匠心”與“文心”精神始終貫穿在紀錄片的創作中。定下了拍攝主題之後,馬志丹導演與同事們一邊構思海量素材的編輯思路、表現形式;一邊琢磨臺本的聲音演繹。

馬志丹向家在武漢的龔群導演說明想法,“身在漩渦當中的人,最知道水流的湍急和險惡。”“用武漢人的聲音來表達”。龔群一口推薦了任職華中科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彭松副教授。彭松為五集紀錄片錄製解說詞,他的聲音被譽為像電影旁白一樣深邃動人。


▲馬志丹導演視頻手記:尋找彭松

正月初十,湖北廣播電視臺紀錄片部編導蔡梅竹給馬導發來原創詩歌《武漢:等我好了》,作品從身在武漢的第一視角出發,展望終會迴歸的如願生活。詩歌裡的武漢特色和真情實感,深深地感動了馬志丹導演。

在馬導主持策劃下,廣東廣東廣播電視臺音樂編輯王斌配樂、播音兼主持人李琳朗誦,《武漢:等我好了》詩朗誦作品於2月6日正式推出,被觀眾評價是“煙火氣十足,這才是我們希望的面對困境的心態”。這部詩朗誦作品從一開始,就被馬導構思用作紀錄片片頭和片尾。馬導說,武漢人的心聲、武漢城的景象是全中國抗疫戰的一個縮影,是所有觀眾的心聲共鳴。

融媒體全程參與紀錄片之外的創作突破

從2020年除夕夜開始,廣東省醫療隊連續奔赴湖北省參與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截止3月6日,廣東省共派出26批醫療隊支援湖北,共2484名醫護工作者馳援湖北。廣東企業迅疾馳援,以颶風般的行動印證了對武漢的大愛無疆。

▲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第一批醫療隊領隊郭亞兵

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從設計圖紙到點亮明燈,滿滿的廣東擔當廣東造。疫情嚴峻,粵鄂同心,“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中國再一次實現了舉世矚目的“不可能”,為疫情下暗潛悲觀的氛圍及時注入激活生命的“腎上腺素”。

為表達對英雄們和全社會的敬意,馬志丹工作室邊創作系列紀錄片,邊創作多個抗疫短片,及時向公眾推出最新、最動人的影像記錄,實現了紀錄片創作之外的新突破。被學習強國選中,在《觸電新聞》,每個短片點擊率都超過15萬。

全國42000多名醫務人員馳援湖北,每一個義無反顧的身影,都是這場戰“疫”中的英雄!馬志丹工作室監製的公益歌曲《致遠方的你》,向奮鬥在一線的醫務工作者致敬,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管理處在14個平臺推出,一週點擊率超過664.5萬次。

▲馬志丹工作室團隊與《致遠方的你》詞曲作者合照


短片《出發時是寒夜,回來時是豔陽天》記錄了出征59天后,廣東省支援湖北武漢第一批醫療隊的英雄們回家的故事,那張被一顆顆鮮紅指印染紅的請戰書,獲得了觀眾一片讚譽聲。

2020年2月24日9時起,持續32天的廣東省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馬志丹工作室攝製組又立刻兵分五路,記錄下“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在廣州市發生的故事,短片《二月二龍抬頭廣東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這一天》,爭相成為各視頻平臺重點推薦的視頻內容。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平臺推送,點擊率837.4萬!

珞珈山下,安靜得能聽到落櫻的聲音;告別荊楚,白衣戰士講不出再見;同胞攜手,熬過冬夜凜冽,走出至暗時刻。中國這場全民抗擊新冠疫情的戰爭,平凡之中偉大的故事。馬志丹導演說,這部紀錄片創作過程非常艱難,超越了工作室擅長的現實題材人物紀錄片領域;然而,創新求變的創作步伐大膽跨越,用事實說話,展現人物真實心聲的紀錄片氣質,卻沒有變。

五集系列紀錄片《2020,不可忘卻的春季》4月7日21:30起,廣東衛視全國首播


第一集《火神山 雷神山》

4月7日(週二)21:30

第二集《謝謝你們為湖北拼過命》

4月17日(週五)21:10

第三集《廣東:一場阻擊戰》

4月24日(週五)21:10

第四集《嚴防死守》

5月1日(週五)21:10

第五集《走出至暗時刻》

5月8日(週五)21:10

來源:馬志丹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