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欲望和成见,才是人性最大的恶

文/小欧姐 编辑/MBA智库琉琉

今年5月,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影片《寄生虫》,从众多优秀影片中脱颖而出,一举获得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这部韩国第一部金棕榈获奖影片,虽然尚未被引入国内,但在豆瓣已获得18万人打分,并得到8.9的高分。

导演用有些黑暗甚至恐怖的视角,为我们讲述了金钱、欲望、阶级、人性等问题,也引发我们的思考:

究竟,谁才是这个社会的寄生虫? 1

影片围绕韩国首尔两个截然不同的家庭展开。

一家人,是住在首尔贫民区的金家。

一家四口,父母和一对没考上大学的兄妹,都没有工作,住在半地下室的房子里,靠打零工为生。

他们的生活,窘迫到需要蹲到马桶旁,才能蹭到一点点别人家的信号;坐在客厅里,经常能看到流浪汉对着自家窗户撒尿。

另外一家,则是住在首尔富人区——江南区的高档庭院内的朴社长家,过着穷人想都不敢想的生活:

房子由知名设计师设计,带草坪和庭院;社长英俊多金;夫人年轻单纯;女儿美丽乖巧;儿子古灵精怪。

原本毫无交集的两家,因为偶然的机缘,穷人家的儿子基宇,成为了富家女的家庭教师,从此故事一发不可收拾。

基宇做家教期间,社长太太无意间提起,想给儿子找一个美术家教。

于是,聪明的基宇,把妹妹基婷的背景包装一番,成功让基婷成为富人小儿子的美术老师。

随后,兄妹二人又如法炮制,先后把父母,都引荐到了社长家工作。

就这样,靠着编造的简历和高超的演技,穷人全家渗透进了这间豪宅,也让两家人,都走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2

善良是必需品,不是奢侈品

电影中的一个小高潮,出现在富人家的小儿子过生日的前夜。

富人一家准备在外露营,为儿子庆生,嘱咐好了身为保姆的穷人家母亲后,全家人出发了。

遇到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穷人一家不肯放过,鸠占鹊巢,开起了狂欢派对:用主人的浴缸泡澡、喝主人的洋酒、看富家女日记,一家人疯狂享受这短暂的美好。

期间,爸爸基泽感慨地说到:“这一家人,真的好骗啊,社长夫人真是有钱又很善良啊。”

妈妈马上纠正,说:“不是有钱又很善良,而是有钱所以善良。”

言外之意,我们没钱,所以可以为所欲为。

事实证明,他们也的确是这么做的。

为了进入富人家打工,伪造文凭、捏造经历、使用各种手段,挤走原来的司机和保姆。

甚至发展到最后,为了不让自己的谎言被揭穿,不惜杀人。

富人因为有钱,所以理应善良,穷人因为没钱,所以可以不受约束。

这样的思维,不禁让人想起杭州保姆纵火案。

因为主人的一次次善良和宽容,保姆先是失去理性,最终失去人性。

那个保姆,之所以能够理直气壮地一次次找主人借钱、甚至偷拿主人的东西,可能正是觉得:因为你们有钱,所以必须对我善良。如果我像你们一样有钱,我也会善良。

在他们的观念里,没钱,成了一种资本,因为没钱,所以,连做人的底线都可以没有。

在电影《长江七号》里,周星驰饰演的一位底层劳动者,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们虽然穷,但是不能说谎,也不能打人;不是我们的东西,我们不能拿;要好好读书,长大要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善良不是奢侈品,不是等我们吃饱喝足衣着光鲜了,才考虑要不要善良一下。

善良,是生而为人的必需品。

3

钱,熨不平欲望

在电影中,穷人妈妈说到:“钱,是熨平一切的熨斗。”

可真的是如此吗,有了钱,就能解决所有烦恼,变成另外一个人吗?

在电影中,两家人的故事,是由穷人家的儿子基宇的同学,给他送来的一块石头牵出的。

这个同学,是富家女原本的家庭教师,因为要出国交换一年,不放心让其他人接近富家女,就委托看起来很“安全”的穷酸朋友基宇,代替他做家教。

因此,同学特意给他送来一块象征好运的石头。

在电影的后半段,当穷人一家在大雨天,像蟑螂一样仓皇逃出富人家,回到已经被水淹了的自己家时,基宇从灌满水的屋子里,只拿出了这块石头。

在体育馆避难时,爸爸问基宇,为什么要一直拿着这石头?

基宇说,不是我拿着它,而是,它一直黏着我。

黏着他的,不是石头,而是欲望。

从得到一份工作就很开心,到想让全家都得到好工作,再到幻想着自己也拥有富人的生活。

人的欲望,永无止境。

钱可以熨平生活的褶皱,但永远熨不平欲望的沟壑。

正如马家辉老师在《圆桌派》上曾讲到:“你的欲望比你的收入多一块钱,就是贫穷。”

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短片小说《一个人需要很多土地吗?》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叫帕霍姆的农民,抱怨自己的生活不如意,是因为拥有的土地太少。

他这这番话,被魔鬼听见,于是,魔鬼暗暗和他打赌:那我就给你很多土地,看你是否能过好。

于是,忽然间,帕霍姆走了运,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土地。

一个商人告诉帕霍姆,有个地方,土地很便宜,一千卢布一天,也就是说,从日出到日落的一天范围内,只要能跑回起点,那么,圈起来的地,都输属于他的。

帕霍姆听了,兴奋得两眼放光,当天就动身了。

第二天,天不亮,他就站在起点,等太阳一出来,他就不停地走。

开始,帕霍姆还提醒自己,千万不要走太远,一定要在太阳落山前回到起点。

但渐渐地,他想,应该还可以再远点、再远点。

就这样,太阳快落山了,他才往回跑。但就算拼了命,也始终看不到起点。直到最后,眼看着太阳一点点消失在地平线,巴霍姆也累死在了途中。

印度的《欲经》,阐述了欲望对人产生危害的十个等级,当欲望达到第十级时,则预示着死亡。

4

成见,才是我们头脑中最大的“寄生虫”

整部电影里,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寄生虫。

富人一家,虽然幸运,但也在辛勤工作,努力持家。

穷人一家,虽然通过不那么光彩的手段进入富人家工作,但毕竟是靠自己的付出获得报酬,也不存在寄生。

真正的寄生,其实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成见。

富人再礼貌客气,也依然难掩对穷人的鄙夷。就连富人家九岁的小儿子,都一语道破阶级间的差别:

司机、保姆、家庭教师,他们身上有一样的味道。

履历可以伪造,妆容可以打扮,但,味道改变不了。

这种味道,让富人即便在危急时刻,仍然不忘捂起鼻子。

也是这种味道,让穷人基泽的自尊心,一次次受到冲击,直至最后,因为富人的一个动作,彻底被激怒,做出了疯狂举动。

导演奉俊昊在谈到拍电影的动机时,曾说:

现实中,虽然生活在同一个国家和城市,但是富人和穷人,可能没有机会相遇。他们进出不同的餐厅,乘坐不同的交通工具,两个阶级,所处的空间是分隔开来的。

对富人来说,穷人似乎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存在。富人可以怜悯穷人,宽容穷人,却不可能真正平等地,看待穷人。

在富人头脑中,始终有一条偏见之虫,在告诉他们:穷人,和我们不一样。

而在穷人的观念中,也存在一条更可怕的寄生虫,或者说,他们对自己,也有着固执的成见,那就是:我穷我有理。

在电影中,穷人一家最初有着卑微的工作:为披萨店叠包装盒。

就是这样简单的工作,他们也没能做好。为了图快,缩减工序,结果有1/4包装盒不合格,被扣工钱。

而他们的应对方式,也更是奇葩,不是想办法改进,而是,要挟披萨店老板。

整个电影中,这一家人都表现出了近乎于狡黠的聪明:

考了四次都没上考上大学,拿着妹妹PS的大学证书,就能装得气定神闲辅导英语的基宇;

只读了几篇艺术心理学文章,就能坦然冒充海归的妹妹基婷;

只做过代客泊车6个月,就假装成老司机的爸爸;

从未进过有钱人家,却能淡定表现出大管家姿态的妈妈。

但如此聪明的一家人,却没一个人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找到一份正经工作,让生活一点点变好,而是总想通过旁门左道,满足自己的欲望。

在他们的观念中,已经认定了自己就是穷人,他们穷得无能为力,也穷得理所当然。

正如有句话说得好:所有的财富都不是平白无故,每个人的穷,也都有迹可循。

最可怕的,不是现在穷,而是不相信自己可以靠自己、靠努力,变得不再穷。

5

贫与富的差距,是否在快速扩大?

阶层是否越来越固化,越来越无法超越?

在这些问题的背后,有藏着一个更难回答的问题:我们每个人心中,是否都存在一条寄生虫,它根深蒂固,无法驱除。

这条寄生虫,让我们无法平等地看待别人,无法正确地看待自己,无法对生活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