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臨渙鎮小麥收穫前後的田野裡的一次日落,鏡頭記錄下這些畫面,一起來欣賞吧!
臨渙鎮坐落在美麗富饒的淮北平原,位於濉溪縣西南35公里處,北與相城疏達,南與蒙城通融,西與渦陽接壤,東與宿州比鄰,肖淮公路穿城而過,交通十分便利。臨渙現為全國500家小城之建設試點鎮,安徽省歷史文化保護區,安徽省和淮北市兩級綜合改革試點鎮,淮北市發展次中心,淮北市南部中心城鎮。
臨渙鎮在歷史上長期佔有重要位置,根據宿州清代志、宿州明代志、臨渙公社史、臨渙區志等的記載,臨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在臨渙保存著大量浸潤著臨渙古老精神和文化底蘊的古蹟舊址。臨渙古城牆、文昌宮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觀星臺遺址、明清老街、龍鬚泉、臨渙茶館、山西會館、袁氏宅院等文化古蹟共同構成了古城臨渙獨特的人文風景。“濉渙文章地,兩岸多奇才”。蹇叔、嵇康、嵇含、嵇紹、戴逵、戴顒、徐防等個個名彪青史,閃耀於臨渙絢爛的歷史長廊。
臨渙還具有悠久的宗教文化和墓葬文化傳統。歷史上臨渙的宗教文化呈現多元化,有佛教、道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留下了香山廟、城隍廟、臨渙天主堂、慈雲庵等豐厚的宗教文化依存。蹇叔墓、張晉亨墓、李沃孜墓群、碼頭漢墓群、城西元代墓群、兵部右侍郎碑等相繼發掘出土,為華夏墓葬文化研究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臨渙鎮是江淮地區遠近聞名的古茶鎮,鎮中心一里多長的街面上匯聚了16家茶館,茶座300餘張,茶壺600多把。沏茶用水沿用古鎮南端的龍鬚泉水,茶葉皆為六安茶棒,故名“棒棒茶”。茶館裡飄出的陣陣清香吸引著方園百里的眾多茶客前來品嚐。臨渙民俗豐富,絲絃、墜子、泗州戲等民間曲藝,滑旱船、踩高蹺、舞龍獅等民間歌舞廣為流傳,特產飄香,醬培包瓜、豆腐香乳、油酥燒餅、羊肉清湯、鴨湯油茶等民間美食令人垂涎欲滴。
臨渙古鎮彷如一部濃縮了的華夏文明史,地上、地下、城內、城外,都蘊藏著豐富的歷史足跡。
在古城牆上漫步,腦子裡總是不斷地回放著我想像中的歷史鏡頭:一群群衣衫襤褸的先民們,赤裸著雙腳,袒露著上身,挑著滿滿的兩筐土,邁著艱難的步履,顫顫巍巍地從護城河的底部一步一步向上爬行。在紛亂的飄雪下,在寒冷的北風裡,他們用幾欲凍僵的手,在一點點地壘砌著城牆。那雙肩承擔的苦難慢慢長成濃密的樹冠,那雙腳踏出的安逸慢慢融入清涼的夏風,那張沒有表情的臉幻化成母親們守護孩子的身影,那份無語的沉默被歲月渲染成轟鳴的炮聲……
臨渙古城牆作為古時的一項大型軍事防禦工事,除高大堅固的牆體外,還有眾多配套的軍事設施和各種建築。東南西北各有一個城門,四角有角樓。西城有六座烽火臺,東城有三座烽火臺。臺距100米,臺長25—50米,臺寬15—30米,高出城牆約5米。城牆上還有作瞭望、射擊之用的垛口。古城與戰爭總是分不開的。她舒展寬廣的胸懷,收攏起一道道刀光劍影和一聲聲人喊馬嘶……
臨渙古城牆的規模在全國屬第一,是我國目前惟一現存的鎮級土城牆遺址,是臨渙鎮的標誌性建築,更是淮北市悠久歷史底蘊的具體象徵。臨渙古城牆築成於戰國時期,南臨澮河,東、西、北三面皆為平坦耕地。整個城垣近於正方形,東西長1650多米,南北約1480米,城牆周長約6公里。雖然相關文件認可的古城修建年代是戰國時期,但民間一直認為是商漢兩度修建的。臨渙古城牆是我國延續時代較長、跨越朝代較多、沒有發生過大的變遷的古城垣。臨渙古城牆因其體量大、時代較早、保存基本完好,1986年被安徽省政府公佈為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