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陘·蒼巖山·福慶寺橋樓殿

千年古縣·井陘

“太行八陘”之第五陘,“天下九塞”之第六塞—井陘,自古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連通晉冀的交通要衝,軍事地位十分重要。

太行風光


公元前229年秦國大將王翦數次伐趙,屢攻不下,最後用反間計除掉趙國大將李牧,終於井陘關大敗趙軍;公元前209年秦始皇第五次東巡,次年七月返回咸陽途中染病暴斃於沙丘平臺,轀輬車過井陘;公元前204年淮陰侯韓信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排兵佈陣之法大戰趙軍主帥陳餘,留下以少勝多“背水一戰”的著名戰例;堪稱“世界郵驛史活化石”的秦皇古驛道上,至今仍保存完好近兩米高的車轍印,見證了當年以咸陽為中心,向各地延伸的馳道驛站上車水馬龍往來交錯的繁華景象,同時也成為“車同軌,書同文”的唯一歷史印證。有著“萬里長城第九關”之稱的娘子關,唐高祖李淵的三女兒平陽公主曾率兵數萬在此設防駐守;明朝著名政治家、民族英雄于謙後裔於有道因生活所迫舉家遷至太行山深處,在曠野深山之中取石為材建屋築路,過著“與木石居,與鹿逐遊”的隱居生活。1900年清政府軍為抵禦西進的八國聯軍入侵修築庚子長牆,清政府守軍頭領劉光才帶領軍民與侵略者對峙長達五個多月,取得了清政府抗擊八國聯軍唯一一場勝利。1940年曆時5個多月、參戰部隊多達105個團的“百團大戰”正是在全國抗戰進入戰略相持階段的著名戰役,為鉗制日軍在華北地區的軍事力量,粉碎日軍的“囚籠政策”,八路軍與日軍在太行山上展開浴血激戰,創下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戰役。

太行春早


處於咽喉之地的井陘關,不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遍地可見的矸子土及豐富的水源,為與邢窯、定窯、磁州窯並稱為“河北四大古窯址”的井陘窯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井陘窯自隋代開窯燒製白瓷,歷經唐、宋、金、元、明、清等時期發展,井陘窯與邢窯、定窯作為河北境內最具代表性的白瓷燒製窯口,在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在歷代的發展中尤以金代最為興盛,燒製好的白瓷經綿蔓河水運和井陘驛路運到當時的真定,再由真定銷往全國各地和國外。

自宋代既有開採記錄的井陘煤礦,從最初的手工採挖至明清時期,採煤業逐漸發展壯大,清末及民國時期以井陘礦和正豐礦為代表的近代機器採煤大大加速了當時民族企業的發展步伐。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投資入股正豐煤礦,在井陘駐紮,投巨資興建了總理樓、小姐樓、公子樓等具有西洋建築風格的樓群。


一條綿蔓河彎彎繞繞穿行在山嶺間,伴隨著時光的流逝,無聲無息的流淌著一年又一年,四季輪迴間,見證了一次次的疆域爭奪之戰,見證了一代代朝宗更替變遷,也見證了這一片古老土地上曾經的繁榮與寂落……

太行奇秀·蒼巖山

坐落於井陘縣境內的太行奇秀——蒼巖山,國家4A級景區,1988年被評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4年被國務院審定為歷史文化名山。蒼巖山風景秀美,文化底蘊深厚,山林間古建遍佈林立。福慶寺橋樓殿作為核心建築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以“巖關鎖翠、風泉漱玉、書院午蔭、碧澗靈檀、懸登梯雲、橋殿飛虹、峭壁嵌珠、絕獻回欄、空谷鳥鳴、懸崖奇柏、說法危臺、虛閣藏幽、尚書古碣、陰崖石乳、竅開別天、爐峰夕照”而著名的“蒼巖山十六景”,或雄奇巍峨、或峰迴路轉、或空靈幽遠,被冠以“五嶽奇秀攬一山,太行群峰唯蒼巖”的盛名。


在諸多絕妙景色中,“奇檀怪柏橋樓殿”又被稱為“蒼巖山三絕”,山林間隨處可見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白檀樹,層層疊疊、鬱鬱蔥蔥、遮天蔽日,遠遠望去檀林如海。樹齡在百年以上的古檀樹更是不勝枚舉,古樹姿態各異,奇特別緻,樹根在山谷間、懸崖邊、巨石旁盤根錯節,樹幹空心沒皮,堪稱一絕。

蒼巖山


豐富的植被分佈中,還有上萬棵或側生、或矗立、或倒懸的千年古柏樹生長於懸崖峭壁之上,千姿百態,最為奇特的是古柏樹無論是生長在南北東西哪個方向,樹冠都朝著山頂南陽公主祠的方向生長,形成“古柏朝聖”的奇觀,此景又為三絕之第二絕。

景區內可謂步步有景,移步換景,群峰聳立、怪石嶙峋。深澗幽谷之間偶聞陣陣鳥鳴,清泉順流淙淙而出,綠蔭護庇之下行步在漸高漸遠的臺階之上,總會給人一種遠離喧囂紛擾、而難得的幽靜之意。也正是得益於如此佳境之地的浸染,歷史上的蒼巖山吸引著眾多的文人墨客匯聚於,一度形成了享譽一方的蒼山書院文化。

傳說蒼巖聖母在此修行六十餘年,以其高超的醫術救施一方百姓於病痛疾苦之中,受到當地百姓的敬仰,最終羽化成仙。關於蒼巖聖母的原型,傳說亦有多種說法,有的說是北周皇帝宇文毓之女妙陽公主,有的說是隋煬帝之女南陽公主,還有的說是妙莊王之女三皇姑。無論哪一種說法,說的都是蒼巖聖母在蒼巖山一帶修行時遍山採藥、救苦救難、療化蒼生、恩澤四方、慈濟救施的故事。

為紀念蒼巖聖母而興起的廟會到今天已經流傳了一千多年,成為蒼巖山一年一度的盛事。廟會的起源,源於對當地百姓對“蒼山聖母”三皇姑的崇拜與祭祀。廟會的延續一方面是對三皇姑進行祭祀,另外一方面是祈求三皇姑保佑平安,降福人間。每年三月初三廟會期間,方圓百里成千上萬的善男信女、香客、遊客都會從四面八方、不約而同帶著各自虔誠的祈願,前來祈福朝拜,彼時山上山下處處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熱鬧非凡。


集“雄、奇、秀、險、幽”眾美為一體的蒼巖山,憑藉獨特的自然風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還吸引著眾多影視劇組的目光。榮獲第7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導演李安執導的電影《臥虎藏龍》片尾玉嬌龍從橋上縱身一躍的鏡頭便是取景於此。還有《西遊記》、《乙未豪客傳奇》、《白龍劍》、《木乃伊3》、《雞毛信》、《大國醫》、《破襲戰》、《花木蘭》等眾多影視劇都來這裡取景。

橋殿飛虹·福慶寺橋樓殿

福慶寺於2006年被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橋樓殿現為福慶寺主體建築,兩層重簷歇山式樓閣大殿,黃綠琉璃瓦相間木式建築,凌空飛駕於刀削斧劈般的峭壁之間。整座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四周出廓,憑空而建、金碧輝煌、雄偉壯觀。橋樓殿因建築時間最早、懸空度最高而名列中國三大懸空寺首位,又為蒼巖山三絕之首。古人有詩云:“千丈虹橋望入微,天光雲彩共樓飛”來行形容橋樓殿的奇特景觀。

橋樓殿


很多人都會疑問一千多年前的建造者是用什麼方法在兩山峭壁間建造起一座如此宏偉的龐然大物?由於蒼巖山地處太行山深山區,氣候變化較之平原地區差異性更大,隆冬季節,建造者在懸崖間逐層鋪建木架並往上不斷潑水,藉助寒冷的氣候待水結冰,逐漸抬高木架高度,達到建造大殿要求的高度後開始搭橋建殿。此法在傳說中亦被相傳為當年魯班將柴草垛滿山澗,搭起橋拱,當地稱“柴牛”,一夜修了一座二十二道拱券的天橋,天橋修好後便火燒“柴牛”,隨後灰落橋出。

關於福慶寺的建造年代,據考證原名興善寺,始建於西晉,距今約一千六百餘年,隋代時曾大肆擴建,形成一座規模宏偉,金碧輝煌、依山而建的古建築群。但據寺內現存最早的宋乾興元年(1022年)《井陘縣大化鄉新修蒼巖山福慶寺碑銘井序》碑文記載,福慶寺的最初建造年代及建造者,在北宋鹹平年間(998-1003年)就已無準確記載,當時僅憑當地人傳說此寺舊名“興善寺”,曾有公主出家於此。碑文中還記載了宋鹹平五年(1002年),五臺山華嚴宗僧人詮悅,由華嚴寺來此地重修廟宇的情景,同時還詳細記述了詮悅與另外一名僧人智簧,到譙郡上書真宗,要求批准重修蒼巖山寺院,及宋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宋真宗敕賜“福慶寺”寺名的經過。現存橋樓殿為清康熙六年(1667年)重建,建在深約80餘米,長約15米,寬約9米的石橋上,石橋則由二十二道拱券縱向並列砌築,單孔跨度的建造模式與百里之外的趙縣趙州橋建造模式有著異曲同工之處。福慶寺內現有古碑多達一百六十多通,為宋、金、元、明、清及民國各時期遺存。

朝拜者俯身沿著陡峭的臺階拾級而上,峰迴路轉,迎面而見天王殿廊前“殿前無燈憑月照、山門不鎖待雲封”的楹聯寫盡了這空曠山谷之間大道無形之意。福慶寺橋樓殿深藏於巍巍太行之間,建築風格一改中國古代建築傳統的軸線建築模式,依山勢而建,形成了人工與自然的巧妙結合。


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傳說、深厚的文化、匯聚在歲月的長河裡,融匯成一段段動聽的故事,代代相傳,講述著古往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