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爸是甩手掌櫃嗎 父母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能彌補教育缺失嗎

如果你孩子的爸爸是一個甩手掌櫃,請你邀請他閱讀此文。如果你孩子的爸爸在教育孩子的立場上,經常跟你有較大的分歧,請你你力邀他讀完此文。

總之,為了減輕媽媽們的負擔,更為了形成最大的教育合力,我強力推薦你們夫妻雙方心平氣和閱讀此文。

據我摸底調查,我發現不少家庭,教育孩子的重擔落在了媽媽的肩頭上。

心理學教授李玫瑾說過:“如果錯過陪伴,以後的日子,父母要付出三四倍的時間和精力來還,而且也很難達到原本的效果。

人們常說孤掌難鳴,這也是我為什麼同情那些辛苦操勞又操心不已的媽媽的原因。

但同情是沒有用的,關鍵還得調動家長教育孩子的積極性。首先是得讓爸爸們明白家庭教育中缺失父教會產生什麼嚴重的後果。


不少孩子進入初中以後,性情發生鉅變,有的成績也跟不上班了。對於這類孩子,父母教育必須形成合力。

有的家庭已經錯失了教育孩子的關鍵期,如果在孩子性格塑造的黃金期,還不予以重視,可能真的會像印度詩哲泰戈爾在《飛鳥集》中所說:

“如果你因失去了太陽而流淚,那麼你也將失去群星。”

如果你認為文豪的話過於抽象還觸動不了你的靈魂,那麼你聽一聽醫學教授的醒世箴言。

澳大利亞的醫學系教授羅賓森,在《忙碌爸爸也能做好爸爸》一書中寫道:

沒有得到爸爸很好陪伴的孩子,直接影響孩子人格的健全發展和行為認知能力。這些孩子成年後,普遍會遭受到缺乏自信、焦慮、孤獨等心理問題的困擾。


所以說,你現在偷的懶,將會在以後以猝不及防的形式百倍打包歸還給你。

醒醒吧,爸爸們,為孩子,你遲早要付出你的時間與精力。但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時是過了這個村,就沒了這個店。人生是一條單行道,具有不可逆性。且行且珍惜!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也說:"父親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在孩子成長的階段,父教缺失的後果,現在也許還不那麼明顯。但總有一天,它會顯山露水。

中國自古以來就特別重視父教的力量,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古人講得非常清楚,不教育好孩子是父親最大的過錯。

古人教育孩子,相當富有遠見。古書裡經常倡導“父子有親”,你知道什麼是“父子有親”嗎?


還是讓黃庭書院的張慶祥講師來回答你吧:“為什麼古人一直講“父子有親”?家裡的親切感,就會讓孩子的心柔軟下來。人心只要能夠柔軟,絕不會幹出太過分的事情。”

不要再當甩手掌櫃了,你欠教育孩子的感情債,遲早也是要還的。還不如從現在開始,按部就班,有條不紊,踏踏實實陪伴孩子。

教你如何教育孩子平臺上有篇文章,說孩子99%的成功來自爸爸1%的改變。

這個提法雖然有些誇張,但的確是為了讓那些沒有教育意識,沒陪伴意識的爸爸們警醒過來。

也許有的爸爸,自己還是一個大孩子,心智也不太成熟。那麼,正好,陪伴孩子一同成長。

我知道,有的媽媽對爸爸放任自流,是因為擔心爸爸會幫倒忙。那麼這就更需要媽媽快速成長,從而更好地帶動爸爸成長。


到時候,成長起來的爸爸絕對是媽媽的得力助手。婦女雖然能頂半邊天,但獨木難成林,一枝獨秀不是春。

其實老公是你親自挑選的,又不是什麼包辦婚姻。你之所以選擇他做你的終身伴侶,肯定是他身上有一些特別吸引你的精神特質。而那些精神特質也正是滋養你孩子的心理營養。

教育孩子,媽媽不能包辦一切。放著爸爸不用,那是最大的資源浪費。

聰明的媽媽會調動所有的教育力量去影響孩子,帶動孩子,推動孩子……尤其會調兵遣將,特別是擅長調動孩子爸爸的積極性。

也許有的媽媽會說,調兵遣將調不動呀,爸爸太懶了。你可明白用進廢退的道理?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你一定要借用爸爸的力量。如果老是不用,父教的能力只能是節節敗退。


如果慢慢用起來,一開始,也許不盡人意。但慢慢地你會發現,父教的能力在節節攀升。

即便有些爸爸現在的教育水平還不夠理想,教育能力還有所欠缺,但沒關係,只要爸爸能夠參與進來。

因為親子關係大於教育。只要爸爸參與進來,就有改善親子關係的機會。只要具有密切的親子關係,孩子們就能擁有強大的心理動力。學習當然也就是小菜一碟的事了。

有的孩子為什麼學習那麼So easy,因為家中有愛,父母親的愛是孩子成長的最大動力。一個心理能量滿滿的孩子,是不會放縱自己不愛學習的。

有的家庭爸爸只當手掌櫃,媽媽也彷彿默認了爸爸對孩子的漠不關心或不以為意。但操勞的媽媽們,你們考慮過沒有?默認爸爸對孩子教育的漠視,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不負責任。


有的媽媽在家一手遮天,一手遮地,彷彿沒有爸爸,自己一切也搞得定。但你這個搞得定只是暫時的、表面的。從長遠來看,隱患重重。以後出現的問題不是爆在學習上,就是爆在工作中或是婚姻裡。

良好的家庭教育應該是夫妻同心,其利斷金。

但是在生活中,有一些家庭,爸爸看起來不是純粹意義上的甩手掌櫃,他們也會管一管孩子,但往往只是在孩子與媽媽發生矛盾衝突時吼幾嗓子了事,或是與媽媽的教育大相徑庭,大唱反調。這種形式上的管,沒有深入孩子的內心,是起不了什麼教育效果的,有時候甚至會適得其反。

也許有的家長會說,我們都在管,但總不能一個喊“打”,一個就喊“殺”吧?教育孩子時,父母需要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

聽起來好像有點兒道理,我們好好捋一捋,看看什麼叫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

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是比喻在解決矛盾衝突的過程中,一個充當友善或令人喜愛的角色,另一個充當嚴厲或令人討厭的角色。


這種陪伴看似陪伴,但對孩子的教育具有極大的隱形殺傷力。

教育家蒙臺梭利早就指出:“刻意扮紅臉黑臉,會讓孩子失去了獨特的成長空間。”

當孩子自己沒有判斷的時候,很容易就會投機取巧,哪方的意見對自己有好處,就會聽誰的。

演員黃磊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孩子知道父母立場不同,就會鑽空子,這樣不利於孩子形成規則感和安全感。

你知道心理學上的"手錶定律"嗎?

所謂"手錶定律",就是隻有一隻手錶,就可以知道準確的時間,而擁有兩隻或更多的手錶,卻無法確定時間。

同樣,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雙方不一致的教育。否則,他將無所適從。一個孩子不能同時接受父母給予的兩種價值觀,否則,他的生活將陷於矛盾中。這就是心理學上的"手錶定律"。


由此可見,父母應該保持一致,而不是互相拆臺。

據對168名違法犯罪青少年調查,其犯罪原因與父母教育意見分歧有關的有23人,佔11.3%。由此看來,父母在教育問題上沒有統一戰線真的會遺患無窮。

父母教育有分歧,在所難免。但分歧過大,就會隱患重重。即便不會直接導致孩子違法犯罪,但也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隱患。

你知道有一種心理隱患叫權威恐懼症嗎?

美劇《實習醫生格蕾》中,有一個詞叫“權威恐懼症”,症狀就是對具有管理權力和批評權力的人產生恐懼,例如領導和長輩。

心理學界普遍認為“權威恐懼症”產生的原因,是年幼時父母太嚴厲,使子女對權威產生恐懼感。長大後將這種恐懼,遷移到具有權威的領導和長輩身上,從而形成一種對權威採取迴避的應對策略。


對孩子的教育,要不偏不倚。千萬不能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一個太嚴厲,一個太放縱。

心理學家海因茨.科胡特說:“一個功能良好的心理結構,最重要的來源是父母的人格,特別是他們沒有敵意的堅決和不含誘惑的深情去回應孩子需求的能力。”

《周易》上有兩句話:“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只要夫妻同心,定會其利斷金。

永結同心的夫婦,往往心有靈犀。作家馬德在《懂得,源於心靈的默契》中說過:“懂得,即使不言不語,即使山高水遠,彼此的心依然貼近,惺惺相惜沒有距離。懂得,是發自內心的心聲。”

夫妻之間,要相互懂得,要有心靈默契。

夫妻相處,即使達不到如此之高的心靈境界,但至少在教育孩子的立場上,要沒有太大的分歧。


臺灣張慶祥講師說,父母可謂是天下最特別的職業,未曾培訓就直接上崗,再苦、再累也不能辭職,卻還做得甘之如飴。

真可謂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我不想讓我們的父母再可憐下去,還是先改一改口號吧,我想改為——可貴天下父母心!

夫妻應該成為教育子女的黃金搭檔!只要父母同心,子女必定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