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社交號
卻擁有百萬粉絲
有人為他P圖、“出歌”
甚至還有人想簽約他
而他是百萬人的“快樂源泉”
他就是“精神領袖”
01
今天放假,特意買了菜到姐姐家做飯吃,在此期間,小侄子一直在客廳裡玩。
姐姐嫌他鬧騰就催他趕緊去書房學習,讓他做完作業再出來玩。
結果侄子卻來了一句,“學習是不可能學習的,這輩子都不可能學習的。”
我愣了下,侄子這句話有些熟悉,突然想起今天的微博熱搜之一就是“精神領袖”出獄。
姐姐聽了有點生氣,正準備發作,我連忙打了個圓場,小侄子才乖乖去學習。
“你說他一天天的,經常不聽話,有一次還把水從窗戶倒下去,還好下面沒有路人…”
姐姐跟我吐槽,“我都被氣死了。”
我才知道,本來就有些淘氣的孩子,開始往熊孩子的方向發展。
我安慰了她幾句話,告訴她吃完飯我就去跟侄子聊聊。
畢竟,現在小孩子的模仿力很強,他們不一定有分清楚對或錯的能力。
02
“俊俊,你今天說的那句一輩子不學習是誰教你的啊。”
我假裝好奇地問著,顯得我很感興趣,很想知道的樣子。
“是跟網上的叔叔學的,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侄子認真地說著。
“你喜歡他?聽說他以前做了一些壞事的,之後被警察叔叔教育了。”
侄子沉默了一下,很認真的對我說,“他做過壞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喜歡他。”
我當時真的非常震驚,不僅震驚侄子沒有分清楚好壞的本質。
更加震驚原來是網絡給“精神領袖”的重點關注,導致了某些孩子會認為即使做了壞事也會被人喜歡。
“但是你最近有些過分,直接將水往樓下倒,萬一淋到人呢?”
“淋到人是不可能淋到的,一輩子也不可能淋到。而且我只是覺得好玩,才把水倒下去。”侄子說。
我有些嚴肅的看著他,“如果有一天,你走在樓下,被樓上的小朋友潑了一身水,你還會覺得有趣嗎?”
“或者說,你新買的玩具車,被我偷偷拿走了,你還會喜歡我嗎?我做了件壞事。”
我希望通過換位思考,可以讓侄子知道他的行為和想法是錯誤的,他要學會判斷一件事情的對錯。
侄子果然沉默了一下,抿了抿唇,才小聲地說了句,“對不起,小姨。”
03
突然想起,之前同事有和我說,有某些平臺準備簽約“精神領袖”。
同事①聽後感慨了一下“真羨慕,他現在一出來就有工作主動找他,工資應該不低。”
“是呀,明明約好一輩子不打工的,結果他要揹著我們偷偷工作了。”另一同事符合到。
“哈哈…那以後是不是超過1000塊的電瓶都得鎖上了。”
“嗐,你拜師吧,做他助理,他還沒社交號就有帶貨能力了,不保以後能成為電車代理呢。”
這些調侃的話,我們說完以後都沒有當真,只是當玩笑般一下就過去了。
可是結合到今天侄子跟我的對話,我才意識到,很多大人因為覺得好玩有趣,所以追加關注的同時,卻忘記了告訴孩子,這一件事情對錯的本質。
這才有了我和侄子今天的對話。
這不禁讓我想起前兩年,有個孩子在抖音上錄直播,竟然不知道自己的母親就在背後洗澡。
這個視頻當時的點擊觀看量達到了89W次,這無疑是給當事人帶來了巨大的傷害。
還有些個別的中小學生,他們學起網紅的打扮風格,穿著較為暴露,在直播間裡“求”刷禮物。
甚至在某些直播平臺上,都能看到很多中小學生的影子。
他們一味得模仿著那些大人的行為,卻沒辦法判斷自己的哪些行為正確,哪些行為則會讓自己陷入深淵…
這種風氣,它是畸形的,我們不能讓它助長!
很多網友也真心希望,“精神領袖”出獄後改邪歸正,做回一個正經的守法公民,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正經工作,這個是值得學習和倡導的。
但是我們更需要警醒的是,某些網紅可能會為了紅,而不惜模仿“精神領袖”之前的行為,故意破壞社會秩序,而那些支持和原諒的聲音卻成了他們的犯罪動力。
甚至是某些娛樂公司的簽約行為,也很可能會從一時的好意,變成了“罪惡的催化劑”。
但最大的受害人,卻是懵懂的孩子們。
他們會因為某些網友的言論支持,而認為這些行為是對的,可行的,進而對其失去正確的判斷,進行模仿。
所以反過來想,我們是不是在可以接受“壞人改造”的同時,也給孩子一個正確的思想引導呢?
- END -
轉載自“95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