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试卷使用地区分布图
一切终于落下帷幕,考前若干的猜想都已被揭晓,有若干的失落,也有若干的期待,每年的高考题都是一种学习,都是一种激励,抱着学习的心态小蹊做了一卷,并将解题思路放之如下,有不足之处,还望文后留言交流,整体感觉一卷选择题不难,第1组第3组都相对简单,难度较大的在第4组,综合题难度也并不太大,但人文题过多,自然题偏少,不知道是不是以后的一种思路?题目中也有值得推敲之处,但今天只是为了做题,题中的各项疑惑及不足就暂不去提,毕竟作为普通老师也无可提之处。
试卷文字录入由谢皆兵、张露完成。第一幅画张俊金老师绘制,2-3-5图由谢皆兵绘制,4.6图由烟台乔世伟老师提供,在此致谢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卷(乙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类型B)
一、选择题
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三角洲地区某县村办企业涌现,形成“村村冒烟”现象。2016年该县开始实施村集体经济“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由县、镇统筹,整合腾退的村办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和补贴资金,各村以股份合作形式(抱团)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飞地)联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保证各村收益的机制。据此完成1~3题。
1.“村村冒烟”主要指的是当时该县村办企业
A.燃料来源分散 B.空间布局分散
C.原料来源分散 D.产品市场分散
2.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可以
①弥补劳动力不足 ②缓解建设用地紧张 ③提升基础教育水平 ④壮大集体经济实力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主要体现了
A.城乡统筹创新 B.生活方式创新
C.农业发展创新 D.科学技术创新
本组题以长江三角洲地区“抱团飞地”为情景材料,通过“村村冒烟”现象、实施“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影响、“抱团飞地”发展模式的体现为切入点,考查了产业分散、区域发展的影响、产业发展模式的影响等基础知识与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获得相关地理信息的能力。难度较易。
BDA 1、解题时注意“村村冒烟”现象的产生背景,从材料中可以找出这是“村办企业涌现”导致的,即为村村都有企业,企业的布局分散在各个村中,所以“当时该县村办企业”应是空间布局分散而致,B正确; 燃料、原料、产品市场并没有体现“村办企业涌现”,它们体现的只是产品的投入来源与产出销售地分散,与材料不符,A、C、D不对。
2、从材料中可知“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是将用地指标进行整合,可以缓解用地紧张,然后由于抱团——股份合作在发展条件优越的城镇设立中心,这体现了企业由分散到集中的一种现象,再注意材料中“发展条件优越地”,一定可以提高集体的经济实力,故本题②③ 正确; 材料中并没有提到整合劳动力或改进劳动生产率等,所以这并没有体现弥补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没有体现出基础教育的提升,故①④不对; 本题正确选D。
3、“抱团飞地”发展模式是在县、镇统筹的前提下各村的村办企业的一种新的发展形式,而原来则是各村自己独立发展,材料体现的是由乡村各自发展再到统一发展,所以主要体现的是城乡统筹创新的模式,A正确;这种模式只是各村的村办企业以“抱团”的形式联通合建设创新创业中心,对生活方式影响不大,所以生活方式创新不是这种发展模式的主要体现,B不对; 这种方式中只是农村村办企业的发展,而并非农业发展,因为村办企业为第二产业,而农业则为第一产业,C不符;科学技术创新需要加大科技投入,引入高素质科技人才形成,而这种抱团发展并没有体现出“ 科技”,故D不对。
图1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的人口结构,据此完成4-5题。
图1
4.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5.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使欧盟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本题组以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图为背景材料,以2015年非欧盟籍的与欧盟籍相比的差异、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对欧盟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了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及人口变化的影响等基础知识与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的能力。题组难度较小。
CB 4、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欧盟籍在25-50岁左右年龄段人口比重较大,该年龄阶段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所以厞欧盟籍与欧盟籍相比劳动人口比例较大,C正确; 非欧盟籍的男性比重在整个年龄段的比重中并没有超出欧盟籍,只是在25-50左右超出了欧盟籍,其它年龄段均小于欧盟籍,所以男性人口数量非欧盟籍并非较多,A错;而25~50岁女性比例非欧盟籍较大,超出了2%,而欧盟籍才1%左右,B错;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50岁以上都是欧盟籍比重较大,D错。
5、结合上题分析及生活常识,可知由于欧盟经济水平较高,迁入欧盟的人员主要是由于经济因素而迁移的,所以非欧盟籍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劳动力阶段,随着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的影响,必定会降低欧盟籍的老龄化比重,所以将使欧盟籍老龄化进程趋缓,B正确。人口迁入必定会带来经济的发展,而外来人员由于经济收入较弱,需要发展,并不会盲目消费,所以人均消费在近些年来剧增的现象不会出现(注意,该时间段并非一个点,并非指“中国大妈”去购买奢侈品这种现象),人均收入也会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而有所增加,AC不对;既然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代表欧盟对劳动力的需求仍在增加,并没有供给过剩,D不正确。
图2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6~8题。
图2
6.该区域铁路线主要沿
A.等高线分布 B.河谷分布
C.山脊分布 D.山麓分布
7.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8.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本题组以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分布图为背景材料,以该区域铁路沿线分布、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为切入点,考查了交通线路的分布、地形的判断、区域自然特征、区域资源、区域经济发展、交通线路衰落的原因等基础知识与获取与解读信息、描述地理事物的分布和发展变化的能力。题组难度较小,题组揭示了自然环境要素之间、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复杂关系,这需要解题者能以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综合分析。
BAD 6、本题并没有给出等高线,仅给出铁路线及河流的分布,无形中将考查的难度增加了一级。但从图中可以看出铁路基本上是沿着河流分布,而图中中部有山峰示意图,可知中部为山地存在,河流大致呈幅散状分布,因此铁路并非沿等高线分布,而是沿河谷分布,山脊不会有河流存在,山麓处不会形成多处河流的分水岭,故本题B正确。
7、从材料上可知该处为我国东北地区,从经纬度上面可以判断出这里应该长白山一带,而东北的山地以木为主,东北地区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区,所以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原木,A正确;从图上可看出铁路基本上修建到了河流源头处,山顶附近没有工业品及一些农产品存在,B、C错误; 东北山地不是产要的资源并非石材,所以D不对。
8、早期东北林木的砍伐量较大,但随着东北地区天然林的减少及近些年对森林保护的加强,森林的砍伐活动已经减少,这样导致原木的运输量减少,运输需求的减少也致使铁路几乎废弃,D正确;在我国很多区域一些老的铁路设施仍在运营,只要维护得当,区域内有一定的产品运输需求,不会导致铁路几乎废弃,A不对;山地河谷运速本来就不太快,而当地以运输原木为主,对运速的要求交不高,因此运速太慢不会导致铁路废弃,B不对; 从图中所看铁路并非同向且通向不同区域,区域内只有三条通向不同方向的铁路,故线路过密不正确,C错。
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图3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
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
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
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
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
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河水流量 ②支流汇入 ③沿岸地貌 ④两岸岩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
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
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
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
D.侵蚀加深,河床加深
本题组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为背景材料,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对黄河小北干流的影响为切入点,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流水外力作用、流水地貌、地理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等基础知识与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组难度较大,需要解题者有较强的区域认知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DCC 9、根据材料信息可大致获悉:堆积性游荡河道是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而形成的,再加上该段为堆积性游荡河道,而堆积应为含沙量大才能导致。再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段河道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的南部(从渭河可以判断出来在南部),该处位于黄土高原,季风区,所以河流的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也大,而只有这种状态才会引起河流的冲淤变化剧烈,D对C错;河流位于季风区,并非全年流量大,另 如果河流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不会引起冲淤变化剧烈,A、B错; 故本题正确选D。
10、河水流量虽然可以决定水量对河岸的冲蚀力度,但黄河小北干河道中段的河水要从上段流入下段,中段作为一个过渡区域,下段有渭河及涑水河注入,中段以上只有汾河注入,从图上可以看出黄河小北干流反而是北宽南窄,中段的水量一定比上段要大,所以河水流量不是决定其摆范围较小的主要因素,在中段并没有支流汇入,所以①、②不符; 而两岸沿岸地貌及岩性则可以限制河道向两侧荡,从区域常识可以判断该处地处吕梁山南部,上段及下段均有河流汇入,代表这上下段河流入口的两处地势较为低洼,由于地处黄土高原,河口处淤积物应较多,易形成泥沙堆积,导致河水泛滥,河道摆较大,而中段由于没有河道存在,则可能是地势较高,为山地延续,导致中段地势较高、地貌不同,岩性较为坚硬,而河道较难以向两侧摆动,③④正确,故本题C正确。(本小题小蹊在做的时候错了,是误以为中段没有支流汇入,并没有将中段和上下段进行比对。)
11、解题关键点是渭河所处的位置及句号前的介绍。渭河地处黄河小北干流的南段,由于其流量及含沙量均较大,当它处于主汛期时,入黄河水量较大,泥沙淤积较多,将会导致小北干流上中段水流流至渭河入黄口处附近,水流受阻,该段流速减缓,携带泥沙在此小北干流处淤积,由于下流不畅,并将导致该段水位上升,B错C正确。因这里降水集中,所以在黄河小北干流常伴随高含沙水流泥沙运动产生的洪峰经常发生的河床剧烈冲刷现象,可将大片的淤积物从河床上掀起,从而形成“揭河底”现象,但由于渭河地处小北干流南段,其入黄处的水受干流水影响顶托受阻,水进入小北干流段会减少,因此并不会导致小北干流侵蚀加深,也不会导致含沙量剧增,因为小北干流段的泥沙来自于其支流及以上段,AD错。故本题C对。(本小题如果没有注意渭河主汛期这个关键时间段,也会出错。)
以下综合题因导图并没有绘制好,会在以后给出,综合题大家可以先看看,以当学习之用。
实在没有想到的是,今年的选择题必做题两大题并没有选择中国地理作为载体来进行考查,让人一时捉摸不到了头脑。但两题中一个以人文为主,一个以自然为主,算是将自然与人文地理的知识进行了平衡吧~不过综合题增大了对地理事物过程的分析,利于解题者创新思维意识的提高,这也是对以后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指导和启示,不能再纠结在固有的知识中,而应拓展创新,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二、非选择题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澳大利亚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本土汽车生产主要由美日几家大型汽车品牌公司控制,整车和零部件工厂主要布局在墨尔本、阿德莱德和吉朗等地(位置见图5).1974年澳大利亚汽车生产以47.5万辆的产量居世界第10位,1988年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实施取消进口汽车配额限制并大幅降低关税的政策,使世界各地的汽车大量涌入,原本多样化的本土汽车市场进一步细分,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汽车生产成本也居高不下,2016年仅以16.1万辆的产量排在世界第32位,2017年10月20日,最后一条汽车生产线在阿德菜德关闭,宣告本土汽车制造成为历史。
(1)说明澳大利亚汽车生产存续期间,整车和零部件工厂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有利条件(8分)
(2)分析澳大利亚汽车市场对每种品牌和车型的车辆需求都较少的原因。(8分)
(3)简述澳大利亚汽车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4分)
(4)指出汽车生产的退出对当地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4分)
3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安仁古镇位于成都市大邑县境内,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距成都市区39千米,距大邑县城85千米。古镇内现有保存完好的民国时期公馆27座、现代博物馆30余座,在全国同类小镇中首屈一指,素有“中国博物馆小镇”之称,近年来,安仁古镇开展了以博物馆为特色的观光旅游,游客人数逐年增加,但同时也存在游客很少留宿古镇的现象。
简述游客在安仁古镇很少留宿的主要原因,并为当地吸引游客留宿古镇提出合理建议。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19世纪中期,美国芝加哥市向注入密歇根湖的河流直接排污,严重影响了水质,当地通过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使原本流入密歇根湖的河流转而注入伊利诺伊河,连通了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两大水系,图7示意运河及水系位置关系。
简述该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
试卷文字录入由谢皆兵、张露完成
第一幅画张俊金老师绘制,2-3-5图由谢皆兵绘制,4.6图由烟台乔世伟老师提供,
在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