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劇之前有一個習慣,要先查豆瓣評分,觀看標準是國產片>7分,國外片>8分。前不久,朋友給我推薦了《破冰行動》,理由是老戲骨陣容+掃毒題材+豆瓣8.2分,論據充分還真是沒有辦法拒絕。我用了三天時間看了24集,不過癮,隨即辦了愛奇藝會員,一股腦把更新了的全看了。
個人觀點,這部劇最出彩的地方是人物刻畫。似素顏的妝容與演員的演技讓劇情更加真實和充實,除了李局、林耀東、蔡永強、趙嘉良是保住進度條的功臣,就連戲份不多的良叔的三個手下也更具特色令人難以忘懷。
《破冰行動》陳珂
當然了,陳珂疑似“帶資進組”式的戲份和演技以及部分劇情“騙傻子”式的邏輯關係也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槽點。
俄文藝理論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過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破冰行動》便是改編於真實事件—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而雷霆掃毒的過程可一點不遜色於改編後的電視劇。
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
“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由中國公安部禁毒局指導協調,由廣東省公安廳負責,目的是對製毒第一村(陸豐市博社村)展開的突襲行動。
本次行動組織了3000多名警力,570多輛警(軍)車,4艘邊防快艇以及兩架直升機。陣勢之大,也算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極其少見的。
原廣東第一毒村——博社村
陸豐市地處粵東,下轄於廣東省汕尾市,也是我國毒品重點整治地區。據統計全國所查獲冰毒的三分之一以上來自於這裡。民間流傳“陸豐毒情看三甲,三甲毒情看博社”。
而主角博社村(原廣東第一毒村)便坐落於陸豐與惠來的交界地帶,這裡不但陸路交通方便,而且水路也可通往汕頭、浙江、香港、東南亞等地區,絕佳的地理位置為運毒提供了便利條件。
博社村為單姓村,全村均姓蔡,人口約1.4萬。全村面積僅佔0.63平方千米,而民房卻達到2026間,其中“握手樓”、“親嘴樓”眾多且均無門牌號。村中除了兩條可以過車的主幹道,其餘均為蜘蛛網般的小巷子,宛如迷宮一般。此外村子裡宗族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沒有外來人口,就連通婚也大都是本村內部聯姻。
宗族文化
博社村毒品之所以難以剷除不得不提及它的宗族文化。
有記載的博社村,起源於南宋嘉泰四年(1204),登瀛公(蔡登瀛)從福建莆田縣遷至博社。始祖蔡登瀛有四個兒子,依據年齡分為了孟、仲、叔、季四個房頭。其中,三房很早就外遷了,村子裡目前只剩下大房、二房和四房。這三個房頭的發展極不均衡,其中,大房有近萬人,二房3000多人,四房只有1000多人。而更加複雜的是,在800多年曆史更迭中,大房又分化出了20多個小房頭,幾乎每個小房頭都為自己的祖先修建了祠堂。
博社村祠堂
每個組織都會有一個領導,房頭也一樣,每個房頭都會有一個類似於族長的人,當地人俗稱“老大”。“老大”的主要任務就是解決問題,比如兩個不同房頭的村民產生糾紛,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找各自房頭的“老大”來協商,很少會去找政府部門介入。《破冰行動》中的林耀東和輝叔便是各自房頭的老大。
可想而知,同一個村子內有十幾個大大小小的房頭,而這些房頭追根溯源又都是或遠或近的親戚。基於宗族關係以及文化觀念的影響,它有一套自己的行事規則,在這裡,這套基於宗族文化的行事規則,經過800多年的蹉跎,依然行之有效。當然顯而易見的是,其宗族內部矛盾重重,但村中一旦遇到外部勢力的威脅,還是會馬上團結起來。
《破冰行動》中部分人物原型
蔡東家——(林耀東)
《破冰行動》林耀華
蔡東家早年承包過蝦塘,開過加油站,也到深圳等地做過生意。90年代,受當時村支書的賞識,蔡東家當了博社村的治保主任。可能由於當治保主任時期積累了一些人氣,1999年蔡東家被選為博社村的村主任。2007年起他又兼任村支書,自此蔡東家在博社村的權威達到了巔峰。有駐村警員說起蔡東家,形容他就是博社的精神領袖。據傳,有幾次警察到村裡辦案遭到村民阻撓圍堵,也只能求助於蔡東家。
與此同時,蔡東家又成功當選了汕尾市人大代表,蔡東家人大代表的身份像是一把保護傘,一邊為毒販打探消息,一邊為出事撈人提供更便利的途徑。
林奕志——(推測為蔡永強)
《破冰行動》蔡永強
林奕志從小想當警察,2001年廣東省公安系統對外招考有技術特長的人,當時作為某公司經理的他毅然決然選擇報考,最終因為技術上的優勢被錄取,進入到公安技偵部門工作。2012年8月被組織任命為汕尾市公安局禁毒支隊政委。本次專案行動的成功,他功不可沒。
陳宇鏗
陳宇鏗——(馬雲波)
2009年,省公安廳空降年僅36歲的陳宇鏗到陸豐重點打擊毒品犯罪。陸豐市公安局12年未動的人事關係因為他的上任而打破,一批有能力有抱負的年輕人被提拔,並且還組建了緝毒專業隊,甚至還專門組織了幾次針對三甲地區的緝毒行動,產生了不錯的效果。可是最終升任汕尾市公安局常務副局長的陳宇鏗還是落馬了。據佛山市檢察院指控,從2009年至案發,陳宇鏗收受賄賂共計人民幣219萬元,港幣94萬元及翡翠吊墜兩塊。
博社村的瘋狂製毒
博社製毒之瘋狂,超出想象。
博社村起初是利用感冒藥來製毒的,他們從各種渠道大量買入感冒膠囊來提煉麻黃鹼。由於工作繁瑣,甚至於村中的一些小學生放假後也會來幫忙剝膠囊,據說剝膠囊一個月至少可以賺一萬塊零花錢。
未卸車的麻黃草
後來由於國家嚴控藥品銷售,毒販便從福建、內蒙古等地直接購進麻黃草,他們一般打著藥廠的旗號去買草,用大卡車一車車拉回來,最多的時候在海邊、山上搭建了五六百個簡易棚,在裡面浸泡麻黃草,從中提取麻黃素來製造冰毒。村裡的婦女們有時也會來幫忙,她們的工作通常是把麻黃草剪成三四釐米的小段,一天報酬也會有300-500元。
再後來毒販學會使用化學試劑溴代苯丙酮來合成麻黃素。隨著生產步驟的簡單化,生產週期越來越短,產量越來越大。
據說,2010年,一桶50斤重的製毒原料,售價200萬左右,可以製造20公斤冰毒,每公斤25萬元,即500萬元。扣除師傅的工錢、藥品添加劑、人工和電費,只需三個星期的時間,就能淨賺200萬元左右。而隨著冰毒場能過剩,到了2012年,每條只能賣到10000元左右,據說很多剛剛進入毒品生意的博社人都賠了錢。
博社村阻撓政府工作
說博社村遠離現代和法制文明一點都不為過,一般來說只要警察進村抓人抓髒,就會遇到老人婦女糾纏,摩托車圍堵,甚至會遇到警車輪胎下放釘板以及打砸警車的情況。
與《破冰行動》開頭類似,2012年4月的一天,某省禁毒專案組到博社村抓捕毒販,就在人贓俱獲準備撤離的時候,遭到約160人騎著摩托車圍堵,他們手持自制燃燒彈,擋路,起鬨,謾罵,甚至還哄搶罪證,隨著時間的拖延圍堵村民最多時達到400餘人,最後在大量警力增援下,專案組才得以出村。
2012年林奕志派出偵查員喬裝打扮去摸清博社村內部的一些情況,陌生的面孔被村中的馬仔所懷疑,隨即他們糾集十餘人對偵查員進行圍堵追打,最後偵查員奮力跳進村口的溝中才得以保命逃出。
國家層面注意
2012年9月4日,博社村附近的一個製毒窩點意外發生爆炸,有趣的是,這個製毒窩點不遠處居然還分佈著大大小小11個製毒窩點,隨即警方擴大範圍進行排查又發現了27個製毒窩點,這種肆無忌憚的製毒行為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注意。經過大量的偵查行動和反覆的研究,中國公安部與廣東省公安廳,決定開展雷霆掃毒12.29專項行動。
蔡東家
眾所周知,蔡東家是博社村制販毒團伙的頭號保護傘,也是博社村的精神領袖,因此要想成功突襲博社村,第一要務是控制住蔡東家。抓捕前一天,警方與當地鎮政府配合,想誘使他去市裡開會,伺機抓捕,但沒想到蔡東家口頭答應著,第二天卻沒有去開會,而是帶著現金遠赴惠州去解救堂弟。2013年12月29日凌晨警方在惠州的一家酒店內將其抓獲。
成功抓捕蔡東家之後,行動指揮決定馬不停蹄,當日凌晨四點開始突襲博社村。本次行動的警員均為來自汕頭、河源、惠州、梅州的武警、公安、邊防,這3000多名警員分為109個抓捕小組真槍實彈突襲博社村。
凌晨4點時整,行動準時開始。陸續的指揮中心便傳來捷報:
4:09 抓捕9名毒販
4:17 抓捕19名毒販
4:25 抓捕25名毒販
....
收網
慶幸的是本次突襲行動沒費一槍一彈,也無警員傷亡。
行動成功的碩果累累,震驚全國:繳獲軍用手雷1枚、槍支9支(包括5連發來復槍、仿64、87槍支、AK47等),搗毀18個販毒團伙及其77個製毒窩點,另外還搗毀一個自制炸藥窩點。此外共抓捕182名制販毒人員,繳獲2.925噸冰毒,260公斤K粉,製毒原料23噸,現金422萬元。
與此同時還揪出了14名違法亂紀的政府官員。
掃毒後的博社村
掃毒行動之後,陸豐市成立博社重點工作組,調集所有博社籍的公務員和警察回鄉整治
資料整理於新聞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