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對我們身體那麼寶貴,為什麼我們還要靠出汗調節體溫?

人類的身體有著精密的構造,不管是酷暑還是嚴冬,我們都可以把身體的體溫恆定在36.5℃~37.5℃,這是由於我們身體有著皮下脂肪和血管。天熱時,我們通過汗水從體表蒸發能夠帶走熱量,天冷時,我們皮膚肌肉會抖動產生熱量,這是個非常有效的控溫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對於生物而言,水是非常寶貴的資源,所以生物會優先選擇零成本的調節降溫的方法。"可以不用消耗水分的調節方法,就是擴張血管而增加體表附近的血液流量。"

夏季時,受外部氣溫的影響,脂肪外側的血管擴張,血液流量增加,能夠高效散熱。而冬季時,血管收縮,血流變慢就可以把熱量封存在脂肪層內側。皮下脂肪又比較耐熱,能夠維持體溫。

但現在人類有更簡單的方法,那就是開空調!"這種方法被稱為'行動性體溫調節"。"就是像烏龜、蝦等變溫動物一樣,靠行動進行體溫調節。簡言之就是:天熱了,就到陰涼處;天冷了,就到外面曬太陽。只要到合適的地方去就行。零消耗,實在是既有效的方法。這種方法看起來挺高級,但本質上與烏龜一樣:感覺到冷熱了就採取行動。

那麼,人類為什麼還要消耗能量來出汗呢?

原因就是為了抑制腦及肌肉等的溫度。腦及肌肉活動時,內部發生著化學反應,而此類反應的速率受體溫控制,最適宜溫度為37~38℃。為了使體溫能夠維持在此範圍內,人類比爬蟲類動物擁有更強的生熱能力,迫切需要更強力的冷卻系統。所以會增加排汗更快速降溫。

同時,研究發現:"空調用多了會引起汗腺萎縮,並引起體溫調節功能衰退,所以天熱了,出出汗也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