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9日,農曆四月初五,為期5天的雄安新區張神堂村廟會,在雄縣昝崗鎮張神堂村小學舊址舉行。來自周邊8個村莊的表演隊伍將齊聚於此,大鼓會、戲曲、大型武虎等每天“不重樣”的傳統項目表演,為廣大村民們帶來了一場極具雄安民間特色的視覺大餐。


2018年5月19日,農曆四月初五,為期5天的雄安新區張神堂村廟會,在雄縣昝崗鎮張神堂村小學舊址舉行。來自周邊8個村莊的表演隊伍將齊聚於此,大鼓會、戲曲、大型武虎等每天“不重樣”的傳統項目表演,為廣大村民們帶來了一場極具雄安民間特色的視覺大餐。

張神堂村隸屬雄安新區雄縣昝崗鎮,人口約為3000人,位於雄縣縣城東北9.8公里處,緊鄰“亞洲最大高鐵站”——雄安站規劃所在地。未來這個並不大的村莊,或許也會因為雄安高鐵站的建立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2017年4月1日,河北省雄安新區的設立又續寫出了一個“春天的故事”,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經過一年的建設發展,雄安新區在各方面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向外界展示出了“雄安質量”和“雄安速度”。2018年初,在各方面積極有序推進的同時,雄安新區全域組織開展“記得住鄉愁專項行動計劃”。鄉愁是銘記歷史的精神座標。這鄉愁,是有形的建築、日常的物件,也是無形的民俗或技藝。


而廟會作為民間活動的一種形式,它的產生、生存和演變始終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承載了幾代人對家鄉的思念,是人們的精神的寄託。“隨著新區建設發展的蒸蒸日上,還是希望已延續了幾十年的村廟會,能好好保留下來。”張神堂村的張大爺感慨道。

一年一度的張神堂廟會,每年農曆四月初五如期在村小學舊址舉辦。其規模在十里八村也是屈指可數的,為期5天的廟會中,將會有來自周邊8個村莊的表演隊伍前來表演。

張神堂廟會至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了,辦廟會所需的費用均來自村民們的自發捐款及周邊企業的贊助。

廟會首日,來自張崗的女子大鼓隊為村民們表演了一段熱鬧非凡地大鼓秧歌。

著裝統一的張神堂村吵子表演隊伍。

廟會上的飯菜均為素食,且對外一律免費。“外地人或外村人只要到了咱們張神堂廟會,我們都管飯,不收任何錢,就是圖個熱鬧!”廟會上的一位負責人笑著說。

“平均每天要準備200人的食量,到了正日子會準備更多。”廟會現場一名村民志願者說。

除了一盤盤可口的素酒菜外,現場還支起了一口大鐵鍋,裡面燉的是當地特色的“大鍋菜”,經過數小時的慢燉,一股香味撲鼻而來。

有會必有戲,在電視機並不普及的年代,趕會看戲是周邊村民們比不可少的一項。而如今,廟會現場雖然還搭建戲臺,有戲曲表演,但臺下看戲的觀眾稀稀疏疏。現在,廟會現場反而多了不少孩子們玩的遊樂場,從孩子們的歡笑以及旋轉木馬的音效中,也能感受到一絲絲的廟會熱鬧氣氛。

一位從東照村騎自行車來趕會的吹糖人的老人。

廟會現場,一名商販擺地攤售賣各種各樣的包。

十里八村的村民們結伴前來,焚香祈福,看大戲,品小吃,逛集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