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文 | 路西法爾

時至今日,《大明宮詞》對我來說仍是一個謎。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它與之前的那些影視劇全然不相像,之後的效仿之作也難描摹其神。我不知該把它歸為何種類型:說它是歷史劇,它的旨趣似乎太偏情愛;說它是愛情劇,它的情感又過於成人,滲透了太多功利與算計。

倒是《甄嬛傳》的氣質與《大明宮詞》有幾分相近(這兩部劇都同樣以臺詞考究聞名,有趣)。然而《甄嬛傳》在臺詞上對《紅樓夢》亦步亦趨,拘謹刻板。

《大明宮詞》的臺詞所採用的卻是自由詩的形式,那種彷彿要從熒幕上流淌下來的慾望是《甄嬛傳》所不具備的。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第八集中,魏國夫人被嫉妒的武后謀殺,淹死於太液池中,親眼目睹了母親冷血的太平公主在噩夢中迎來了初紅。

何琳飾演的魏國夫人「像水母一樣」(導演李少紅語)在太液池中飄蕩,不知是夢境還是現實。

生與死、夢與真、愛與恨、母與女、天真與成熟……如此豐富的矛盾次第展開,貫穿著少女周迅的覺醒,將人之初既純潔又殘忍的悖論渲染得淋漓盡致。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歷史上的太平公確實有盡情追逐慾望的資本,她是高宗李治和武后唯一一個活到成年的女兒,此前有一個「安定思公主」在襁褓間就死得不明不白,蕭淑妃所生的「高安公主」和「義陽公主」因生母被廢皆受冷落。

《舊唐書》上說「二十餘年,天下獨有太平一公主,父為帝,母為後,夫為親王,子為郡王,貴盛無比」,萬千寵愛集於一身。她與第一任丈夫薛紹成婚時,婚禮的火把多到烤焦了婚車沿途的樹木。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可惜這段童話般的婚姻結果卻非常不幸,歷史上的薛紹受到謀反牽連,活活餓死於獄中。電視劇則更為糾結:愛上薛紹時,太平不知道薛紹已有妻子,武則天為了成全女兒,賜死了薛紹的原配。因此婚後薛紹一直用冷淡來懲罰太平,當他終於有一天發現自己竟愛上了「仇人」太平時便自刎身亡。

正史中那個可憐的原配其實是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的夫人,電視劇把他的事蹟改動得太大,索性換了個「武攸嗣」的名字。

與完美卻冷淡的薛紹不同,出身低賤的武攸嗣對太平真心實意地好,精神上卻始終無法與她溝通。在一次與丫鬟常春酒後亂性被太平撞破後,武攸嗣也選擇了自殺。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最後連太平本人也在對宮廷鬥爭感到了厭倦後,平靜地走向了自殺。全劇五十八個主要角色死了五十七個,其中最重要的角色差不多全部死於自殺,對一般的劇本來說,這幾乎可以看作編劇失控的表現。然而不是用了這麼多屍體,觀眾又怎能感受到那如火般熊熊燃燒的慾望的致命誘惑?

正是因為對慾望驚人地坦誠,武則天、太平、韋后這些將大唐國運操之在手的女性口中都較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大道理,對她們來說,權力的第一要義就是生存,而愛與生存在女性角色的口中往往又是同一個含義。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在試圖勸阻母親不要打破女人不能稱帝的千古成規的時候,太平曾與武則天有過一次促膝長談,武則天為自己的辯護既直白又委婉,她像男性君主一樣思考,卻抱持著女性的價值觀:

「你在譴責我對權力的執迷?那好,我告訴你:我熱愛權力,我害怕失去權力。我從來沒有告訴過你,四十年前,你有過一個剛出世就死去的姐姐。因為那時候我沒有權力,而且隨時都可能死於權力,我必須犧牲自己的女兒來獲得它。這件事,使我痛苦到幾乎瘋狂。但是瘋狂使我異常冷靜地看清了一個真理。在皇宮這個地方,沒有權力,就意味著喪失一切,首先是自己的親人。我不能再失去你,所以我必須更牢固地抓緊權力。」

太平:「如果是這樣,你還會失去更多的。」

武則天:「我的一個兒子死了,另一個兒子把我當成敵人,也死了,死於自己的偏執與仇恨。第三個兒子流落天涯,我也許永遠不能再見到他。我的丈夫帶著對我的怨恨離開人世。為了權力,我已經失去了這麼多,如果現在放棄,你覺得公平嗎?」

太平:「我不知道……權力也許真的很邪惡。」

武則天:「不,它一點也不邪惡!你看,這是你的曾祖父,李淵,他為了權力成為隋朝的逆臣賊子。這是你的祖父李世民,他為了權力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兄弟。他們曾經被多少人詬病為邪惡呀!他們就是用這邪惡的權力拯救了天下百姓,建立了太平盛世。他們是難得的英君明主!」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登基大典上,武則天對著臺階下哭喪著臉的大臣們揮了揮手,淡淡地說了一句:「你們要聽話。」一語道破了父權社會權力關係的奧秘,令所有的男性臣子啞口無言。

《大明宮詞》的英文名正是「Palace of Desire」——慾望宮廷,這也是它的原定名。或許還有一些作品在揭示人性深刻程度上完全不遜於《大明宮詞》,但在塑造儀式感方面,《大明宮詞》則無出其右。

葉錦添的服飾、林海的配樂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但這部戲最出名的還是詩化的臺詞。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據李少紅講,她是半路接手的導演工作,一開始覺得這種文縐縐的舞臺劇風格很彆扭。編劇朗誦劇本的時候,特意關掉了燈,點上一根紅燭,頓時氣氛令李少紅驚呆了。

這部電視劇營造的就是令人屏息凝視的儀式感,它不是那種可以一邊喝茶一邊聊天,不時抬起頭來瞟一眼屏幕的電視劇,對觀眾來說觀看《大明宮詞》也是一次不同尋常的美感體驗。

此前也不是沒有人嘗試過用舞臺劇的腔調來寫電視劇,《東周列國》(1996)賠的血本無歸,同樣是李少紅導演,歸亞蕾、周迅主演的《橘子紅了》(2002)也沒能複製傳奇——從各個方面講《大明宮詞》都太獨特了,像一座佇立在中國電視劇史上的孤峰。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唯美的臺詞也給編劇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大明宮詞》的編劇除了鄭重和王要之外本有第三個人,在大理封閉寫作的時候,那位編劇竟然因承受不住壓力而連夜逃走了。

也並非劇中所有的角色都能出口成章。傅彪飾演的武攸嗣就是一口的山西土話,和所有人都格格不入。鄭重回憶,這是應演員要求而做的妥協,但沒能把風格貫徹到底對他來說仍是一大遺憾。

說到土,劇中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重要道具:皮影。從小皮影就是太平的摯愛,高宗李治也在太平演出的皮影中嚥了氣。第一次看的時候,這個設置令我非常不解,太平貴為公主為何對這種民俗氣過重的玩意兒愛不釋手?後來才明白這是雜糅了漢武帝、李夫人故事以及唐明皇遊月宮的傳說而成的情節。

這絕對是周迅最重要的電視劇代表作

再想深一些,那些在權力中心跳著危險舞蹈的男女們何嘗不是被慾望牽引著的皮影呢?我想這也是編劇的一層深意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