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諱”是古代特有的一種制度,尤其是文人,如果在交談或者書寫時不注意避諱,很有可能面臨殺頭之罪。避諱最早起源於西周“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而最有名的避諱莫過於唐朝了,為避諱唐高祖李淵,於是將龍淵劍改成龍泉劍。


“避諱”是古代特有的一種制度,尤其是文人,如果在交談或者書寫時不注意避諱,很有可能面臨殺頭之罪。避諱最早起源於西周“周人以諱事神,名,終將諱之”。而最有名的避諱莫過於唐朝了,為避諱唐高祖李淵,於是將龍淵劍改成龍泉劍。

而到了明朝,避諱這件事情就很尷尬了,要知道明朝開國皇帝姓朱,“朱”與“豬”同音,而豬則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家畜,家家戶戶都養豬,要吃豬殺豬怎麼辦呢?你要是敢說“殺豬了”,就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因此必須要避諱。

這個問題當然難不住聰明的明朝人,明朝一般用“豕”或者“彘”來指代豬。但這一般是書面上的說法,那日常口語中怎麼稱呼呢?百姓也是腦洞大開,有些地方叫“萬里哼”,也有些地方叫“肥肥”,是不是很生動形象。

其實明朝皇帝大部分並不忌諱“豬”字,朱元璋還曾給一位騸豬的百姓送過對聯。明代唯一一次禁止吃豬肉也是因為明武宗朱厚照姓朱又屬豬,不過由於第二年祭祀的時候都找不到豬,因此廢除了這條禁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