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作為中華文化精髓之一的瓷器,通過釉色、紋飾、形狀等將極為豐富的身份信息鐫刻於自身。每件瓷器上所繪製的龍紋、植物紋、動物紋、人物紋、山水紋,因蘊藏著深刻的時代環境背景,猶如瓷器的身份證。

龍,作為中華民族古老信仰的產物,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地位尤為顯著,在陶瓷裝飾上運用頗多,它寓意著吉祥,象徵著皇權。同時,瓷器上的龍紋不僅是帝王的象徵,同時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社會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之時,龍呈威武雄壯之態;社會黑暗、國力衰弱,民不聊生之際,龍變軟弱無力,徒具其表。縱觀整個清代瓷器上的龍紋,它與皇帝的命運一樣,氣勢日益虛弱,康熙、雍正時期的龍紋尚存一絲兇猛,而乾隆晚期以後的龍,下顎低垂,狀似威嚴,實則無神韻。準確掌握不同時期瓷器龍紋的特徵,是龍紋瓷器鑑定的重要依據,對龍紋瓷器的斷代和鑑偽辨真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

商代前期與中期灰陶器及白陶器上,流行夔紋。夔為一腳的龍,習稱夔龍紋。西周印紋硬陶上,尚有夔龍紋。戰國及漢代彩繪陶上出現龍鳳紋和蟠虺亦是龍的一種。南朝晚期至唐代,龍多作堆貼、捏塑在器物上。

而作為一種紋飾或圖案在瓷器上出現大抵是在五代時期。唐宋以來,龍紋在瓷器上朝藝術化方向發展。到了元代,龍紋的藝術水平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明清,龍紋在瓷器上達到了全盛期。

元末明初期:以洪武瓷為代表,這個時期存世作品鮮見,不過在有限的資料中仍可以窺知梗概。基本上它是沿襲了元代龍紋的特質:龍頭通常較為窄小而禿,龍頸瘦長,身軀瘦小似蛇,而身形常顯得活潑矯健。

以永樂、宣德時期為代表,這個時期的龍紋比起元末明初期有了明顯的不同。(1)頭部和鼻子變大,比起洪武時期小而窄的龍頭,在視覺上較具平衡感。(2)身軀四肢較為粗壯,與洪武時期瘦長似蛇不同。(3)洪武時期龍頭只以稀疏的毛髮成束往後飄揚,此時則飾以濃密的毛髮,且常成束或分成數束往後或上飄舉,更顯示出威猛穩重的感覺。

成化、弘治、正德時的龍紋,多為游龍,已失去前朝張牙舞爪、兇猛威武、叱吒風雲的雄姿,而表現出一副性情溫順的神態。其時龍紋的周圍,往往襯托著纏枝蓮花、折枝蓮、海濤紋、鳳凰紋、朵雲紋等。朵雲紋和前期明顯不同,有一頭一尾、二尾、三尾、四尾之別,尾中往往又突出一小塊,變得尾中有節,不像元代時僅一條細長曲尾或頭大尾特別細長。

明代晚期:嘉靖、隆慶、萬曆時期官窯衰落,龍紋改變了以前較細緻的描繪,筆法豪邁粗曠,草率隨意,形成了自然簡潔的新風格。嘉靖的龍紋,基本上是承襲明中期日漸圖案化的風格,多用平塗筆法,少渲染。龍紋的形體只以簡單幾筆的線條來表現,無陰陽層次,鱗片常以直線條交叉成網狀,而不再做細膩地勾勒,爪子不再具有勁利的感覺,而代之以像剪影般的鉤狀

晚明的龍紋,正如當時社會的政治、經濟衰退一樣,顯得蒼老、無力。我們從崇禎五彩龍紋盤中可以看出,崇禎時的龍紋臉瘦尖,長鬍須,蓬頭散發,爪似蟹爪,顯肚凹腰,恰似一條垂死的老龍。所以說,龍紋的藝術表現,也是當時社會政治、經濟情況的反映。

清代是我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朝代,也是封建體制最嚴苛的朝代,對龍紋的使用亦相當嚴格,五爪龍紋僅限皇帝使用,三爪與四爪龍紋雖民間可以使用,但主要以供器為主。清代龍紋官窯瓷不僅在正式的場合與日常生活中顯示著皇族的尊貴,而且於工藝的“把玩”上亦精益求精。色彩斑斕的清官窯龍紋瓷汲取了其他工藝品中龍紋的形象,主要將青銅器、傢俱上的龍紋融入了官窯陳設瓷的紋樣中,豐富了清代官窯瓷器藝術的表現力。清官窯瓷器上正規的龍紋形象都出自傳統龍紋,如雲龍紋、海水龍紋、趕珠龍紋、戲珠龍紋等,但是夔龍紋、螭龍紋等卻是由商、周紋樣變形而成的。

康熙時期,我國制瓷業進入了一個蓬勃發展的黃金時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康熙朝的雲龍紋表現形式多樣,有高壯雄渾的威龍,亦有瘦小纖弱的龍紋,對比強烈。從形體上講,龍頭方正,龍身常呈“弓”字形,其腹部有明顯的下墜感,頗具動感。在龍的繪畫技巧上採用勾描的手法,且顏色變化豐富,有一種令人震懾之感。另外,康熙雲龍紋描繪精細,特別注意須、爪的刻畫,雲龍紋的輔助紋飾為火焰紋。

雍正瓷器以精細著稱於世,這不僅表現在器型、胎釉上,紋飾上也有體現。雍正雲龍紋在繼承康熙風格的基礎上又有所創新。雍正時期對龍角刻畫細緻,龍身粗壯、威猛,生動活潑。龍爪的轉折處多同康熙,呈鬚髮狀或鋸齒狀。另外,雍正的雲龍紋,一改順治、康熙兩朝以火焰紋為輔助的特點,在構圖中增加了大量的如意狀捲雲。

乾隆一朝,是清代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瓷器以造型端莊規整、風格華麗為特色。乾隆朝的雲龍紋沿襲了康熙雲龍紋的風格,龍身呈“弓”字形,動感十足。龍爪轉折部位多呈順向的鋸齒狀,輔助紋飾為康熙時盛行的火焰紋。乾隆雲龍紋更注意龍鰭的描繪,可謂細緻入微,威武之姿不足。

從乾隆後期開始,龍紋形如驅殼,威猛之勢蕩然無存。嘉慶時期,嘉慶官窯的雲龍紋沿襲了康雍乾三代雲龍紋的特點,如康熙雲龍一樣,龍呈“弓”字造型;如順治火焰紋一樣,中間一焰伸展;輔助紋飾如雍正雲龍紋一樣,為火焰紋及捲雲紋。龍變得瘦弱,且突出龍爪轉折部位的描繪,呈“個”字形。

道光二十年爆發了震驚中外的鴉片戰爭,從此中國社會進入半殖民地的歷史時期。清代嘉、道、鹹三朝的瓷藝如明代嘉、隆、萬三朝一樣,其社會狀況和制瓷水平都是每況愈下,由盛世的高峰洩向衰敗的低谷。

道光朝除沿襲嘉慶時的一些品種外,其他各類品種的工藝水平日益低下。道光官窯雲龍紋的顯著特徵是龍頭多披頭散髮,且有形無神,形象呆板。道光的朵雲多為放射形的火焰狀,雖說是連續的“山”字形,卻採用了上下相接的“山”字形。

順治朝瓷器不多,海水龍紋中的龍紋與雲龍紋沒有什麼差別,海水以半圈形為主,通常以青花留白的方式表現浪花飛濺的瞬間。康熙海水龍紋中的海水錶現形式多種多樣,海水與浪花融為一體,沒有明顯的浪花與海水的界限,具有寫實的風格.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大清乾隆年制”款粉彩礬紅描金龍紋水洗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光緒.“大清康熙年制”款豐潤釉水五彩龍鳳紋雙象耳瓶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代.豐潤釉水青花精繪雙龍戲珠海浪紋圖花盆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代.“大清雍正年制”款豐潤鬥彩雙龍戲珠紋碗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大清道光年制”款粉彩礬紅描金祥雲龍紋水盂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末.“大清乾隆年制”款釉水豐潤粉彩精繪花卉紋龍紋雙象耳蓋罐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大清乾隆年制”款青花鬥彩龍紋大棒槌瓶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大清同治年制”款本朝黃地纏枝花卉紋兩面開窗粉彩精繪“龍鳳呈祥”圖提樑茶壺

盤踞在瓷器上的龍文化,你收藏了多少種?

清末.豐腴釉水青花精繪雙龍戲珠紋碗

以上圖片為古美術部分拍品,欲瞭解詳情請移步下載:古美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