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關於護龍街一名的來由,2016年5月27日的《蘇州日報》有一篇《從護龍街到人民路》,該文中稱:“在唐宋時期,人民路只有三元坊至香花橋一段,被稱作大街。因為整條街彷彿一條橫臥的巨龍,因此明清朝時被改作臥龍街、護龍街。整個街道很長,從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長時間,蘇州人有‘走煞臥龍街’的俗語。”

看來這條街原本就很長,而今站在街邊望過去,路的兩側更是看不到盡頭。但此文中又稱該街為臥龍街,對於這個名稱的來由,文中引用了王謇在《宋平江城坊考》所言:“臥龍街南北直貫城中,街為龍身,北寺塔為尾,府學為首,雙塔為角,取辰巽之氣也。府學正門前雙井為目。”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至此來吃麵

然而我站在這條街邊卻無法看到這樣的獨特景觀,雖然是一大早,但天氣已經炎熱異常。卜若愚說,趁著早晨還未大熱先去吃那獨特的面,於是他帶著我和海豚出版社的於立業先生步行前往一家老麵館。而後他帶領我二人前往玄妙觀,去看另一處曾經的古書集散地。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山門

在玄妙觀開舊書店者應當以黃丕烈的名聲最大,蕘翁晚年為了讓後人有碗飯吃,他特意在玄妙觀辦起了一家舊書店。苦竹齋主在《吳門訪書》中記載了這件事:“吳門書坊,盛於前清乾嘉間,黃蕘翁、顧聽玉輩之風流韻事,至今猶為人所樂道。蕘翁晚年,且自設滂喜園書籍鋪於玄妙觀西。其時坊肆林立,估人麇集,其人其事,雖無李南淵輩為之記述,而蕘翁每獲一書,輒題其上,追溯源流,委曲盡情,發人雅興。”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山門後的廣場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可惜不是擺書攤的雕像

看來當年,玄妙觀的周圍有許多家舊書店。苦竹齋主在文中又寫道:“間及坊主船友,葉煥彬復為錄出,共得五十家。百餘年來,戰亂頻仍,當年坊肆,不知幾經滄桑,葉氏謂玄妙觀前無一舊書攤,無一書船友,感慨無已!惟葉鞠裳日記所載,尚有綠潤堂、世經堂、來青閣、述古書肆、大成坊書肆、書估侯念椿、陳某及曲阜孔某等。鞠裳晚年喜研金石之學,搜求碑版,不遺餘力,然其所獲善本,亦不在少數,足見吳門書業雖式微,而尚不至完全絕跡也。”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前的碑亭

對於玄妙觀的書肆經營,當年葉昌熾在日記中多有記載,由這些記載可以瞭解到,當時玄妙觀舊書店的經營情況。而顧頡剛因為那時生活在蘇州,所以他也留下了許多到玄妙觀買書的文字。比如他在給《前塵夢影錄》一書所寫的序言中稱:“常日課罷,三人者又聯袂至玄妙觀,吸茗於雅聚茶園。其時新書肆皆設觀前街,而觀內木棚數家,東廊下有華氏,西廊下有朱氏,皆售舊刻本。是時吳中學風已變,群視舊籍為無所用(物),問津者寡,價因日賤,一冊僅售銅元數枚。我輩以茗談之便,日必趨之,視囊中錢多少,選購一二,挾至茶座,交互覽之,兼施評判,以為人間至樂萃於是矣。”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正殿

這段話中講到的三人,乃是他跟王伯祥、葉聖陶到玄妙觀共同淘書的經歷。而對於玄妙觀附近集中的舊書店,徐雁先生在《中國舊書業百年》中還有著如下的記錄:“位於觀前街的有懸市招‘發兌經史子集’的文怡書局,還有振新書局、商務印書館代理處;有位於觀前察院場的交通圖書館,觀前北倉橋的世界書局,同在玄妙觀西角門的有小說林、東南書局,設址於護龍街的有含光閣、來青閣、文津書林和文學山房,在閶門城門口的有掃葉山房和綠蔭堂,滄浪亭內則有江蘇官書局。”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側旁的商店

可惜的是,玄妙觀前的舊書店到了民國後期就已衰落了下來。苦竹齋主在《吳門訪書》中寫道:“玄妙觀內有文廬書莊及新新、新生、大公、新民等書店,非經營新書文具,即形同冷攤,毫無生氣。觀前則高樓敞肆,百貨紛陳,更無舊書業立足之餘地矣。”

而我在20年前就曾來到這一帶遊覽,早已看不到任何的書店了。雖然如此,我還是讓卜若愚帶我再次來到了觀前街。而今這一帶已經成了蘇州市最為繁華的步行商業街,卜若愚說,書店經營乃是微利,不可能在這寸土寸金之地開辦舊書店。好在這一帶整舊如舊,依然有著我所喜愛的陳舊氣。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門前的石牌坊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玄妙觀的後側方

玄妙觀的正前方有著高大的石牌坊,進入山門並不收費,雖然天氣炎熱,但裡面的遊客也不少。而院中的空地應當就是當年擺舊書攤的地方,院落的兩側開辦了一些古玩店,我覺得這些店鋪有可能就是當年舊書店所在之處。站在這裡細細地看過去,果真沒有一家經營舊書者。沿著玄妙觀的右側一直向前走,一直走到了玄妙觀的後側方,卜若愚介紹說,這一帶原本也是書店匯聚之地,而今展眼望去已然看不到絲毫的痕跡在。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古籍書店新安的金屬門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正中的匾額用的就是來青閣的舊匾背面

參觀完玄妙觀,跟隨卜若愚又回到了古籍書店,要想在這一帶看到真正的線裝書,也只能到古籍書店的四樓。昨天晚上,我正是在這裡舉辦了講座,當時並沒有看到太多的線裝書。卜經理告訴我,為了這場講座,他特意讓員工把廳堂內的一些書架放入了另一個房間,而後他帶我進入這個房間,果真看到了多架線裝書。有些書的質量頗為不錯,但卻通通未曾標價。卜經理告訴我,這只是陳列品,真正的線裝書日漸稀少,這使得各家古籍書店惜售心理濃重。故而,能夠在古籍書店買到線裝書,已經是不容易的一件事。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古籍書店一樓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榮譽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四樓古書區

正感慨間,馬驥先生來到了樓下,他向我出示了一冊《文史資料選輯》第九輯,此輯中有夏淡人所寫《姑蘇書肆憶舊》一文,該文中以書店名為節,詳細地列出了蘇州舊書店的具體地點及經營情況。我立即接過來細細翻看,首先去看《雙百樓》一文,看過之後立即解了我的疑惑,該文中寫道:

開設在護龍街怡園隔壁,是鄒百耐、屈伯剛兩個讀書人合開的,兩人家中都有較多藏書,各人搬出一些書來。用張石生當經理,還帶二名學徒:李光皓(在復旦大學),華開榮(在市圖書館),這家書店,雖不專靠營利,但營業較好,也收集些他們喜歡的書,把不需要的家裡藏書搬來店中出售,這個辦法就是很好的。後來二人分開了,屈在干將坊言橋開設“國學小書堆”,鄒將店回到塔倪巷裡自己家門口,把招牌另名“百擁樓”,兩家書店都搬進了小巷,從此營業大減,不長時間,屈即轉業當教師了,鄒之書店轉業為“百雙禮堂”,專供結婚戶的租用。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我所喜愛的老書箱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刻得很不錯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舊書架到轉移到了這個房間

通過這段敘述可知,原來百雙樓和百擁樓是一回事,只是到後來分成了兩家。以此論起來,長澤規矩也把百雙樓寫為鄭氏,顯然是搞錯了,但也說不定鄭氏乃是鄒氏誤植。但無論怎樣,正是馬驥的這本書讓我解開了這個疑惑。

看來,晚清著名藏書家韓應陛的舊藏後來都是通過百雙樓的經營而散於各方。然而鄒百耐卻是一位有心的經營者,他在經手韓應陛藏書的過程中,特意編了一本目錄。潘景鄭說,鄒百耐為韓應陛所編目錄出版未成,在1949之後,此份手稿出售給了上海圖書館。巧合的是,剛剛在數天前,我買到了吳格先生主編、石菲整理的《雲間韓氏藏書題識匯錄》,而該書的署名正是“鄒百耐纂”。此書的“整理說明”中首先稱:“《雲間韓氏藏書題識匯錄》(下簡稱《題識匯錄》)不分卷,近人吳縣鄒百耐纂,稿本,凡四冊,今藏上海圖書館。”

看來,該整理本就是根據鄒百耐的稿本點校而成者。而對於鄒百耐的生平,整理說明中又稱:“百耐(生卒年不詳)出生於書香門第,其父詠春也喜藏書。百耐自謂‘少隨先侍講京寓,國變南歸。侍講公著述之暇,輒喜考訂群籍,命司整治之役,因得略識刊籍源流’,則其涉獵版本目錄之學由來已久。鄒氏後於蘇州自設百擁樓書肆,韓氏後人讓售藏書,委託其經理,可謂得人。”

因為潘景鄭先生與鄒百耐相熟,故對其家中情況頗為了解,而潘先生所寫的這段按語由此而變得頗為重要。關於鄒百耐家中的情況,潘先生在按語中又寫道:“百耐無子,有四女,未知何歸。餘識君於抗戰前,歲時買書百擁樓,往來至久,屢曾勸其為詠春先生遺詩刊傳,顧君以無利可潤,不暇為先人顯揚之業,其遺稿今亦無可蹤跡,為之慨嘆。”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吉由巷路牌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吉由巷街景

馬驥向我出示的這本《文史資料選輯》還談到了多家舊書店的具體位置所在,比如夏淡人所開的琴川書店,其位置就在“護龍街吉由巷口”。而此巷正是古籍書店的側門旁,這一帶經過了改遷,已然沒有了痕跡。然而夏淡人在《我的書店生涯》一文中又稱:“到1946年書攤逐漸擴大,因此想獨立開個書店了。虧得怡園對門金石山房碑帖店主人黃慰萱幫忙,借了一席之地給我,讓我放兩隻書架。一架放線裝書,一架放平裝書。這樣,我的小書店開張營業。可是我所有的書還是放不滿,只好仍向同行借些滯銷書,裝裝門面。當時常熟朋友曹菊生借了《玄覽堂叢書》、《借月山房叢書》等給我。為了生意做得好,門前還擺了個書攤。有時還去常熟無錫擺臨時書攤。”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怡園入口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在怡園側旁探尋

看來,夏淡人開辦的第一個書店就在怡園的旁邊,而剛才卜經理帶我跟於立業吃早飯的麵館就在此不遠處,可惜當時未曾拍照,於是一咬牙讓馬驥帶上我三人重走麵館之路,而後來到了怡園旁邊進行了一番拍照。拍照完畢後又跟隨馬驥來到了嘉餘坊巷口,在這裡看到了嘉餘坊的街名介紹牌,遺憾的是這個介紹牌上完全沒有提到舊書店的字樣。馬驥跟我說:“早就跟你講過,讓你有心理準備,在這舊址上已不可能看到當年的舊書店了。看景不如聽景,你還是靠文章的描繪來想象舊書店的情形會更開心。”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嘉餘坊路口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嘉餘坊街名

真的如其所言,我在相應的歷史記載中,最喜歡讀得就是對於舊書店的描繪。高泳源在《漫記當年舊書肆》一文中寫道:

嘉餘坊巷口的來青閣,店堂明亮潔淨,壁上書架井然,架上堆滿著書,有青布函裝著的,有白紙包著的,都用書籤標明書名和書價。古人所稱的“縹緗滿架”,大概就指這種情況吧。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上面沒有談到書店的事情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嘉餘坊街景

文學山房的佈置便與前者不同,通道兩側的店堂裡,桌子上擺著大碗的漿糊,兩三個職工圍著桌子,相對而坐,正在對古書進行修補和裝訂。

蘇州舊書肆:百年輝煌,終歸消歇(下)韋力撰

古籍書店的側旁

通過文字想象當年的這種場景,多麼地令人為之心動。可惜的是,到了我的這個時代,眼前所見,只是幾塊街名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