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隊轉業幹部逆襲:身段要軟,手段要硬

軍人在大家心目中的普遍形象是性子直,脾氣大,作風硬。

而這方面往往也最容易成為軍轉幹部到地方工作後的槽點。

軍隊轉業幹部逆襲:身段要軟,手段要硬

前段時間流傳著一個專門針對軍轉幹部吐槽的貼子,其中對軍轉幹部的脾氣、個性有不少描繪。

比如,有位叫“龍牙”的網友說:“軍轉幹部最大的毛病就是姿態高,不肯真正紮實幹事情。”

有位叫“宅男”的網友說:“有的軍轉幹部,回到地方忍受不了自己變成“小兵”,起碼要當“老兵”!於是欺負年輕同事,在科長、領導面前擺款當大爺,非要周圍人人用虛偽諂媚的笑臉跪舔,才滿足。有的還沒事找事,打壓年輕同事,把年輕同事的功勞吹成自己的,看誰老實就欺負誰!一個部隊正團回來當副局長的,不懂硬要端領導架子裝懂,手下很精明的業務科長給他講,他都不聽不信,全按自己理解的來,還總是學部隊下死命令。另一個是部隊正營,回來核的主任科員,他毫無謙虛,怪會來事,整天以“X哥”自居,尤其是對年輕同事和新來同事,沒事就去懟別人一下,以此顯能,起初效果不錯,後來同事和領導都看穿了他,工作難以開展,測評也幹不出成績,問都沒人問。”

有位叫“胖胖”的網友說:“我認識一個,男,五十多歲,能力極其差,一做事就發脾氣,兩行文字都寫不清楚,和他說話永遠不在同一個頻道上,佔著領導位置卻啥都不會幹,搞小團體,哭死下屬。”

有位叫“reik01”的網友說:“部門會議上指著一把手鼻子罵,冷嘲熱諷,一把手笑笑不說話,因為好鞋不踩臭狗屎。”

很顯然,這些說法帶有偏見、誇張和個人情緒,自然不可全信。但是,在軍轉幹部身上容易出現長官意志、強硬作風、粗暴脾氣,卻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加以重視和克服,要想華麗轉身融入地方很困難。

軍隊轉業幹部逆襲:身段要軟,手段要硬

事實上,脾氣大,亂髮脾氣是世界上最無用的東西,只有小孩子才賭氣,而成年人解決問題。

有人曾這樣評價馬東:“他是一個身段柔軟的人,在任何一個容器裡,都可以盛滿這個容器。”

這段話說的極好。的確,人對自己最好的認知就是先把自己放沒有,攜帶著巨型的自我不利於前行,走路都難,更何況轉身。

只有一次一次把自我放下,這樣才能身輕如燕,挪騰自如,到達自由境界,這是一種代價更小、成本更低的處事方式。

但作為軍轉幹部,因為有過在部隊的經歷和輝煌,往往容易執著於身段和麵子;因為想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往往容易處處要強,以此在新的環境中保護脆弱的自尊,彰顯自己的志氣。

不少優秀的軍轉幹部,就是在這樣的要強和志氣中用岔了勁兒,以致於親手把自己回到地方後的前程撕得粉碎,好像在疾風暴雨裡不肯彎腰的一棵樹,被一道閃電攔腰劈斷。

軍隊轉業幹部逆襲:身段要軟,手段要硬

在轉業後的人生裡,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光靠優秀和要強是不夠的,還得耐得住批評,受得住委屈。

有一句話這樣說,成功的三要素:一是堅持,二是不要臉,三是堅持不要臉。指的是要堅持每一天都讓自己的手段更硬,能力更強,方法更多,但也要學會將身段放的很低,變得更加謙卑和柔軟。

這本是軍轉幹部華麗轉身融入地方單位的兩隻互補的車輪,可一些人卻把它們完全對立起來,認為只有端起架子,做足面子才能證明自己的優秀和能力。

人天性自負,作為有過軍旅經歷的轉業幹部更是如此,練習把身段放低,對轉業幹部來說,無異是一場艱苦的修行。

被後人稱為“半個聖人”的曾國藩,其包容的胸懷,低調的風格成為待人處事的典範教材。但他在三十多歲之前,其實也是個不折不扣的“憤青”、“爆脾氣。

剛開始在京城當京官的時候,他憤世嫉俗且風格強硬,開始帶兵辦團練時,因為看不慣湖南官場的老舊官僚作風,幾乎是以一己之力得罪了所有同僚,與綠營軍更是矛盾重重,甚至發生火併。

軍事上與太平天國作戰“屢戰屢敗”,官場上又處處被排擠、受掣肘,正在最艱難的時刻,他父親又離世,曾國藩在回家給父親守孝期間,回想起這自己幾年的遭遇,心灰意冷,覺得非常委屈。

明明不遺餘力,卻偏事事掣肘,明明一腔熱血,卻偏處處碰壁,明明紮實做事,卻偏人人都詆譭。這與我們一些軍轉幹部的遭遇很等相似。

而改變他後半生的,是他讀懂了《道德經》裡的一句話:“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

放低身段,這不是厚黑,也不是認慫,只是為了更好的達到目的。

想通了這一點之後,曾國藩一改過去鋒芒畢露,努力包容之前自己看不慣的官場寄生蟲,設身處地體諒他們的難處。跟人發生衝突時,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固執和強硬。

在做了這些改變後,他很快得到了眾多同僚的支持,軍事上節節勝利,肯定者、追隨者也越來越多,邁上了人生的顛峰,成為史學家口中的“內儒外聖”式典範。

軍隊轉業幹部逆襲:身段要軟,手段要硬

一個人想要做出成績,只靠處處要強、時時逞能是不夠的,必須得放低身段,才能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幫助以成就自己的抱負。

作為軍轉幹部,我相信每一個都是優秀的,只要能夠懂得人生不是單行線,達到目的地的路徑有很多,與其較勁,不如借力這個道理,就一定能夠做到華麗轉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