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減法

聰明人的朋友圈,都在做減法

近來很是認同一句話:能發在朋友圈的,那叫“展覽”;不能發在朋友圈的,才是“生活”

是的,不知從何時起,我們的生活多多少少都被朋友圈佔據了,花費我們太多時間與精力。

但朋友圈裡的東西就一定真實嗎?其實不盡然!

人際交往,從來不是看你發了多少朋友圈,得到多少贊甚至評論,而是他人背後對你的由衷讚賞。

聰明人都應該明白:不要講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用之事上,要學會精簡。

1

越是優秀的人,他們的朋友圈就越精簡。

因為無用的交往只會累人累己,並不會給自己帶來精神的愉悅。

同事小孟,他一直標榜自己的好人緣,向我們展示他那牛逼轟轟的朋友圈。

當紅主播和我吃過飯;

我朋友現在是某家銀行高管,上個月我們還聚餐了呢!

......

有些同事不勝其煩,直接懟了一句:“你的朋友圈這麼牛逼,和你有半毛錢關係,你有事他們會幫你嗎?”

小孟被同事問住了,臉色明顯不好看,但強作鎮定:“當然可以,我的朋友肯定會幫我的。”

同事火上澆油,讓小孟發消息求幫助。

小孟鄭重其事地發了幾個自認為玩得好的朋友。

然而等了半小時沒回應,等了一下午還是沒回應,坐不住的小孟又發了消息,結果等來的是幾個刪除好友的消息。

小孟感到顏面掃地,後面再也沒有出現類似的吹噓言論。

其實對於這種名不符實的朋友圈根本就是雞肋,食之無味,棄之也不可惜。這種關係沒有絲毫信任與情誼可言。

你唯一還留在他朋友圈的理由只是時間太長,忘記刪了,或者從未聯繫過早都忘了。

做人還是要清醒一點,不要讓無用的朋友圈侵蝕你的生活,困囿你的格局。

2

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真。

在困難的時候幫助你的是朋友,在傷心的時候陪伴你的是朋友。平時在一起吃飯的並不一定是朋友,而可能是背後捅刀的人。

正如周華健的《朋友》中所唱: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話一輩子一生情一杯,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要走還有我.....”

曾經看到這樣一則小故事:

一個深秋的夜晚,有個竊賊鑽進了農夫的宅院。喪盡天良地偷走了一切值錢物品。

可憐的農夫睡下時還很有錢,起床後就變成只能沿街乞討的窮光蛋。

農夫走投無路,請來昔日好友幫忙:“親愛的朋友們,眼下我遭了難,你們能不能幫幫我?”

於是所有人輪流發了一通議論。

教父說:“啊,親愛的,你不應該到處宣揚自己多麼富裕。”

親家說:“往後呢,我的好親家,把你的儲藏室蓋在你房間旁邊。”

鄰居說:“我的好朋友,我還是送你幾隻狗看家護院吧,以後小偷就不敢來了,反正這些幼狗也沒啥用。”

......

大家都在發表著自己的言論,卻沒有一個實際的幫助。這個時候,農夫才明白往日的酒肉朋友根本不值得結交。

聰明人懂得取捨,不會為了十個虛的而放棄一個真的,卻會為了一個真的而捨棄十個虛的。

而不懂這個道理的農夫自認為結交無數親朋好友,卻不知這些人從未與他交心。

3

生命短暫易逝,朋友圈越乾淨越好。

交朋友,從來都不是靠笑臉虛假逢迎的,唯有真心最是動人,也能換得真心相待!

生命何其短暫,沒道理與時間浪費在虛假的人脈關係上,拖累自己,要懂得及時減重。

對於無關緊要的人,沒必要在乎;對於志同道合的朋友,待之以誠心。

就像知名主持人汪涵,他的朋友圈就極其簡單,基本不會認識個人就加個好友,因為他始終覺得生活是真實的,放在朋友圈裡的生活與情誼顯得虛無縹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