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營造感動來掩飾你的不專業

有的是投保媽媽,由於事先沒有詳細告知潛在的疾病,在被拒保然後向他們團隊申訴,成員開完會後覺得是自己條款沒有講明白,於是承擔了責任。

有的是住進了ICU,才發現投了眾安的保險。卻發現所患疾病與條款還有些差距,本該也被拒賠,但是成員卻反思是自己的條款沒有設計好,還是理賠了。

很多網友讀完後,一把鼻涕一把淚,紛紛稱讚阿里真心為用戶服務,以後買保險就選眾安了。

可是我要用一組2017年盈利數據給大家潑冷水

平安:890.88億

眾安:-9.96億

可能大家要說,平安深耕保險這麼多年,靠的是拉人頭盈利

眾安才成立不久,況且阿里也不缺這點錢

我在這裡並不是要去爭論哪家公司的業務模式好與壞,也不是因為一時的盈利數據就斷然判定哪個更好

因為這只是果,有果必有因

這個因就是 不專業

在這篇軟文中,我沒有看到有任何保險相關行業的人參與進來,幫助擬定條款,責任劃定

全憑一群毛頭小夥修修補補,閉門造車

比如他們認為保險條款不可能覆蓋所有可能,條款是死的,人是活的

因此他們要仿照英美法系,組建“陪審團”制度

我的第一反應是單純,第二反應是幼稚

你們懂得陪審團制度是怎麼樣的嗎?

陪審團成員在審判期間要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不能收聽任何與案件相關的報道,為的就是擔心影響他們的判斷,眾安怎麼去弄?

有的案件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裁定,上訴,推翻,複審,中間耗時可能拖個三年五年也不稀奇,眾安耗得起,被保險人耗得起嗎?

且一旦用戶人數達到千萬級別,理賠案件也會指數級增長。眾安到時候要設立多少個“巡回法庭”數都數不過來了。

馬雲之前說以前的保險條款設立的很複雜,他都看不懂,更別說普通民眾

保險合同畢竟是一份正式書面合同,若以大白話陳述,那樣扯皮起來會讓雙方更加難受

我們該做的是派保險人員與客戶深度溝通,講解清楚,制定合適的保險計劃,避免日後的糾紛

很多互聯網想以低價衝擊傳統行業,美其名曰用戶體驗

試問餐廳給顧客更好的體驗是一味的優惠甚至免單

還是可口的飯菜,周到的服務,舒適的用餐環境?

明眼人一看便知,前者是以鴆人渴,後者才是方得長遠

因此良好的用戶體驗絕不是慣壞用戶,更不是賄賂用戶

眾安需要的是,與傳統保險的深度融合,打通醫療信息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以及更加智能化的保險計劃制定

寧可學劉邦約法三章,不可學王莽沽名釣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