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對於一位熱愛騎行的朋友來說,一身能夠騎行一次川藏線,那可以說是此生無憾了!

西藏也成為了這些人心中的聖地,而那些已經在川藏線上走過一遭的朋友們,總是對這場在別人看來是“魔鬼之旅”的旅程津津樂道,念念不忘。

“遠處是皚皚的雪山,雪山腳下是清澈的湖水,身旁是清翠的草原,路上是虔誠的朝聖者。。。”

二郎山埡口

全長2140千米的川藏線,從成都平原出發後,我們所經過的第一個埡口,便是二郎山埡口了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過了二郎山,無論地貌,氣候,人文,似乎都變成了另一種境界,它也是青衣江和大渡河的天然分水嶺,自2001年修通的二郎山隧道,替代了原來翻越埡口的盤山公路。

隧道開通後,路段縮短里程25公里,減少行車時間3個小時,5分鐘就能穿越川藏線上的第一高山。也許現在的我們無法深刻的理解這條隧道所帶來的便利,但曾經走過老川藏路的人們卻一輩子也不會忘記那段經歷。

他們在崎嶇不平的山路上騎行,身旁是萬丈的懸崖峭壁,茂盛的樹林。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上一輩老騎行者們的回憶。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每當經過二郎山隧道的時候,都會瞥見指向川藏老路的路標。

因為隧道開通後它已經被棄用了十多年了,正在迴歸自然。現在不僅汽車過不了,摩托車翻不過去,就連自行車也沒法騎完這25公里,路面損壞相當嚴重,有些危險路段騎行的人需要扛著自行車貼著山崖通過。

可是,總有些具有冒險精神的騎友們願意去闖一闖這一條路。

折多山埡口

在進入藏區之後,我們便迎來了折多山埡口

這折多山的天氣就像個小孩“脾氣”是說變就變,寒風凍雨、霧障冰雹時常讓行人舉步維艱。

然而這裡既是通向藏區的重要通道,更是一個難以到達的關隘。這也是川藏公路從四川盆地和大渡河谷進入川西高原海拔超過4000米的第一個埡口。被稱為“康巴第一山”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折多”一詞在藏語中是彎曲的意思。折多山的盤山公路確實是九曲十八彎,來回盤繞就象“多”字一樣,拐了一個彎,又是一個彎,怪不得坊間流行著這樣一句:“嚇死人的二郎山,翻死人的折多山”。確實,這折多山的彎多得嚇死人!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高爾寺山埡口

4412米高爾寺山素有“康巴第二關”之稱,它因高爾寺得名,位於新都橋與雅江之間,現在隧道也已經開通,想體驗老路的趁現在還能走,可以去玩玩。上山的路不好走。海拔高,彎道多、路況差,危險路段多。

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翻過高爾寺山埡口往雅江方向,有一座黑石城,這是一處神秘的宗教聖地,山上遍佈的黑色經石是由早年在當地修行的喇嘛背石壘砌而成,現僅餘荒涼廢墟。

這裡地勢開闊平坦,是除子梅埡口之外另一處貢嘎神山的最佳觀景平臺。想要一覽貢嘎山美景的小夥伴們,可以在此欣賞個夠呀!

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剪子灣山埡口

剪子彎山,藏名叫“惹瑪那扎”, 意為“神羊休息的山口”。

傳說三世達賴歷經艱難險阻朝聖歸來時,他的坐騎神羊累了,便在此山上落腳休息。

而剪子彎山埡口聲名遠揚的真正原因,是盤山公路坡陡彎急、暗冰密佈,行車安全隱患不斷。

尤其是那個被稱為“鬼招手”的102K路段,道路崎嶇,擁有多個連續急轉彎道,過往車輛駕駛員無不手心冒汗。

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不過對於剪子彎山來說,2014年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節點。隨著剪子彎隧道的貫通,無論是難行的山路,還是恐怖的“鬼招手”,都將成為這段路的過去,替代它的是一條幽深而通暢的隧道。

通車後汽車只需要幾分鐘就會穿過剪子彎山,再也不用翻山而行。但是相信喜歡戶外的騎友們還是願意感受那份自虐,你走你的陽關道,我獨愛我的獨木橋,不付出艱辛翻越埡口怎能看到人世間最壯美的景色。

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川藏線上的“攔路虎”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