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上海又多了一個民航機場,或者說得更為嚴謹一點,是——恢復一個民航機場。那就是龍華機場。

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龍華機場現為B類通用機場

自去年底正式獲頒B類通用機場許可證時,就意味著龍華機場恢復為民用機場了。不過,如今的龍華機場與虹橋、浦東兩大機場可不太一樣哦。這個位於如今市中心徐彙區的機場,目前並不能起降國際國內大中型客機,而是隻能起降一些通用航空領域的小飛機。

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龍華機場現主要起降直升機

所謂通用航空,係指使用民用航空器從事公共航空運輸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動,包括從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和建築業的作業飛行以及醫療衛生、搶險救災、氣象探測、海洋監測、科學實驗、教育訓練、文化體育等方面的飛行活動。

至於龍華機場拿到的這個B類證,應該是符合“具有5-9座航空器經營性載人飛行任務,或最高月起降量達到600-3000架次以上”的機場。

自開通為B類通用機場後,龍華機場一直在進行以應急醫療救援為主的試運行,航班起降並不頻繁,一個月在1到2次左右。

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2012年千島湖通用機場首飛儀式

據悉,龍華機場正在與長三角地區的通用航空機場保持聯絡,力爭把網絡鋪開,在打通飛行任務申請、航空管制等環節後再考慮觀光旅遊等業務。

目前,龍華機場還承接了民航華東管理局正在承擔的民航局通航改革試點項目——設立華東通航服務中心。

▲華東通航服務中心

我國提出要在“十三五”末,通航產業整體規模超過1萬億元的目標。相比目前的百億規模,通航產業勢必在今後幾年迎來大發展。

當然,僅僅依靠一些直升機業務,我覺得是不夠的。

今年的《維思達公務機用戶報告》則顯示,作為通用航空一部分的公務航空,正方興未艾。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錢人不一定非要買私人飛機,包括會員計劃、產權共享和按需包機,都能達成可行性方案。

▲公務機是通航的一部分

公務機作為通用航空的一部分,其較為大型者,本不在龍華機場這一B類機場的運營範疇之內。但未來還是有可能與龍華有關的。

龍華機場總經理保衛國表示,現在辦理通航政務審批業務,往往要跑多個地方、多個部門,將來只要跑一趟政務大廳,甚至在網上動動鼠標、敲敲鍵盤就可以搞定,將大大節省通航企業的時間和成本支出。

▲通用航空方興未艾

在展望未來之後,不妨也回首往昔。

龍華機場曾經參與孕育過中國運-10大飛機的誕生,更是中國最早的軍用、民用機場。

我國知名飛機設計師沈可正就曾在這裡工作多年。他告訴我,作為民航機場,直到1966年,隨著客機日益大型化,龍華機場難堪重負,民航客機一度全部轉移至虹橋機場起降。

▲運-10飛機

但作為飛機研發、維修基地,龍華機場仍然在發揮作用。

“除了我們5703廠以外,還有民航局102廠這樣的單位,當年都在龍華開工。”沈可正回憶,“與位於首都機場的民航局101廠不同,102廠當時主要負責維修國產運-5、蘇聯產安-2這樣的雙翼輕型飛機,甚至國民黨時代留下來的B12飛機,龍華機場比較適應他們工作。”

初到上海的沈可正,所見5703廠的業務大多是維修杜2、杜4這樣的螺旋槳轟炸機。那時候,他先是在5703廠食堂辦公,後來搬到這幢民航華東管理局留下來的老樓裡辦公,國產大客機運-10開始立項的最初幾年,他們仍在此辦公,搞大客機測繪工作。

隨著運-10項目的深入,沈可正隨同事搬離這幢大樓,轉移到大場。

▲上世紀60年代初的龍華機場

有著百年曆史的龍華機場的故事,絕非僅僅與中國首架大飛機運-10有關。此地龍華鎮百步橋一帶,民國初年曾是淞滬護軍使署的江邊大操場,闢建於1915年末。1907年開始改建飛機場,1922年被稱“龍華飛行港”。

▲上世紀20年代的龍華機場鳥瞰

1927年,當時的陸軍第十師因軍事訓練需要,向國外訂購6架飛機。由於裝配飛機需要寬闊的場地,因而擇定龍華大操場作為飛機裝配之地。1922年秋,為存放已裝配好的飛機,分別在大操場內建造了6間竹房和3大間瓦房,乃成陸軍機場。

1929年6月,此地改為民用機場,並設立了“龍華水陸航空站”管理機構,同年,投入民航運輸,著名的“中國航空公司”“歐亞航空公司”即誕生於此。

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1934年拍攝的龍華機場運送飛機場景

上海恢復一個民航機場,與虹橋、浦東有什麼不一樣?

▲1935年,一架中國航空公司的DC-2運輸機低空掠過龍華寶塔上空

前些年一度被娛樂場所盤踞的龍華機場那棟老樓,當初是在上世紀40年代國民黨撤退前開始興建,後來戰事驟起,便無人能顧得上繼續施工了。

1949年4月30日,蔣介石在龍華機場召開第二次軍事會議,與會者有蔣軍將領湯恩伯、陳大慶、石覺及上海戰區空軍司令毛瀛初等。蔣在此對淞滬防務再作“周密”部署,並訓示下屬:“堅守上海,等待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到那時可得到美國的全力支持保護,我們亦會重新光復黨國。淞滬之戰,事關黨國存亡大計,務必盡心竭力。”

然而,不出一個月,蔣介石的如意算盤落空了,上海解放。

如今的龍華機場,度過百年歲月,幾經興廢,正迎來又一個發展的大好時機。而上海,又確確實實多了一個民航機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