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達成共識,經貿關係未來怎麼走?

兩天兩夜激烈博弈後,中美經貿磋商成果終於出爐。

中美達成共識,經貿關係未來怎麼走?

國是直通車 侯雨彤製圖

貿易戰不打了,中美經貿關係未來怎麼走?

中美雙方同意,不打貿易戰,並停止互相加徵關稅。習近平主席特使、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中美全面經濟對話中方牽頭人劉鶴說,這是此次中美經貿磋商的最大成果。

貿易戰停火,對中美兩國乃至整個世界都是利好消息。畢竟,中美互為彼此第二大貿易伙伴,每年雙邊貿易額超過5000億美元,在這種情況下打貿易戰沒有贏家。

不過,貿易戰告一段落並不意味著中美經貿關係從此將風平浪靜。

中美達成共識,經貿關係未來怎麼走?

困擾中美經貿合作的深層次根源仍然存在。以貿易不平衡問題為例,這是兩國經濟結構、產業競爭力、國際分工不同等多方面客觀因素所致,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扭轉。

用劉鶴的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決兩國經貿關係多年來的結構性問題需要時間。

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戰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表示,考慮到中美經貿問題的複雜性和長期性,“現在認為中美經貿關係今後會一帆風順還過於樂觀”。雖然重演此次中美貿易摩擦這樣烈度和規模的爭端“概率不大”,但磕磕絆絆難免還會出現。

“這實際上是明確了要通過對話磋商的方式處理摩擦,是一個積極信號”,李永說,在此情況下,中美經貿合作穩定發展可期。

大量增加自美進口,中國受益

對中國而言,一方面,要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擴大進口勢在必行。

用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的話說,中國主動擴大進口,是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重要舉措,也是產業升級、滿足消費者對高質量生活需求的必然要求。

中美達成共識,經貿關係未來怎麼走?

例如,增加自美國石油、天然氣進口,可以拓展中國能源進口來源,更好實現能源進口多元化,保障能源安全。此外,考慮到中國目前天然氣供不應求,而東亞市場天然氣價格遠遠高於美國,擴大進口美國天然氣有助於緩解“氣荒”,降低中國下游製造業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其效率和國際競爭力。

再如,擴大農產品進口既可以讓吃貨們大飽口福,還有助於緩解中國耕地緊張局面。

另一方面,削減貿易逆差的方式是擴大中國自美進口,而不是壓縮中國對美出口,這本身就是積極、建設性的體現。

“前者將做大中美經貿合作‘蛋糕’,後者則會縮小。因此,擴大中國自美進口不是單方面讓步,而是中美互利共贏”,李永說,預計今後中美雙向貿易規模將出現顯著增長。

加強知識產權合作,中國一直很努力

“要推動創新創業,知識產權保護堪稱最重要、最基本的制度安排”,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昌林稱,中國如今已經到了要通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來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階段。因此,“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全是中國的既定路線,是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做出的自主決策,而不是權宜之計,更不是在別國‘大棒’下的被迫之舉。”

王昌林表示,美國知識產權保護和實施制度雖相對強大,但也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一步完善。在此情況下,中美在該領域加強合作有良好基礎和廣闊空間。在今後的合作中,中國可借鑑美國的成功經驗,進一步完善自身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制度。“雙方應共同努力,使知識產權保護真正起到鼓勵創新、推動社會進步的作用,而不致被濫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