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明斯基時刻是否到來?

在過去的40年,中國第一次在春節前的春運發送旅客數量同比下降了3.1%,結合中國在2008年高考人數達到1050萬以後,以後逐年下降,剛好是10年,中國的春運人數也步入下降通道。

全國2000—2014年參加高考人數和錄取率




時間(年)

參加高考人數(萬人)

錄取人數(萬人)

錄取率(%)

2000

375

221

59%

2001

454

268

59%

2002

510

320

63%

2003

613

382

62%

2004

729

447

61%

2005

877

504

57%

2006

950

546

57%

2007

1010

566

56%

2008

1050

599

57%

2009

1020

629

62%

2010

946

657

69%

2011

933

675

72%

2012

915

685

75%

2013

912

694

76%

2014

939

698

74.30%

從考大學的角度來看,十年剛好是一個週期,2008年到2012年剛是在上大學,然後6年工作期間剛好是結婚成家立業時間,如果一切順利的話,2018年的春節應該是不回家或是回家不回來的分水嶺了(工作穩定回家機率就小很多),而參加2008年高考的人基本上是1990左右出生(18歲參加高考是一個平均年齡),到2018年剛是28歲左右,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工程師供應高峰已經過去了。

也就是說過去的四十年中國經歷二次人口紅利,一次是勞動力的人口人紅利,這個勞動力的人口紅利在2010年達到了頂峰,適齡的勞動力達到了頂峰; 第二次人口紅利是工程師人口紅利,目前中國每年大學(含大專)畢業人數為780-800萬左右,而美國不過是300萬左右, 如果只討論STEM(理工類),中美的差距會更大,所以我們才能看到中國互聯網、科技、航天、飛機等行業的大爆發的時代。

正是因為勞動力人口紅利和工程師人口紅利相互疊加(人口流動的主要組成部分),使得中國一直到2018年才出現春運人數下降的拐點, 從此中國慢慢變成一個穩態社會,而不再是流動的社會。撐握中國社會財富的人大部是1966年到1980年出生的人,馬雲&馬化騰,以及政府中層官員、各大公司高管絕大部分是這個年齡階段,而勞動力人口可以再往前延伸8年,也就是1958年出生的人。

2018年剛好是1958年出生的人(60歲退休年齡)慢慢退出勞動力市場的時候,中國社會就會如同2008年高考人數一樣,春運人數就會逐步下降。

去年10月19號,在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的團組討論上,周小川在介紹如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時表示,中國要重點防止“明斯基時刻”出現所引發的劇烈調整。

周小川說,如果經濟中的順週期因素過多,會導致市場過於樂觀並造成矛盾的積累,從而到一定時候出現“明斯基時刻”。

中國的明斯基時刻是否到來?

明斯基的觀點很容易解釋:信心爆棚的時候,投資者敢於冒險;好日子的時間越長,投資者冒險越多,直到過度冒險。一步一步地,投資者會到達一個臨界點上,其資產所產生的現金不再足以償付他們用來獲得資產所舉的債務。投機性資產的損失促使放貸者收回其貸款。“從而導致資產價值的崩潰。”

財政部也已經為此做了充足的準備:

中國的明斯基時刻是否到來?

這也是近十年來,中國退體養老金上調幅度最小的一次,也預示中國的老齡化到來,而老齡化就是中國的明斯基時刻,這個時間點距離現在不會太遠,我認為在再過10年,也就是2028年或是更早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