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元青花瓷器,一听到这个名字,就觉得高大尚,因为元青花瓷器为青花瓷器的开始,存世量少,精品更少,收藏圈的朋友就特别的喜欢收藏。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青花大罐,拍出了2.3亿的高价,折合当时的黄金比价,可以买两顿黄金,到目前为止也是价位非常高的艺术品。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元代青花瓷器是一个成熟期,早在唐代就有了青花瓷器,宋代少见,元代就突然大量的生产,并且出口世界各地。元青花瓷器珍贵,所以仿制元青花瓷器到处都是,那么如何鉴定元青花呢?我感觉应该把握三点依据。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一“至正型”元青花瓷器的特征。1929年有个英国人叫霍布逊在北京买了一对青花龙纹象耳大瓶,拿到琉璃厂去卖,结果没有人认,所有的人都认为此青花龙纹象耳大瓶为臆造品,元无青花,青花从明代才开始有的,这种错误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收藏界。霍布逊只好把这对大瓶带回英国,直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才研究清楚,确定此件青花瓷器为元代。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这对青花龙纹象耳大瓶颈部写着“至正十一年(为1351年)”,瓶身绘有缠枝菊花、蕉叶纹、凤纹、缠枝莲纹、海水云龙纹、波涛纹、缠枝牡丹纹及杂宝图案。其纹饰画工特别,具有元代的特殊风格,以后在全国各地又出土了很多元代青花瓷器,和这个“至正”型的元青花龙纹象耳大瓶风格相同,我们把和这对龙纹象耳大瓶风格相同的元代青花瓷器叫做“至正”型元青花。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二元代青花瓷器的钴料。元代青花瓷器钴料有两种,这两种青料我们习惯称之为进口料和国产料。国产料颜色发灰暗,多用于元代小件瓷器,也是比较粗糙的一类青花瓷器。另一种是进口的青料,一般用于大件瓷器,颜色浓艳鲜亮,釉面有黑色的铁锈斑点,有晕染现象。如至正型元青花大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纹梅瓶和国外大博物馆存的元青花瓷器都为进口钴料。


元青花瓷器鉴定的3点依据!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三元代青花瓷器的胎和釉。元代烧造青花瓷器的窑址有好几处,能代表元青花瓷器水平的只有景德镇窑,景德镇地区的瓷胎和釉面都是从宋代影青瓷器的胎质和釉面发展而来,所以胎质洁白细致,釉面白中闪青润泽,元代青花瓷器的大件大多是模制品,就是分段模制,而后粘接,器物内部施釉,但较为稀薄,能隐约看见胎质。元代青花瓷器的胎土配方为瓷土加高岭土二元配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