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青花瓷器至唐代产生以来,一直经久不衰,宋代无青花瓷器,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尤其是清代青花瓷器,更是青花瓷的发展高峰。那么清代青花瓷器如何进行鉴定呢?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一个时期,清顺治、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顺治青花瓷器的风格延续了明代末年崇祯风格,官窑瓷器几乎没有,到顺治六年景德镇才回复了官窑瓷器的生产。但是民窑瓷器非常盛行,并且质量很好,画工比较潇洒自如,胎质洁白细致,比较流行的器型有象腿瓶,也叫筒瓶,寓意大清江山一统。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康熙时期青花瓷器使用云南的珠明料。采用墨分五色的技法,也就是分水的画法。《陶雅》说:“其青花一色,见深见浅,有一瓶一罐,而分七色九色之多,娇翠欲滴。”收藏圈里常常把这种颜色叫做“翠毛蓝”,清人陈浏曾赞誉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熙青花纹饰蓝色艳丽,浓淡相间,层次分明,具有很高的立体效果。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二个时期,雍正、乾隆时期的青花瓷器。雍正时期的青花瓷器,由于使用浙料,艳丽程度不如康熙,一反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自由开放,变的非常严谨起来。雍正时期青花瓷器有两种风格,一是仿永乐青花瓷器,永乐时期青花瓷器用苏麻离青,青花瓷器颜色深沉浓艳,深入胎骨。而雍正时期没有苏麻离青,仿苏麻离青料的效果,有些官窑雍正所仿几乎可以乱真。二是仿成化风格,雍正时期青花瓷器总体优雅,尤其是仿明成化时期青花瓷器,淡雅清爽。乾隆时期青花瓷器延续了雍正的风格,但是纹饰变的更加繁密,为了追求宣德风格,故意用钴料点结晶斑的效果,瓷器釉面有橘皮纹,和宣德效果相似。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第三个时期,清嘉庆以后的青花瓷器。嘉庆、道光时期的青花瓷器生产仍然是瓷器品种最多的,嘉庆、道光时期青花瓷器继承了康熙、雍正时期青花瓷器,其呈色不如康熙、雍正时期青花瓷器稳定,不如康熙的翠蓝,颜色普遍发灰,并且开始有浮在器表的感觉,青料很薄。

如何鉴定清代青花瓷器?瓷器背后的故事!

咸丰、同治以后的青花瓷器都仿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翠毛蓝感觉,但颜色差别很大。光绪、宣统以后的青花瓷器更仿制康熙盛行,虽然有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风格,但是颜色不如康熙翠蓝,用料不如康熙厚重,漂浮釉面已经成常态。谢谢阅读!请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