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科研是一項工作,是完成學校、社會乃至國家交給的任務;科研是一種生活,是燃激情、融日常於其中;科研是一個理想,是一個人立志實現、為之奮鬥的人生價值。

對於林軍來說,工作、生活、理想都貫穿於他的科研生活中。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林軍,西安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系教授,主要從事新產品和技術管理、綠色和可持續管理、數據驅動的決策分析等領域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他從實物投資、商業模式、綠色和可持續發展等視角切入問題,通過推理和數據分析提出企業戰略和政策建議。入選首批西安交通大學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計劃,2014-2017年連續四年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讓科研的種子生根發芽

求真、探索,是他的性格與興趣所在。林軍愛問“為什麼?”,凡事都要“打破砂鍋問到底”,對於探索事物本質與真相有著不同尋常的好奇心。

1994年,林軍進入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學習,2002年,手握管理學碩士學位證書的他離開了西安交通大學。碩士畢業後,林軍沒有像許多管理學師兄師姐一樣直接進入企業,而是選擇了國外深造,走進了新加坡國立大學和荷蘭埃因霍芬理工大學攻讀工程管理方向博士學位。

“博士期間只有過年才會回家,回了一兩次家,基本上一年到頭都是在實驗室工作或者在企業收集數據,直到博士第三年才慢慢進入狀態”,林軍回憶道。讀博伊始,由於導師對他的研究方向不夠熟悉,所以,他常常獨自埋頭鑽研自己的領域。“得益於我本科和碩士期間打下的良好基礎,讀博期間的自我探索激發了我對管理學研究的濃厚興趣,也逐步提升了我的客觀分析與思維邏輯能力。”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此後幾年裡,得益於新加坡國立大學良好的學術氛圍,林軍的科研價值觀得到進一步培養,他愈發覺得科研是更適合自己的未來選擇,科研的種子由此生根發芽。

“做研究,需以興趣為起點,價值為導向;科研論文應該是水到渠成,而不是刻意為之。”科研在林軍的心中不單是工作,更像是由興趣引導、追求內心價值的過程。做研究、發論文的目的有很多,不同目的引發的結果也各不相同,但要做出真正有價值的科研成果,必須首先

樹立正確的科研價值觀,身為博士生導師的林軍在招收學生時就秉承價值觀優先的原則,“不為科研而科研,而是興趣使然、價值導向,這才是真正的做學問。”

科研是興趣,服務社會是理想

回國之後,林軍有了明確的人生方向,西安交大管理學院良好的學術氛圍加之對交大深厚的感情,使他選擇了回到母校。從此,林軍在科研的路上不斷前行。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2009年以來,林軍連續擔任三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人,一項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的子課題負責人,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第一參與人,在每一項科研項目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追求純粹科研,結果自是水到渠成。2016年7月,林軍作為第一參與人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促進生物質利用及技術創新的政策激勵機制研究”,通過管理學研究,給出系統的政策以幫助政府和企業解決如何高效使用生物質,加速清潔能源、循環能源的使用。2017年1月,林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於溢出效應的企業綠色產品投資及政府補償機制研究”,基於數據、模型從多角度研究綠色產品對企業的溢出效應,即企業投資綠色產品會促進企業其他產品的銷售,創造出國家、人民、企業的多贏局面。2018年1月,林軍作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基於市場導向的重大科技項目成果轉化的生態環境和制度優化”的子課題負責人,希望圍繞重大科技項目成果全鏈條轉化共生演化的行為特徵和角色功能定位,以促進科技成果成功轉化為目標提出有效的生態環境和制度設計。

回國的時間裡,林軍賦予了自己更高的理想,

他明白科學研究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社會,哪怕只有一點點的成果,也是自己努力的方向,是內心對自己的認可、價值的實現。

未來可期的科研道路

科研之路沒有盡頭,追尋內心價值的過程同樣沒有盡頭。在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家科學基金項目之後,以服務國家技術創新管理體系,以科研成果加政策建議為工作思路,以企業為根基銜接政府,促進企業與政府的聯繫,促進發展為工作內容,成為了林軍新的科研目標。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林軍將管理學概括為發現因果關係,進而達到控制和管理的目的,用嚴謹的科研態度得出讓大家都能明白的、能用於指導實踐的結論。調研、數據分析、政策分析、總結結論、發表報告,管理學的科研是對耐心的考驗,也是對科研興趣的考驗,作為應用科學、交叉學科代表,其研究內容和論文發表都需要從宏觀出發,配合長時、細緻觀察,故而管理學論文的寫就速度慢。即使如此,林軍共發表了28篇高質量SCI/SSCI國際期刊論文,從2014年起連續四年入選愛思唯爾(Elsevier)中國“高被引”學者。

“我不求做得有多麼優秀,只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對企業決策和政府政策制定有一點幫助,為社會做一些貢獻”,林軍的話很質樸。他的心中有一杆稱,一直衡量著科研在內心世界的價值;他的心中還有一面旗幟,一直堅定的指引自己以科研為路,為社會做貢獻。

連續4年入選中國“高被引”學者,交大這位教授是“決策科學領域唯一的西北地區入選者”!

西安交通大學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為我國最早興辦的高等學府之一。學校還是“七五 ”、“八五”首批重點建設項目學校,是首批進入國家“211”和 “985”工程建設,被國家確定為以建設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為目標的學校。近年來學校通過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加快培養和大力引進教學科研骨幹,建立了一支以院士、國家教學名師、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傑出人才為中堅的優秀師資隊伍,為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不斷開創高素質高層次人才培養新篇章。西安交通大學所培養的學生在祖國建設中發揮著骨幹作用,用熱血譜寫了交大學子奉獻社會的輝煌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