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賣場那些事

唐宋賣場那些事

唐宋兩朝合起來有600多年,堪稱我國古代卓有建樹的重要時期,經濟發展也達到相當高度,從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市場中也能見其大概。

唐代長安外郭城內,皇城左右有東、西二市,每市皆方六百步——我國古代舊制一步為5尺,唐代的1尺約等於現在的31釐米——也就是說,東、西兩市的長度都接近1公里,這是當時國內最大的商圈,市面上商鋪眾多,據文獻記載共有二百二十種行當,“邸肆千數”。到了天寶八年(749年)又增設了南、北市。這種商業模式被稱為坊市制度。坊市制度下,京城的每條商業街不僅建有2至4個坊門,而且還設有鐘樓,上面架著鼓,早晚由專人適時敲響“以警昏曉”,起著通知關閉、開啟商業街坊門的作用。坊門入夜關閉,直到早晨五更三籌(天亮)再打開,恢復街道貿易,在坊門打開前都屬於夜禁時間,大街上禁止通行,並停止一切活動,違者就是“犯夜”,要處罰,除非有特殊原因,“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唐律疏義》)長安東、西開市時,商賈雲集,熙熙攘攘,買什麼的都有,即便什麼也不買,中外富商、京城闊少們還可以吆五喝六地到胡姬酒店裡喝酒尋歡。

唐朝是一個開放的社會,與世界各地的交流非常廣泛,這也充分反映在了市面上,西域的、海外的好東西,吃穿用玩,在唐朝長安市面上都能購買到。要說一說的是,西域胡商不僅有在長安城裡販賣奇珍異寶的,也有做一些小買賣的,這在唐人小說中頗多事例。《任氏傳》記載,長安市面上有胡人開店鋪賣胡餅,“門旁有胡人鬻餅之舍”。餅類是唐朝人的主要食物之一,無論貴賤貧富都愛吃餅,這胡人賣的餅自然是“胡餅”。胡餅什麼樣?胡餅有點像我們現在吃的芝麻燒餅,但又不完全是,胡餅中間還夾著肉餡,味道更加酥香。《太平廣記》中描述“胡餅如(鬥)笠”,可見,唐代胡餅比如今的燒餅要大很多。量大營養好,在長安市面上,胡餅很受歡迎。

唐代,與管理規範嚴格的坊市同時存在的,還有一種“草市”——言下之意如同“草”一樣隨地開辦的市場,“草根”一詞是早有淵源的。一般來說,唐代“草市”在城市的城門以外,或者城郭附近,開展定期貿易。隨著時間推移,商業逐漸繁榮,草市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固定的店鋪,久而久之,形成了新的民間商業街,但形式比坊市靈活,於是“草市”就升為“鎮市”。與“草市”相比而言,“鎮市”的市場形式更加穩定,而且更有規模。

唐代對市場的管理很規範,有專門管理市場的官吏,長安、洛陽“兩京諸市,置(市)令一人,從六品上;(市)丞二人,正八品上”,在這些朝廷命官之下,還有錄事、史、典事、掌固等官吏,協助市令、市丞對所轄市場的貨物質量、價格、真假和器物度量的精確與否,以及收稅、財貨交易等等,進行全面嚴格管理。商業市場切近民生,所以唐代從中央到地方都設專職官吏管理大大小小的市場,這也對唐代商業的發展繁榮起到積極作用。

唐代的市場管理人員面對基層,手握實權,在監督制度不甚完善之時,難免會有市官在市場中坐大的現象。唐朝的《朝野僉載》中講了這麼個小故事:唐代有個管理長安西市的官吏叫魏伶,一邊工作一邊忙著玩鳥。他有一隻赤嘴鳥,這鳥被他馴化得極其機靈,常常在西市中飛來飛去,或是站在店鋪前,或是歇在人身上,嘰嘰喳喳地直叫喚,彷彿是在向人討要什麼東西。一天,有人用一枚銅錢逗它,它竟然用嘴銜著錢飛送給主人去。久而久之,長安西市的商家都知道這隻赤嘴鳥是西市丞的寶貝疙瘩,被稱為“魏丞鳥”,不看僧面看佛面,只要它飛來了,商人們都會給它嘴裡放一文錢,這樣一來,魏伶能“日收數百(錢)”。這個管理市場的官吏在自己轄區變相斂錢受到大家的諷刺和不屑。

到了宋代,雖然疆域較之唐朝縮減了,但是商業卻更加繁榮,坊市制度不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坊市格局被打破,在政府的默許下,街上隨處都可以開店設鋪,商鋪越開越多,有的還要擴大營業,由於京城地狹人眾,所以商家想著法子佔道經營,擋也擋不住,所以到了北宋後期,官府幹脆就對佔道經營的商家徵收“侵街房廊錢”了。同時,宋代在市場管理上,也有了歷史性突破,唐代的坊市管理模式基本廢除,雖然宋代也有管理市場的市官,但是他們的主要職責是為帝國收稅,而商業行會在宋代商業中成為重要角色。行會對內作用涉及組織貨源、分配貨物和貨幣,對外而言,商業行會在經營上排斥非行戶的競爭,以保護和壟斷各行利益,同時,行會也配合政府對商戶的控制。

宋代大城市的市場繁榮景象,我們可以從北宋風俗畫《清明上河圖》中領略一二。據相關文獻記載,北宋的首都東京市面上有高檔酒樓72處,特色飯店更是不計其數,有南食店、北食店、川飯店、胡餅店、素茶店、素菜店等等。此外,在肉食鋪、水產店、果品店裡,也是南北特產兼有,琳琅滿目。再說,南宋朝廷雖然偏安一隅,但是其首都臨安,有“菜市、花市……鮮魚行、布行……花團、青果團……”,各行各業有四百十四行,商業活躍情形絕不啻於宋朝初年。

宋代的各個州縣,有鎮市,還有廣泛散佈鄉間的墟市,這“墟市”與唐朝的“草市”類似,兩天一集會,也有的約定為“三數日一次市會”,實際上,集市的間隔時間長短,反映了這個地區經濟發展、貿易交換能力的強弱,是動態化的。南宋名臣范成大於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從蘇州到廣西靜江府去赴任,路經五個省區,一路上看到了很多墟市,如在湖南的衡山縣,他就發現很多鄉村墟市中貨物很充盈,“江、浙、川、廣,眾貨所聚”,買賣頻繁,百姓貿易購物很方便。同時,宋代還有各種專業性強的集市,如汴京城裡專為僧尼服務的大相國寺附近每月開五次的定期市,成都府的藥市,各州縣的蠶市以及進行商品交易的廟會等。這些不同層面、不同規模和靈活多樣的市場,使得宋代的商業貿易網非常發達。

最後要說一說,宋代市場上,有人專門收集整理城市各個大市場和小市場的商品價格、商業合同、放貸利息、特許經營信息等,將這些信息提供給有需要的商家或是客戶,同時在市場上為買賣雙方說和、介紹交易,做交易的中間人,而從中獲取佣金。這些人被稱為“牙儈”或者“牙人”“牙商”等,類似於現在的商業經紀人,雖然這種職業早在漢代就有了,但是在宋代市場中他們起的作用更大。(來源丨看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