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薛之謙和李雨桐的故事好像是遠去了,自從薛之謙爆出和前妻複合成為微博熱搜之後,他的前女友李雨桐立刻爆出大批量薛之謙過去“渣男”的真相,一時間將他打落好好男人人設的神壇,然後緊接著就是兩方互揭黑歷史,對彼此潑盡髒水。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這對男女之間的故事一時間成為全民狂歡的談資,人們順著他們拋出的證據開始回溯這對曾經恩愛無比的情侶是怎麼走到現在這種地步的,他們經歷了什麼,究竟誰對不起誰,究竟誰在說謊,隨著一樁樁往事被揭開,真相卻越發撲朔迷離,直到後來這件事又被新的熱點掩蓋,人們迅速地轉移視線,又開始關注新的騷動。

這個熱點雖然過去了,但是我仍舊對這件事背後對於愛情的褻瀆不能釋懷,有人說這個時代沒有愛情了,只有利益牽制著人們的情感,我不會反對也不會認同,這的確是現在這個時代的面貌:財產決定著婚姻,速食相親讓婚姻和愛情變得如同菜市場買賣一般廉價,結婚離婚的手續只需要繳納幾塊錢的手續費……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但是被這個時代的看輕的婚姻與愛情卻是人類最美好的情感與儀式啊,有多少人相愛卻不能結婚,又有多少人在歷史的長河中甘願為了愛情拋棄生命,影像世界裡塑造多少痴男怨女,讓人為了他們百轉千回的愛情而煽人淚下不能忘懷:有死亡也不能拆開的《人鬼情未了》,有跨越性別的《斷背山》,有跨越物種的《美女與野獸》,有跨越身份的《羅馬假日》……無數的愛情故事讓人記憶猶新,希望大家永遠相信生命中會有真愛存在與等待。

我小時候看的所有的愛情電影中有一部《胭脂扣》讓我印象最為深刻,那時很小看到某個電視臺播放的深夜電影節目,懵懵懂懂地只當做鬼片來看,可是看到影片最後,如花在蒼老的十二少的面前哼起他們初見的那首曲子,然後如花將十二少所贈的胭脂扣還給他之後,決然離去消失於夜深處之後,我突然胸口悶住了,有一種苦澀悄然爬上了心頭,那是我對這部電影最初的感受,到後來慢慢長大看了李碧華的原著,又看了幾遍電影,這種感受才變得漸漸系統與透徹。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胭脂扣》的故事跨越了人和鬼,跨越了50多年,以兩條線串聯起兩對情侶的故事,第一對主角如花和十二少,他們相識於青樓,一見面便對彼此暗生情愫,如花是當紅的妓女,十二少出生於“南北行”的富賈世家,,因為社會地位的懸殊,他們的愛情必將走向悲劇,他們之間的感情僅能存在於“逢場作戲”之中,真到了彼此深愛到想要結為連理,就遭到了十二少家庭的反對,在家庭的壓力以及生活的貧困,他們選擇了攜手自殺渴望直到黃泉都在一起……

可是,如花去世後在黃泉路等了十二少五十三年也沒等到他,她等不了了,於是又來到人間,此時香港已經千變萬化,她只好找到了報社工作的袁先生和他的女友,對他們講述了自己和十二少的故事,袁先生他們深受感動,於是開始幫助如花尋找十二少,經過一番努力終於找到了已經垂垂老矣孤苦無助的十二少,此時如花已經知道了十二少背棄諾言獨自偷生,她的心死了,她半個多世紀的等待化為泡影,她看破了真相,於是她將定情的信物胭脂扣還給了十二少,在十二少乞求中選擇了離開。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說實話《胭脂扣》這部電影並不是一部完美的五星電影,它的缺點很多,情節跳躍,感情描述地不夠深刻,人物的動機模糊不清,但是瑕不掩瑜,這部電影帶給人的感受卻是如此的精緻而蒼涼,而且這部電影的兩大主角張國榮與梅豔芳,都是風華絕代並且早已逝去之人,更為後人欣賞這部電影製造了深深的遺憾感與美好事物消亡之後的悲劇美學。

有人說《胭脂扣》就像是《紅樓夢》,我認可這種觀點,因為李碧華的諸多作品深受《紅樓夢》的影響,整個故事剛開始也是籠罩在一片繁華著錦的浮華之中,而後隨著十二少與如花走出了剛開始愛情萌發的夢幻而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之時整個色調又開始變得灰暗,一直到最後如花變成鬼來到新時代的香港,整個色調完全變得蒼白與灰暗,這和《紅樓夢》前期、中期一直到末期帶給人的色彩感受如出一轍。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整部影片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畫面,就是如花和十二少在華美的榻上,靜靜地眼神迷離地相擁在一起抽著鴉片煙,煙霧升騰,紙醉金迷,而一切的悲劇卻註定好了。

拋卻電影留給人的美學感受與靈魂深處的震顫之外,我想探討下文章最開始關於愛情的問題,究竟如花和十二少的愛情除了外在的因素之外,他們自身又有什麼缺陷呢?他們對於愛情都不夠成熟,他們之前沒有愛過,所以不懂什麼才是愛,雖然有著熾熱的愛,但是卻烈火烹油,轉瞬化為灰燼。

先來說如花,可能大多數人有感於如花痴情地等待與最後化為泡影的執念都對這個角色深感同情因此生出憐愛,可是她在這段感情中用力太猛,撕扯著十二少,讓他倍感愛的壓力與無望。袁先生的女朋友曾問袁先生是否會愛上如花,袁先生坦言:她的愛我招架不了。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影片中曾提到如花自從做妓女之後就開始去文武廟求籤,尤其是她和十二少相遇之後,求得籤都是好籤,這成為了她的精神力量,她相信他們是可以天長地久的,這同時也是她的自我安慰,因為如花其實是一個很要強的人,並且渴望著幸福,我想她愛十二少的同時,也在渴望憑藉這個男人,脫離妓女的身份,能為自己的下半生找到依靠。

因為愛的熾熱以及生命的希望纏繞著這個女人,她渴望佔有十二少,因為才鼓勵十二少去學戲,一來是想讓十二少學得一技之長維持他們的生計,二來也是希望藉此將十二少拉入屬於她的世界之中。可是十二少的背後是富足的家庭與訂婚的表妹,他比如花擁有的太多,顧慮的也太多,他被拉扯著,躊躇於兩個世界之中,但是愛太過強烈,因此他們選擇赴死來結束一切以及永恆在一起。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可是當十二少被救活,我想他看著如花的屍體,以及自己擁有的一切時,他一定動搖了,我想每個人都會動搖的,沒有幾個人真的可以“徘徊庭樹下,自掛東南枝。”十二少不過是一個沒有魄力的男人罷了,他愛如花,卻不知道如何去愛,在這段感情中四處碰壁,他只是一個多情的公子罷了,不是一個可以相守一生的男人。從他的兒子說,他敗光了家產,只能流落到片場兼職就可見一斑。

他們愛的太過用力,太過執著,電影最開始十二少在倚紅樓點燃炮竹放出“如夢如花月,若即若離花”這幅牌匾的時候,我就想起來《金粉世家》中金燕西追求冷清秋的時候也用過同樣的方法,就和現在年輕人擺蠟燭求愛一樣,哄哄鬧鬧到最後又有幾人能天長地久。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我想起慶山在她的《春宴》中那段關於愛情最深刻的描述:

我們的感情,來的這樣迅急,這樣完滿,這樣美,一開始就點亮了所有的燈。這燈,多的數不完,看不盡。但如果可以重新來過,時間倒流,還能再有一次開始,讓我們持有耐心和希望,一盞一盞慢慢地點。點一盞,亮一盞。點一盞,再亮一盞。這樣,就可以長相廝守,慢慢攜手走到老,走到死。而不是在活著的時候,看著這亮滿的燈火逐漸稀落下去,一盞一盞地冷卻,熄滅,黑暗,摧毀。

致敬梅姑和哥哥,記那些年讓我們唏噓的港式愛情

薛之謙和李雨桐也好,如花和十二少也好,焦仲卿和劉蘭芝也好,金燕西和冷清秋也好,他們的愛情走向悲劇,除了外在的因素之外,他們自身也是太過轟轟烈烈,一時間就點亮了所有的燈,亮如白晝,但是結局只剩步入沉暮與黑夜。

人生若只如初見,愛情從最初見之乍喜,到最後的凋零分離,兩個人這個痛苦的過程中,所承受的歡喜與悲傷,只有他們自己才知道,而傷到最後又有誰可以全身而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