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文安窪地下的萬擔黑糧,全國見過的人很少,你見過嗎?

昔日文安常澇、蒲、榨菜、地梨兒、蘆葦。都是水生之物,遇澇則發,

蒲能編席做墊,蒲棒能做火絨。榨菜可飼豬,鋪房,乍樓可磨面充飢。地梨兒更是神物,饑荒年景,賴以生存著數以萬記,並曾作為文安特產,惠及臨縣,一次同窪地梨兒的人,曾達十萬之眾。所以古窪諺語云;文安窪,三宗寶,榨菜,地梨兒,三稜草,蘆葦。天譴神物。

在文安窪,最富有傳奇特色的莫過於地梨兒了,據《文安縣誌》記載:地梨,有人、豬兩種。豬地梨,堅韌異常,不能齧,但以飼豬;人地梨,甘脆,類荸薺,生熟可食,能充飢。河決生水中,民取為食;水落藏土中,歲久不朽,亦不芽。一遇河水,生機勃發,旬日遍郊野,生性獨異。

埋在文安窪地下的萬擔黑糧,全國見過的人很少,你見過嗎?

地梨兒

關於地梨兒啊,老人們有這麼一個傳說,說地梨兒是宋王和包公所賜。據說宋朝時期,文安窪常鬧洪澇災害,十年九不收,人民生活飢寒交迫。宋王得知後,便派包拯來文安窪視察災情,賑粥放糧。包公對災民生活同情,他一方面大辦粥場,對災民施賑;一方面為文安窪人想生存之策。包公想了很久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於是便吩咐侍從上香求“神”。一天夜間,一個名叫“觀音”的神仙給包公託了一夢,讓包公用筆畫個災民能解飢之物,埋在大窪積水下面的泥土裡,立刻便會長出滿窪遍野的充飢之物,災民便可歲歲行救。包公一夢醒來,便讓侍從快拿筆墨來,為災民勾畫解飢之物。他構思片刻,便揮毫畫出了一個黑色圓形並適合水生之物。最後一筆畫了芽眼,活像個鴨梨的把柄,故名地梨兒。第二天,包公乘小船親自將地梨扔置到窪澱深處。因包公鐵面無私,為官清正,結出的地梨皮色油黑,內肉雪白,並傳說地梨有遇旱能下潛,遇澇能上浮的本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