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上一期剛剛介紹了著名的長城腳下的公社,都是典型的現代風格建築,那麼新民居跟現代建築是什麼關係呢?首先要肯定地講,新民居設計的風格基本上是屬於現代建築的,這個從屬的關係是一定的,我們可沒有狂妄到想要撇開現代建築去創立新風格,但是新民居和一般的現代建築又有幾個重要的區別,也算是我們自己的研究成果吧,今天寫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文章有點狂,生活太平淡,偶爾刺激一下不也挺好嗎?

第一,關於大格局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上圖為國外某現代別墅 圖片來自互聯網

可是同樣源自西方的機器化大生產,卻宿命般地走上了另外一個極端,汽車一定要追求超級穩定的大格局,否則就會虧本,發展到今天,甚至出現了令人震驚的——大眾汽車這樣的套娃品牌,拉長一點就是輝騰,圓潤一點就是帕薩特,消瘦一點就是CC,砍掉屁股就是高爾夫,全部基於類似的平臺(發燒友請批評指正,我其實不太懂,都是聽來的),還有很多零件可以互換,但是售價可以相差10倍以上!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上圖為大眾汽車的車型對比

而現代建築的機器化大生產,最多也就停留在牆體、門窗等等構件上面,很難去固定幾個大格局,因為現代建築發展到今天,面對的是無窮盡的多元文化,無窮盡的功能變換,自然而然,一定會採用無窮無盡的隨機設計來滿足市場。換句話說,就是怎麼設計都成立,可以隨便地亂來,也可以很認真地亂來,反正。。。。。反正就是亂來。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上圖為廣州歌劇院 由扎哈設計 圖片來自互聯網

所以你看到現代建築的異彩紛呈,甚至是光怪陸離,一方面在大格局上莫衷一是,另一方面在設計成本、設計週期上居高不下,建築設計變成了另外一種時裝行業,都去追捧香奈兒,追捧維密,強調的是設計師訂製,大家都被少數的設計精英牽著鼻子走,讓他們來告訴大家,今年流行什麼花紋,流行什麼顏色。

於是我們被各種各樣的玄妙理論包圍著,不管是最頂級的張永和、馬清運、庫哈斯、扎哈,還是普通的設計界新秀,嘴巴里講的話都不容易聽懂。為什麼聽不懂呢?聽懂了就不高級了嘛。。。。。這一切,都是因為追求多樣化,如果產品的本質並無進步,那麼為了中標,只好吹牛皮了。而且,在這場吹牛皮的全球競賽中,誰說得最玄乎,誰的作品最誇張,誰就能中標。加上媒體最喜歡這些內容,幫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安利工作,彷彿建築設計行業一片日新月異。

然而扒開絢爛的表皮,現代建築其實已經停滯了將近半個世紀,自從柯布西耶、賴特、密斯凡德羅等老一輩建築師退場之後,現代建築並沒有任何激動人心的發展,不管是王澍、貝聿銘、安騰、磯奇新或者丹下等等,都在玩概念,玩表皮,玩空間。我無意詆譭大師們,他們的作品肯定都是很美很美的,只是他們除了比我帥,比我酷、比我有錢以外,他們的核心思想是我看不懂的東西。我這個人可能太實在了,看不懂就是看不懂,你鄙視我我也看不懂,怎麼著吧。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上圖及下圖均為磯奇新設計的深圳圖書館 看上去是很美很美的 魯仲鵬拍攝於2009年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什麼城市脈絡的延續啊。。。。什麼空間與人性的對立啊。。。。什麼君子不器啊。。。。。天哪,零零發,你到底在搞些什麼呀?!你說,你說,你到底在搞些什麼呀?!我現在已經基本上把自己和那些最前沿的建築理論隔離開來,不再關心他們在研討會上有什麼論調,我已經很多年不再登錄abbs了,你們自己玩兒吧,我跟你們不是一路人。

新民居和其他現代建築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反對每一個項目都要從零開始研發,而是致力於尋找一個穩定的大格局,這個大格局南北通用,老少通吃,男女相宜,呵呵,至少在我大中國範圍內, 不喜歡這種大格局的人是少數。那麼什麼樣的大格局能夠具備如此的神力呢?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不就是個四合院嘛。。。。

我們把南方、北方的四合院都梳理一遍,把其中的精華拿出來,糟粕去除掉(包括封建迷信什麼的),嘗試深刻地理解傳承了數千年的各種秩序和尺度,然後用現代的建築語言將其表達出來,就形成了新民居今天的這個所謂的“大格局”。它跟新中式有很大區別,因為我們不追求極致的復古,巨大而震撼的庭院景觀,更加不主張超高的造價,我們想要的,只是普通中國人心裡最念念不忘的那一份樸素的感覺——

對稱——中空——靜謐——緊湊。

下圖均是新民居近期的作品,分別位於河源、宜昌和天津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新民居和現代建築的區別(一)大格局

說起來真的沒什麼了不起的,任何一個有一點責任感的建築師應該都能想得到,傳統建築裡蘊含著幾千年的人居智慧,全盤拋棄掉,然後另起爐灶,那個明顯是傻X嘛,我從業這二十幾年來,最大的困惑就是,難道只有我想到了這一層嗎?我得是多麼的英明神武啊?!那些大咖大牛都幹什麼去了呢?居然留下這麼一個巨大的漏洞,讓我等鼠輩鑽了空子。說起來真的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不是嗎?

如果真要仔細分析的話,可能大師們和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的媒體都比較關注城市裡的大項目,有錢的項目,至於鄉下的私人住宅這樣的邊緣化項目,還是留給魯工這樣的邊緣人去做就可以了。於是,我們竟然成了中國新一代民居的開創者(自封一下)。所以我是幸運的,偏居在海邊一隅,做一點小項目,慢慢地向遠處漂移,距離幾十公里外的中國設計之都越來越遠,那裡早就不再是我的江湖。

未完待續,後面還會討論建築的開放性和裝飾構件。下期再聊。

分 享 此 文 , 助 力 新 民 居 的 成 長 與 蛻 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