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他在村裡拾糞,孩子們都叫他三斤狗,沒想到他身份不一般


故事:他在村裡拾糞,孩子們都叫他三斤狗,沒想到他身份不一般

人們只知道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秘密來華幾次,之後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建交,卻不知有位華人為此奔波立下汗馬功勞,這位華僑如何奔波是國家機密,我們不得而知,我只來說這位華僑回到故鄉看望他叔叔的一些逸聞趣事。

故事發生在七十年代,有幾年不回家過春節了,父母工作忙,要我今年春節陪爺爺過。那時的寒假沒現在的長,也沒現在的早,臨近春節了才放。媽媽送我上車,一再囑咐:“回去好好陪爺爺過春節,不準調皮搗蛋。”

班車把我載到老家那個小鎮就停了,雖然前面還有公路,班車不走了,因為到了圩鎮就是終點站。爺爺早就在站點等我了,一看見我就張開雙臂,我當然也張開雙臂,像只小鳥飛到爺爺懷裡。

“我的好孫子,想死爺爺了。”爺爺擁著我說。

“我的好爺爺,想死孫兒了。”我擁著爺爺說,很快有人投來驚奇又羨慕的目光,一個兩個好多個,那時的農村還比較落後,見識也少,很少有人在大庭廣眾之下,摟摟抱抱,還大聲嚷嚷,就算是最親的爺孫也沒有。

一陣後,爺爺拉著我的手回家了,從小鎮到我們老家那個村子還有兩里路,不過是一馬平川。一路上爺爺問我學習情況,我問爺爺的身體和生活,爺孫談著很快就到村口了,一個年齡和爺爺相仿的老漢在前面揀著豬屎、狗屎、牛屎往竹簍裡放,幾個和我年齡一般的孩子在後面追著喊:“三斤狗,背駝駝,背糞簍……”時不時還靠近點往老漢揹著的竹簍裡投樹枝和泥巴。我問爺爺:“這個人是誰,怎麼都喊他三斤狗?”我已經離開老家五年了,從爸爸到縣委當了主任,媽媽就調到了縣城裡教書,我也進城裡讀書了,對農村的一切都感到新鮮和好奇。

爺爺說:“是城裡下放來的一個黑五類(地、高、反、壞、右的簡稱)負責收撿村前村後村中的糞便。”


故事:他在村裡拾糞,孩子們都叫他三斤狗,沒想到他身份不一般

“年紀和你差不多吧,為什麼孩子們還叫他三斤狗。”

“具體的爺爺也不清楚,可能是他一生下就三斤重吧,狗比較好養,家裡人打小就給他起了小名叫三斤狗吧!”

“那他就沒有大名嗎?”

“應該有,可誰也不知道,大前年那幾個押他來的民兵當著大夥的面這麼叫,後來村上大人小孩都這麼叫了,反正是個黑五類,怎麼叫不是叫。”

爸爸大小是個官,知道我回來了,村上的大人小孩都來家裡看我,不出三天我和村上的孩子們就混熟了,隨便可以叫一兩個小夥伴的名字。當然也就加入到他們的行列中,跟在三斤狗的後面追著他,時不時往他的糞筐裡丟樹枝和泥巴,唱歌一樣叫著:“三斤狗,三斤狗,背駝駝,背糞簍……”後來有個大人還打個謎叫我們猜,謎語是這樣的:遠望拉弓射筒,近望背米回家,坐似貓兒撲鼠,睡如曬乾狗蝦。我們猜不出,那個大人神神秘秘的,又不講給我們聽,好後來爺爺才告訴我是笑三斤狗的,笑他什麼,大家不妨猜猜。

那天是臘月二十八,我記得還有兩天是三十夜,下午我和幾個小夥伴在地裡打紅薯窯。一個個弄得嘴巴黑乎乎的,像個大花貓。回到村上見到三斤狗,又是追著唱:“三斤狗,背駝駝,背糞簍……”

突然有一輛吉普車在村口停下來,後面跟著一輛解放牌汽車,從吉普車裡走出一個男人大喝一聲:“不準喊三斤狗,聽到沒有,不準這樣喊了。”我仔細一看是爸爸,忙跑到爸爸跟前問:“不喊三斤狗,叫什麼?”爸爸說:“叫三伯,聽見沒有?”

是爸爸說的,我當然得聽了,之後爸爸走到三斤狗身邊說:“三伯呀,對不住了,我們的工作做得不到位,讓你受苦了,孩子們不懂事,你也別見怪。”

馬上有兩個工作人員上來,摘下三斤狗背上的糞簍和糞刮,拉回村裡去。又見五六個工作人員從解放牌汽車上大包小包、大件小件往下拿,放到會議室。我還想看,爸爸卻攆我回去吃飯了,我問爸爸:“那你呢?”爸爸說:“別管,爸爸工作忙,叫你回去,你就回去。”


故事:他在村裡拾糞,孩子們都叫他三斤狗,沒想到他身份不一般

我想吃了夜飯再來會議室看看,爸爸他們是怎樣收拾三斤狗的,卻因為玩得太困了,吃飽夜飯洗個臉洗個腳,我就睡下了。

第二天吃了早飯,我正想出門,卻見幾個小夥伴跑來說:“勇子,快去看,三斤狗從原來的爛屋子搬到生產隊會議室裡了,打扮得好漂亮!”我馬上跟小夥伴們去,爺爺和村上好多人都湧去看了。

生產隊會議室大門房開著,人進人出,我和幾個小夥伴趴在窗口看,裡面佈置一新,原來的桌椅板凳不見了,擺上了全新的沙發桌椅。廳上日用物品一應俱全,一張方桌上擺放著一臺帶大喇叭的留聲機,這種留聲機是後來看反映大上海題材的電影和電視劇才看到的那種。看到的村民和我們這些小孩子無不嘖嘖稱讚,老實講,我在縣革委看到幾個主要領導家裡客廳都沒有這麼富麗堂皇。

中午時分,一輛吉普車在前面帶路,紅旗牌轎車在後面跟著。後來聽媽媽告訴我,有國務院、外交部、省、市的幹部跟來。車子在村口停下,爸爸在前面引路,後面是個西裝革履的男人,兩邊和後面跟著十多個工作人員和幹部,西裝革履的中年男人就是三斤狗的侄兒,一個美籍華人。

三斤狗一身新衣服由一群社隊幹部陪著從村裡迎出來,奇怪的是,三斤狗今天背不駝了,昂首挺胸走在最前面,迎面看見,爸爸便說:“高先生,你看看誰來了?”爸爸這頭說完,又跑到三斤狗的身邊:“三伯,你看看誰回來了?”幾十年不見,叔侄倆淚流滿面相擁在一起,在場看到的人們無不流淚。這以後,村上的大人小孩都不敢喊他三斤狗了,一村的人都叫他三伯,喊得怪親熱的。

三斤狗詼諧的說:“我這個狗崽子,真能長,一夜之間由三斤狗長了二百九十七斤,成了三伯(百)。”這句話和這個故事一直流傳到今天,一經有人在我們村村民面前,講某人某人如何如何,這個村民便會講這個故事給他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