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邸 义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辛集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结合辛集实际,因地制宜、求新求变、奋发作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辛集路径。 坚持在传统产业提质上下功夫,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抓紧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使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经济效益和产业素质得到新的提高。从辛集市经济发展现阶段实际情况看,皮革、钢铁、化工等传统产业市场需求仍然非常旺盛,对财政税收、劳动就业的支撑地位仍然不可替代,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地“砍”,而是科学地“减”,减少那些污染环境、高危风险、落后产能的因素,真正使传统产业除污去垢、轻装上阵,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对皮革业,我们以被列入京津冀环保治理重大科技专项为契机,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段宁、石碧、杨志峰等国内顶级环保、皮革专家为技术支撑,引领推动108家制革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最终形成30家左右股份制骨干企业;我们还成功引进了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兴昂国际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投资10亿元的集制革、服装、箱包、鞋靴全产业链的一期工程项目建设,真正实现投入上规模、工艺上水平、环保上档次,着力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生态皮革生产基地。同时,组织皮革企业以“辛集展团”整体形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会,先后惊艳上海滩、火爆时装周、挺进米兰展,与国际大品牌同台竞技,在世界舞台展示辛集皮革形象。我们还要努力打造千亿级大产业,进军乃至占领国际高端销售市场,真正实现由“中国皮都”向“国际皮都”跨越。对钢铁业,严格落实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鼓励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向产业高端和尖端发展。两年来,澳森公司在环保技术攻关、科学精准治理上投入达到4亿多元,取得重大突破,总体颗粒物排放低于国家标准30%,二氧化硫低于标准40%,氮氧化物低于标准10%;同时,还积极研发生产82B、焊丝钢等特种钢材,努力打造科技澳森、绿色澳森、生态澳森、旅游澳森;对化工业,实行总量控制,坚决关停取缔11家涉氯化工企业;同时,按照环保部“退城入园”的要求,积极引导液压支架油、皮革辅助剂等12家市区内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的化工企业向开发区整体搬迁,在规模发展中提升环境治理和抵御风险能力。

努力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辛集澳森公司厂景

坚持在新兴产业培育上下功夫,着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科技发展。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努力在改革创新、开放合作中加快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如果说传统产业是辛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财政税收的根基,那么,高新技术产业就是辛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尖兵”。去年以来,我们抢抓京津冀产业布局调整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重大机遇,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关系,转化落地一批高科技研发项目。按照“科技引领、特色鲜明、多点支撑”的思路,大力引进、培育了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3D打印、石墨烯、溅射靶材、线性滑轨等30多个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的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推动辛集绿色发展的新增长极。特别是辛集双吉化工公司,通过与上市企业利民公司开展股权合作,得到2.4亿元资金注入,进行了大力度技术改造,将超越美国陶氏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代森锰锌颗粒分散剂生产基地。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支持申科、腾跃、金士顿、鸿锐等骨干企业,以中科院、中铁院、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顶尖科研院校科技力量为支撑,着力打造精密互感器、聚氨酯高铁材料、空气悬浮轴承、橡胶手套等20余个“全国第一”,全面提高辛集高科技产业在业内的话语权、定标权、定价权,努力在未来产业竞争中抢占“制高点”。

坚持在高端人才引进上下功夫,着力推动研发创新、转化创新、体制创新。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把“人才强国战略”列入国家“七大战略”之一。同时强调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增强引人才、育人才、用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设立了5家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正在积极与任南琪、谢建新、费维扬、王辰等相关领域的院士进行洽谈,今年全市院士工作站将达到10家,力争达到15家。同时,我们还设立了人才引进、自主研发等奖励基金,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了50套“博士楼”,现已引进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端院校及意大利、土耳其的16名高端人才入住,为骨干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智力支撑。我们还积极鼓励企业引进管理、技术、应用等领域的顶尖人才,为辛集企业发展服务,为辛集经济发展服务。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河北金谷公司以年薪100万元聘请山东鲁西集团技术专家任公司技术副总,并与江南大学联建了研究生流动站,正在联建博士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增塑剂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人才战略是强国战略,更是强市战略。我们将按照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努力以最真诚的态度、最优厚的待遇、最宽松的政策,为各类高端人才搭建一个创新创业、成就辉煌的平台,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作者系中共辛集市委书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