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票房破億:小人物如何敘說大歷史?

《二十二》票房破億:小人物如何敘說大歷史?

真實平靜剋制更是一種力量

8月19日,講述我國倖存“慰安婦”現狀的紀錄片《二十二》票房破億,創造了國產紀錄片的票房新紀錄,遠超上映前600萬元的票房預期。觀眾在表示“勿忘國恥”的同時,也伴隨著更多的感動,正如有評論說,“沒想象中沉重,大多是感動”。

片中不穿插歷史畫面,不配旁白,極少的背景音樂,沒有戲劇般的衝突,也沒有深挖痛苦。有的是一群老人日常的生活:吃飯、睡覺、看電視、打牌、喂貓……影片從頭至尾都很平靜,甚至還有暖人的笑與兒時的童謠。老人說到傷心處時,擺擺手說“不想說了”。

影片以數字命名,如今22位老人僅8位健在。一方面是在提醒觀眾,倖存者越來越少,亟待關注;另一方面則在告訴我們,我們常說勿忘歷史,更該考慮怎樣勿忘歷史。歷史敘事常常是從宏觀出發,大部分小人物被淹沒在大的歷史背景中。但歷史是所有人參與的,歷史的傷痛往往更殘酷地留在小人物身上。

在“慰安婦”這個大命題下,每個倖存者都有自己的故事。《二十二》使用了逆向思維,讓小人物發聲,從個體角度重構歷史。老人的鏡頭感並不好,然而表現出的真實、平靜、剋制更具力量。

影片結束時有位老人說:“希望不要再打仗,因為一旦打仗,會有許多人死去的。”經歷過磨難的她們有傷痛但沒有一味地活在過去,這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樂觀。前事不忘,後事之師,願這個世界永遠剋制、平靜,不再有人成為她們。

“我養你”未必是歧視

最近,一條新聞引來網民圍觀。月薪5000元的男友力挺女友辭職:“我養你!”然而,女友要逛街購物、聚會遊玩、叫外賣,面對越來越大的花銷,男友很快就“養不起”了。

新聞引起了不大不小的爭議。“直男癌”“敗家女”的板磚亂飛,有人互相指責“歧視”和“依附”,還有過來人語重心長地勸解“要現實一點,勤儉持家”。其實,這麼強烈的爭議沒有必要,也不必過於責備這兩位。雖然報道中的男主角的收入不算高,但兩人都在工作時可能有一定積蓄,看到女友壓力太大,脫口而出“我養你”應該是出於好意。女主角也許經歷了外人難以想象,或自己不能承受的壓力,被男友的豪言感動,想給自己放個假,這無可厚非。問題就出在兩人高估了承載能力,沒太多考慮生活中要面對的那些現實,沒有約定“假期”的期限,更沒考慮一個人收入兩個人花,支出需要節制。可見,這不過是一對年輕人頭腦一熱,缺乏生活經驗的個案。在親密關係中,這種簡單的感動不難理解,也是生活給他們的考驗,談歧視和依附都有點“上綱上線”。

不過,既然撥動了公眾“歧視”和“依附”的神經,就不能說爭議毫無緣由,恰證明人們有較強的自尊心和獨立意識。無論何種關係,都不能讓自己的生活完全屈從別人的意志。保持一定的獨立性,有自己的事做,不放棄學習,正視自我價值,融入更豐富的外部世界,“歧視”“依附”也就成了偽命題。

“我們是誰”刷屏 是自嘲更是堅持

這幾天,“朋友圈”被各種版本的“我們是誰”漫畫刷屏了。隨後,各路觀眾發揮起吐槽、自嘲精神,紛紛推出了各自版本的“我們是誰”。

在吐槽和自嘲的背後,其實是一種情緒釋放;每個版本的寓意,都與這個職業群體真實的一面相近,有的還帶有某些無奈和焦慮。總體上,這種集體吐槽算不上負能量,對比和跳躍本來就是幽默包袱的一種,這正是“我們是誰”能刷屏的另一個原因。通過對比,更能強化人們想表達的態度;把理想和現實的衝突擺在一起,是在襯托每個職業的價值,還有些許自豪的意思,說明人們心中的理想沒有破滅。

人們從吐槽中得到安慰,增進理解。會心一笑之後,還是難以割捨,堅持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