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6月,英國脫歐事件令全世界譁然,李嘉誠也因為清空中國資產,買入英國資產獲得巨大虧損刷爆國內媒體頭條,數據顯示在英國脫歐後的兩天,超人虧損高達200億。

2010-2015年間,被李嘉誠清空的中國資產合計超過800億,但他在拋售房地產的同時,悄悄的吸納了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資產,為重返中國預留了伏筆。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一、一邊拋售、一邊吸納,唱的哪出?

一直以來,李嘉誠的投資眼光堪稱華人楷模,雖然他以房地產起家,主力投資集中於基礎設施、通訊、能源等相對穩健的領域,但也有投資facebook、Siri等科技企業的妙筆。

他曾自詡到:“投資高科技企業令我更年輕”,電動車是世界汽車產業升級轉型的必然趨勢,以李超人的嗅覺,這一點當然也是顯而易見的。

中國是當前世界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Evsaleblog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17萬的銷量佔全球總銷量32%,繼續排名世界第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預計16全年將銷售70萬輛電動車。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中國政府通過電動車供給端的技術創新工程和需求端的示範運營,為汽車產業彎道超車注入大量的資金補貼,並通過退坡策略將政策效果延續至2020年。

潮水不斷上湧,很多自主車企趕上好時光,比亞迪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得到巴菲特的投資青睞,幾年時間已躍居為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車銷量車企。

比亞迪2015年財報顯示,對標燃油汽車和電動汽車兩個業務板塊,其電動車全年銷量6萬輛,但板塊營收與38萬輛年銷量燃油汽車板塊不相上下,利潤之高可想而知。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資本唯一的目的就是逐利,掌控著1.5萬億元資產帝國的李超人責任巨大,在世界經濟疲軟的大形勢下,中國新能源汽車絕對是最大的一個亮點,天空才是極限。

二、李嘉誠新能源汽車藍圖:整車+供應鏈+國際化

李嘉誠的新能源汽車之路始於2010年買入香港五龍電動車公司,經過5年的不斷髮展,投資已遍佈產業鏈各環節。

在整車領域,超人依託香港五龍公司,在國內掌控著長江汽車、以及與美的客車聯合成立了雲南五龍汽車有限公司。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其中總投資額達51億元的長江汽車堪稱最大手筆,項目位於杭州市餘杭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期項目投資25億元並於16年4月17日正式投產,年產能達10萬輛,產品線包括純電動中巴車、純電動商務車系列、公交和旅遊客車、純電動物流車等商用車型。

當前中國電動商用車市場相對較小,2016年上半年銷售的17萬輛新能源汽車中,商用車佔比不到30%,以燃油車規律看後市還將下降。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五龍汽車對乘用車同樣有著濃厚的興趣,5月16日,繼北汽新能源之後,長江汽車順利的獲得發改委年產5萬輛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項目的批覆,準備發力A00級和A0級純電動SUV市場。

在供應鏈領域,李超人通過一些列眼花繚亂的炒作,控制了包括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上海中聚電池研究院在內的研發中心。

動力電池更是重中之重,重慶、天津、吉利、臺灣相關的三元電池生產及技術研發企業也被李超人順利的納入囊中。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在國際化方面,李嘉誠持續注資以生產電動物流車為主的美國SMITH電動汽車公司,為進軍世界第二大的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鋪橋搭路。

三、李嘉誠迴歸之路能否平坦?

2015年9月17日,李嘉誠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罕見的主動表態:“將繼續看好中國經濟。”,這可以看做是一種迴歸的信號。

超人迴歸支路並不平坦,2016年3月31日五龍電動發佈的業績公告顯示,近三年公司持續虧損,雖虧損額逐年收窄,但累計虧損15.43億港元。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國務院發佈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中戰略目標明確提到,到2020年,中國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未來五年將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井噴期,中央及地方政府兩級補貼令整個市場像是一塊浸泡在蜂蜜中的蛋糕,李嘉誠能吃到多少,我們拭目以待。

ievbook

李嘉誠 歐洲損失幾百億 佈局新能源汽車 欲拿鉅額補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