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嘭”,隨著一聲巨響,一陣白煙冒出,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香氣。這對於現在的九零後、零零後來說也許不知道是什麼,但對於七零八零後那可是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這不是炮彈的聲音,而是老式爆米花機發出的聲音,更是兒時最期盼的聲音。每當聽見這聲巨響,馬上拿起淘籮,去米缸裡盛米或其他穀物,然後尋著聲音方向真奔而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老手藝已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嘭”,隨著一聲巨響,一陣白煙冒出,空氣裡瀰漫著濃濃的香氣。這對於現在的九零後、零零後來說也許不知道是什麼,但對於七零八零後那可是兒時最美好的記憶。這不是炮彈的聲音,而是老式爆米花機發出的聲音,更是兒時最期盼的聲音。每當聽見這聲巨響,馬上拿起淘籮,去米缸裡盛米或其他穀物,然後尋著聲音方向真奔而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這項老手藝已經慢慢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

中國老式爆米花機,它是由老式火爐、葫蘆形壓力鍋、麻袋等組成。這個被美國電視節目稱為安全與美味共存的中國式大炮手搖爆米花機,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只要往裡倒入大米、玉米、薏米、年糕片等穀物,它都能給你製作出香氣撲鼻、鬆脆甜美的爆米花。現在很多人用微波爐或爆米花機制作,但老式爆米花機做的爆米花才是最香的,別的任何工具都做不出這種兒時的味道。

此次在浙江杭州餘杭區良渚文化村我遇到了這個傳統的爆米花製作攤,這讓我非常的激動。攤位是這位大爺的,他是餘杭良渚本地人,18歲開始走街穿巷做爆米花,今年72歲,做了整整54年了。隨著城市的發展,城裡已經不允許他的出現,他就在周邊的農村討生活。

幾年前良渚文化村建成,他作為傳統老手藝被請了過來。給了他這個攤位,剛開始還給了他一年1.2萬元錢勞務費。後來這裡發展起來了,開始向他收費,一年租金要2萬,這讓大爺進退兩難。每天攤位前來的遊客不少,大多是圖個新鮮,買的人並不多。


大爺仍沿用傳統的方式,可以代加工,也可以現買。這一大包的爆米花根據穀物的不同從10元到15元不等。長年彎著腰工作,使得大爺的背已經無法挺直,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都是駝著背,也許這也應該算職業病吧。

我在大爺這逗留了二個多小時,來來往往的客人不少,每個小朋友吃了爆米花都停不下來,但家長怕他們吃多了不好,買的比較少。大爺說:“碰上節假日周未可以賣200多塊錢一天,平時也就幾十塊錢,去除成本和租金一年沒剩多少。”

臨近下午5點,今天不是周未,基本沒什麼遊客了。大爺來到了攤位邊的一個電飯煲前,往裡加了點水,再搗了幾下,然後按下了開關。我好奇的走了過去,大爺有些不好意思的說:“中午吃過的有些多,熱熱剛好可以當晚飯吃,浪費了可惜。”


不過我還是好奇的打開了電飯煲,看到這一鍋飯菜時我驚呆了!這碗裡沒有一塊完整的肉,全是豬皮肥肉等邊角料,底下鋪著一層鹹菜,這樣的菜打個不恰當的比喻餵狗都嫌差。看到這裡我彷彿明白了為什麼老式爆米花會消失。我沒有再多問,默默買了幾袋爆米花走了。今天寫這個文章未必能幫到他什麼,但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有他的存在。作者簡介:寒殘一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