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五月和六月是國內院線最美好的時光,前承奧斯卡戛納的優質獲獎影片輸入,後躲暑期檔國產保護月的至暗時刻。每年的這個時候都會有大批的外國電影占領國內的電影院,而2018年五月最熱門的電影莫過於漫威影業十週年大作《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了,漫威影業用十年的佈局為世界創造了一個龐大的“漫威電影宇宙”。而同時在地球的另一頭,一箇中國女性演員也與漫威異曲同工,憑藉一己之力,她也打造了屬於自己的“電影宇宙”。

距今十年前的2008年是波瀾壯闊的一年,汶川大地震讓世界看到了世界人民的團結,北京奧運會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一部《鋼鐵俠》揭開了漫威電影宇宙的序幕,《狂蟒驚魂》也正式將景甜帶入了演藝行業。

在科學界有一個著名的“費米悖論”,用通俗的話解釋就是:宇宙這麼大,按理來說應該有外星人,但為什麼我們始終沒有發現外星人的痕跡呢?引申到演藝界,則脫胎出另一個著名的“景甜悖論”,即:景甜的演藝資源這麼逆天,按理來說早就紅了,但為什麼我們總是覺得她不紅呢?

縱觀中國走向國際的電影明星,似乎找不出另一個能像景甜一樣如神兵天降一般殺入國際電影市場的演員,從《金剛:骷髏島》到《長城》,從《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到明年上映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景甜在幾乎沒有任何主演代表作的情況下獲得了無數新生代演員窮其一生也無法企及的演藝資源,不得不讓人感慨於其深邃如馬裡亞納海溝的背景和堅硬如瓦坎達振金的後臺。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景甜主演的部分電影,打得了甄子丹、賭得贏周潤發、能和成龍大哥一起查命案、也能和劉德華一起守長城、能與大金剛談笑風生、嫌金剛不夠大還能自己造巨型機器人開著玩

長期以來,景甜的名氣和她的作品中間都彷彿隔著一條名叫資本的長城,巨大的反差和違和感使“景甜宇宙”的作品彷彿是一出出反映電影市場無奈的滑稽戲,“景甜宇宙”最終成為了一聲對其無處不在的強大背景表達無奈的嘆息。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甚至在復仇者聯盟3上映前夕,看過提前場的觀眾都會調侃到最後一幕景甜登場打敗了滅霸,還製作了一張煞有介事的海報


好萊塢的“功夫夢”和景甜的“中國夢”

在景甜之前,好萊塢影片中的中國形象往往與中國功夫有一種奇妙的聯繫,從李小龍到成龍再到甄子丹,功夫元素作為好萊塢最愛的中國元素,讓無數的中國“打星”走出國門、打向世界。與功夫掛鉤的好萊塢電影中,中國形象往往是老派而近似元素堆積的,往往是集成“小人物”“功夫高手”“悲慘身世”於一身的典型中國形象。如《尖峰時刻》中成龍飾演的李警官,《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中甄子丹飾演的奇魯,甚至是動畫片《功夫熊貓》系列中的主角阿寶,都是作為一個奇觀式的角色來滿足美國人的“功夫夢”,而成龍主演的《功夫夢》則更是好萊塢“功夫情結”的集中體現。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功夫夢》

​中國人形象與中國古典元素的綁定,一直是中國在國際電影市場上的心結。簡單的古典元素堆砌在外國電影中創造出了無數殊途同歸的刻板印象角色,中國元素中受尊重的似乎永遠是太極、絲綢、小籠包、大紅色等中國古典文化的代表,穿著旗袍綁著丸子頭愛吃拉麵的功夫少女形象多得像五月的飛蠅,貫徹著從電影到遊戲的方方面面。在電影創作乃至於藝術創作的領域,好萊塢似乎從來沒有走出過中國的“漢唐盛世”。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功夫熊貓》:一部由中國元素砌成的好萊塢積木


​景甜顯然不是第一個好萊塢電影中的中國女強人形象,但在“景甜宇宙”的第三階段中,景甜在好萊塢電影中所扮演的中國人形象卻都具有極強的代表意味。《金剛:骷髏島》中的能源企業科學家、《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的邵氏集團董事長以及《長城》中的千軍統帥,均一改以往好萊塢電影中“勢單力薄”“形單影隻”“赤手空拳打天下”的中國人形象,既不是小人物也不會功夫,甚至不配擁有一場側重描繪的孤獨奮鬥史。景甜所飾演的這三個女強人的角色形象都是冷酷決絕,身負重任而高高在上的。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的霸道總裁形象

​追溯此類新式中國人的形象在好萊塢電影中的第一次爆發的源頭,實際上是2011年上映的《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其中鋪天蓋地的中國企業廣告植入和代表龐大資本的中國企業家形象在電影史和廣告史都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變形金剛3:月黑之時》中的華人演員和著名伊利舒化奶植入廣告

從“小人物”到“大人物”,中國人形象在好萊塢影片中的變化是否是景甜的“中國夢”走向世界的象徵我們無法蓋棺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這部電影的背後一定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以景甜為代表,中國人在好萊塢的形象總算逐漸擺脫了臉譜化和單一化,但同時又陷入了一個“去人格化”的怪圈。高新技術產業巨擘、跨國企業總裁等強勢的中國人角色雖然象徵著中國在方方面面的崛起,但也讓此類中國人角色缺少生活氣息從而難以展現令人信服和讚歎的人物弧光。比起《功夫夢》中成龍飾演的小修理工韓先生,《環太平洋2:雷霆再起》中景甜所飾演的白衣總裁邵老闆,則更像一個超脫凡塵的仙人,她代表的不再是景甜自己,也不是一個跨國企業的總裁,而是一個在創新產業和資本力量都站在了世界前列的大國形象。角色的人格為國家形象的國格退位,這種將角色的魅力性替換為功能性,恐怕不是好萊塢對外國電影裡中國人形象的補足,而是對中國市場做出的妥協甚至於諂媚。


​文化融合還是“淘金熱”?

2015年至2017年是中國電影市場急速膨脹的三年,從2015年《速度與激情7》的24億票房到17年《變形金剛5》的15億和《速度與激情8》的26億票房。西海岸郊外小鎮好萊塢的製片巨頭和導演們就如同當年嗅到加州的金礦一般,坐上了引進或合拍的礦車,在中國院線裡上演了一出出浩浩蕩蕩的“東方淘金熱”。相比於傳統的引進方式,合拍電影不受引進限額的控制,2016年立項審核的合拍電影甚至達到了96部,中美合拍這一形式儼然已成為好萊塢製片廠打開中國國門的金鑰匙。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中美合拍片的代表《長城》

​而當好萊塢取得了中美合拍這一金鑰匙後,自然需要一個可以將他們帶到中國市場大門前的引路人,因此坐擁強大資本靠山的景甜則應運而生。景甜是政治正確和資本運作需求的既得利益者,是好萊塢電影衝擊中國市場的一張王牌,是好萊塢填滿“政治正確”的最後一塊黃色拼圖。電影的內部從來不需要景甜這樣一個冷若冰霜的機械角色,而電影的外部,則需要景甜作為連結中外市場的橋樑。沒錯,是連結中外市場,而不是連結中外文化。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魔獸》中吳彥祖飾演的獸人古爾丹

關於景甜宇宙的起源故事

《英倫對決》中成龍飾演的中國老人關玉明

在好萊塢電影湧入國內院線的大趨勢下,我們無從得知還會出現多少個像景甜的角色一樣生造出的中國形象,也不知道還會有多少像《魔獸》中的古爾丹的扮演者吳彥祖一樣,為搭中美合拍片的便車所安排的中國演員。但是我們可以慶幸的是,在2017年仍然有《英倫對決》這樣的中外合作電影,仍然有其中成龍飾演的關玉明一樣的現代中國人形象:追求平靜、愛護家人、努力生活、內心強大,老態而不顯頹廢,同時還會一點好萊塢最愛的功夫。

為市場服務的“景甜宇宙”、中國特供版《鋼鐵俠3》總會成為歷史,當中國電影市場不再只是好萊塢的東方“淘金熱”,在中國人形象的能量和價值觀得到世界認同的時候,世界電影中自然會出現更多讓中國人信服、受外國人尊敬的中國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